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第七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七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一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一、Combs的学习理论Combs认为,个体的行为基本上是由他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知觉而决定的。个人的知觉与其学习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学生而言,学习有两种含义:学到一种新知识;新知识使个人产生了新意义。Combs认为,教育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针对学生的情感需求,使他能在认知和情感方面均衡发展,从而培养健全人格。二、Maslow的学习理论1.Maslow的教育目标论Maslow从性善论出发,认为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潜能,而这种积极向善的潜能又是人的内在价值的核心。Maslow的潜能论把自我实现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Maslow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开发潜能,完美人性,完善人格,成为世界公民。2.Maslow的内在学习论内在学习: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充分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内在学习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模式。3.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三、Rogers的学习理论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变化、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即功能完备的人)。2.意义学习Rogers认为,学习可以分为两类,分别处于意义连续体的两端。无意义学习只涉及心智,是一种发生“在颈部以上”的学习,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意义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及个性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意义学习不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生活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3.自由学习的原则(1)人生来就有学习的潜力。(2)当学生觉察到材料有意义而且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的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3)涉及改变自我组织的学习是有威胁性的,并往往受到抵制。(4)当外部威胁降到最低限度时,就比较容易觉察并同化那些威胁到自我的学习内容。(5)当对自我的威胁很少时,学生就会用一种辨别的方式来知觉经验,学习就会取得进展。(6)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7)学生自发、全身心投入的学习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8)设计学习者整个人(包括情感和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9)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和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10)在现代社会中最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过程、对经验始终持开放态度,并把它们结合进自己的变化过程中去。4.自由学习的促进方法(1)创设真实的情境。(2)提供学习资源。(3)使用合约。(4)利用社区。(5)同伴教学。(6)分组学习。(7)探究训练。(8)程序教学。(9)交朋友小组。(10)自我评价。5.学生中心模式Rogers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强调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学生中心模式或非指导教学模式的三个基本条件: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同理心。Rogers认为,教育是具有整合目的的、不断充实的、具有生活意义的成长历程。第二节人本主义教学应用一、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以学为中心的课程强调课程的知识性,注重认知发展和智力的优异,根据现代科学的逻辑来建构知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科学家的“探究-发现式”研究方法。以人为中心的课程肯定人的情感(或意志)、情绪和感情的重要性,坚持课程从“面向完整的学习”这一立场出发,主张统一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感情和理智、情绪和行为,强调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人本主义课程的主要特点尊重学习者的本性与要求;强调认知与情感的整合发展;承认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成熟者的研究活动有重大的质的差异;学校课程必须同青少年的生活及现实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人本主义主张开设三种类型的课程(1)认知课程(文化知识课程)(2)情感课程(自我认识课程)(3)体验课程(整合课程、自我实现课程)二、价值教育价值教育作为道德教学的代表,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六种能力:沟通、移情、问题解决、批判、决策和个人一致。斯尔瓦认为,价值教育主要有七种实施方式:价值灌输、价值澄清、道德推理及认知道德发展、价值分析、社会价值的角色扮演、统合教育和行动学习。三、创造性的培养Rogers将创造性分为破坏性的和建设性的创造性,培养建设性的创造性的先决条件是建立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感。Maslow认为,教育上的创造性有两种:特殊才能的创造&自我实现的创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应注意两个因素:提供良好的生理条件&充实的学习机会。四、经验的学习(1)学习是个人的全部投入,是情感和认知的完全投入。(2)学习是自我导向的。(3)学习的结果是“著乎心,布乎四肢”,造成学生行为、态度甚至人格的改变。(4)自我评价。(5)学习的本质是意义。五、人本主义教育实例1.开放课程2.加州波拉奥图的格拉塞尔学校3.纽约市理性-情绪治疗的生活学校
本文标题:第七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47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