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初三化学总复习提纲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和构成1.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两者的不同点: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两者的共同点:1、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质量、体积都很小;3、彼此间均有一定的间隔;4、都在不停地运动。两者联系: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解成原子。2.元素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区别: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例: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例:二氧化硫是由无数个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联系: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核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和原子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二、化学用语1、元素(1)元素符号(氢氦碳氮氧钠镁铝硅磷硫氯钾钙锰铁铜锌银钡汞21个)HHeCNONaMgAlSiPSClKCaMnFeCuZnAgBaHg(2)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地壳中元素:OSiAlFe人体中元素:OCa物质:H2O空气中元素:NO物质:N278%O221%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硝酸铝等(3)元素的存在状态:游离态、化合态(4)同素异形体:C:金刚石、石墨、足球烯;O:氧气、臭氧;P:红磷、白磷。2、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C的可变价:+2+4Fe的可变价:+2+3原子团的化合价:-1-1-2-2+1氢氧根OH、硝酸根NO3、硫酸根SO4、碳酸根CO3、铵根NH4-2-3、化学式:书写化学式: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价;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推断化合价:例如推断锰元素的化合价: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锰化学符号意义:N氮元素;1个氮原子;2N2个氮原子;2N22个氮分子;2HNO32个硝酸分子;+3Al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2molH2摩尔氢原子;2molNO32摩尔硝酸根;2molHNO32摩尔硝酸。4、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化学式、条件、生成物状态、配平。5、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质量守恒定律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吸附性。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金属活动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可燃性、助燃性。2、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物质三态变化、吸附、挥发、潮解、蒸馏、蒸发、过滤、电灯通电发光。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生锈、腐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干馏、风化、燃烧、石灰浆刷墙变白变硬等。3、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判断:方法1、得氧——还原剂;失氧——氧化剂。方法2、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具有氧化性。4、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元素的种类不变、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物质种类变、分子种类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练习:1、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下列现象不可能产生的是(C)A.溶液变色B.发光发热C.物种减少D.体积膨胀2、氧气的用途与物理性质相关的是(D)A.氧炔焰用于切割金属B.富氧炼钢C.液氧用于火箭发射D.给鱼塘通氧气增氧-3-3、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硒”仅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来予以补充,这里的“钙、铁、锌、硒”是指(B)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4、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由这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是(B)A、HB、MgC、OD、Cl5、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关于分子和原子的正确认识是(D)A.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B.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种类都发生变化C.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D.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改变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C)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保持不变7、若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原子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能用下图示意的化学反应是(A)A.2H2O22MnO2H2O+O2↑B.2HgO加热2Hg+O2↑C.2CO+O2点燃2CO2D.2C2H2+5O2点燃4CO2+2H2O8、右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微粒示意图。(1)两种反应物的共同之处是:每个分子都由2个相同的原子构成。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化合反应,用化学式写一个符合这一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表达式2H2+O2点燃2H2O。(2)根据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生成物方框内还应补充的微粒及数目是(C)A.一个B.两个C.一个D.两个9、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药物达菲可用莽草酸(C7HI0O5)制取。有关莽草酸的正确说法是(B)A.莽草酸是氧化物B.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莽草酸各元素的质量比为7:10:5D.每个莽草酸分子里含有5个氢分子10、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C)A.2KClO32MnO2KCl+3O2↑B.NaCl+H2ONaOH+HClC.3CO+Fe2O3高温2Fe+3CO2D.2NaOH+SO2Na2SO4+H2O11、近年我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得金刚石,同时生成了碳酸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二氧化碳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B、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C、金属钠在反应中由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D、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12、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制取CO的化学方程式为2422COXCOOCH浓硫酸其中X的化学式为(B)A、H2O2B、H2OC、CH4D、H2-4-物质分类纯净物非金属混合物金属单质化合物单质稀有气体无机物有机物氧化物酸碱盐第二部分、常见的化学物质一、物质的分类:氧化物的分类和性质:分类: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可溶性氧化物和难溶性氧化物。性质:可溶性氧化物能和水反应;碱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1.CO2+Ca(OH)2→CaCO3↓+H2O2.C+CO2高温2CO3.H2O+CO2→H2CO34.2Mg+CO2点燃2MgO+C5.2CO+O2点燃2CO26.2C+O2点燃2CO7.C+2CuO高温2Cu+CO2↑8.CO+CuOCu+CO29.C+O2点燃CO210.H2CO3H2O+CO2↑11.H2CO3H2O+CO2↑12.CaO+2HCl→CaCl2+H2O13.CaO+H2O→Ca(OH)214.Ca(OH)2+2HCl→CaCl2+2H2O15.Ca(OH)2+Na2CO3→CaCO3↓+2NaOH16.CaCO3高温CaO+CO2↑17.CaCO3+2HCl→CaCl2+H2O+CO2↑空气中氧气的测定:科学家拉瓦锡;空气成分: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0.03%。方法原理:4P+5O2点燃2P2O5,磷燃烧消耗氧气,气压减小。现象: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水倒流入瓶内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可能会引起误差的原因:装置气密性不好;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到室温。1、通过燃烧除去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且不生成其他气体,可选用的物质是(A)A、白磷B、蜡烛C、木炭D、硫-5-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3、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下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10mL。(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使氧气充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一种)装置气密性不好;红磷量不足。二、常见的单质:1.氧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化学性质:助燃性。镁、铜、铁、碳、磷、硫、H2、CO、CH4、酒精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现象。1.2H2O22MnO2H2O+O2↑2.2KClO32MnO2KCl+3O2↑3.2Mg+O2点燃2MgO4.2Cu+O22CuO5.3Fe+2O2点燃Fe3O46.2C+O2点燃2CO7.C+O2点燃CO28.4P+5O2点燃2P2O59.S+O2点燃SO210.2H2+O2点燃2H2O-6-2.氢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原理、现象、装置、操作注意事项。装置:①开放式的、没有密闭;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③导管伸入试管底部药品上方;操作注意:①检验氢气纯度;②实验时,先通H2,再加热;③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直至试管冷却。用途:做燃料、还原剂、冶炼金属。3.氮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化学性质很稳定。用途:做保护气、食物保鲜等。4.稀有气体: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在通电时发出各种有色光。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稳定。用途:做保护气、霓虹灯等。5.碳:物理性质:各不相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金刚石石墨足球烯(C60)性质和用途:金刚石:硬:钻探机钻头;无色、晶莹:钻石等装饰品。石墨:深灰色、细鳞片状态、软而滑、导电性、熔点高、不易被氧化。铅笔芯、润滑剂、电极、坩埚无定形碳:包括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木炭和活性炭有很强的吸附性。化学性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燃性、还原性。1.C+O2点燃CO22.2C+O2点燃2CO3.2CO+O2点燃2CO24.CO2+Ca(OH)2→CaCO3↓+H2O5.C+CO2高温2CO6.CaCO3+2HCl→CaCl2+H2O+CO2↑;或CaCO3高温CaO+CO2↑7.H2CO3H2O+CO2↑8.H2O+CO2→H2CO3木炭还原氧化铜:原理、现象、装置、操作注意事项。装置:①密闭;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③单孔橡皮塞上,导管伸入试管不能太长;操作注意: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石灰水,再停止加热。碳和二氧化碳反应:C+CO2高温2CO工业制煤气。-7-6.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可能性: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置换出来(注意:Fe在置换反应中生成的是+2价亚铁)。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关系:1.3NaOH+FeCl3→Fe(OH)3↓+3NaCl2.Fe(OH)3+3HCl→FeCl3+3H2O3.Fe2O3+6HCl→2FeCl3+3H2O4.3Fe+2O2点
本文标题:初三化学总复习考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618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