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上市公司的行业分析第二组组长:郑永娜组员:王睿、李响、姚天秀、王增强行业分析学习目标•了解行业分析的意义和几种主要的行业分类方法;•了解行业在其生命周期几个阶段中的特征及其对行业投资的影响;•了解几种行业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能够运用本章学习的行业分析基本方法完成简单的行业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行业分析概述------李响第二节上市公司行业一般特征分析------王睿第三节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王增强第四节宏观经济环境与行业发展------姚天秀第五节行业分析方法------郑永娜第一节行业分析概述------李响一.行业和产业行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活动的经营单位和个人构成的组织结构体系。行业虽然有职业人员,也具有特定的功能,但一般没有规模的约定。产业:是专门的经济学术语,使用条件更为严格,按照产业经济学的定义,产业指的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构成产业一般必须满足:规模性、职业化、社会功能性二行业分析的意义行业经济是宏观经济的构成部分,宏观经济活动是行业经济活动的总和。行业分析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分析之间的中观层次的分析。我们通过宏观经济分析能够把握证券投资的宏观环境以及市场的整体走势,但是宏观经济分析并不能够提供具体的投资领域与投资对象的决策参考。由于不同行业在一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表现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就需要进行行业分析。行业分析是公司分析的前提,通过行业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近期增长最快的行业,这些行业内的龙头公司如果没有被高估,显然就是我们未来投资的理想品种。此外,我们可以通过行业分析发现目前没有被市场认识,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能够保持高速稳步增长的行业,这就是我们可以考虑长期投资的行业。三、行业分析的主要任务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的影响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政府部门、投资者以及其他机构提供决策依据或投资依据。四、行业划分的方法1.道琼斯分类法:19世纪末创立,把大部分股票主要分为三类:工业、运输业、公用事业2.标准行业分类:联合国把国民经济分为10个大类:农林渔牧、采矿及土石采掘业、制造业、水电煤、建筑业、批发零售及饮食旅馆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地产及工商服务业、政府社会及个人服务业、其他五、我国国民经济的行业分类2002年我国推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个,基本反映出我国目前行业结构状况。分别为:农林牧渔、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六、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类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4月4日公布了《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该指引将上市公司分为13个门类,90个大类,288个中类。2012年修订了《指引》,本《指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1年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同时废止。有关分类可以通过各个证券网站的数据资料栏目了解。第二节上市公司行业一般特征分析------王睿行业一般特征分析主要从行业的市场结构、行业的竞争结构、行业的周期性、行业的生命周期四方面进行分析。一、行业市场结构分析根据各行业的厂商数量、产品性质、厂商的价格控制能力和其它一些因素,可以把各行业划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种市场类型。完全竞争:农产品;垄断竞争:纺织服装;寡头垄断:钢铁、汽车;完全垄断:公用事业及稀有金属矿二、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美国哈佛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行业存在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供给方、需求方以及行业内现有竞争者五种竞争力量。三、行业的周期性行业景气状况变动与国民经济总体的变动是有关系的,但关系密切的程度又不一样,据此可以将行业分为:1.增长性行业:行业变动不总是随经济的变动而同步变动,经济增长时高增长,经济衰退时有一定增长;“计算机和复印机”2.周期性行业:行业的变化态势和经济周期紧密相关,典型的周期性行业有钢铁、有色、煤炭、水泥等等。3.防御性行业:行业的经营状况在经济周期的上升和下降时期都很稳定。像食品业和公用事业四、行业的生命周期每个行业都要经历从成长到衰退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行业生命周期。幼稚期:分化、衍生、新生长成长期:需求弹性、生产技术、产业关联度、市场容量成熟期:技术成熟、产品成熟、工艺成熟衰退期:大量替代品,“纺织业、钢铁、烟草业”投资者可根据投资偏好选择投资品种,从做波段角度思考,选择成长与稳定两个时期的行业较好。行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阶段因素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1、市场增长速度通常比较缓慢高于GDP的速度增长,但增长速度逐渐减慢,直到该阶段结束大约与GDP的增长速度相当需求下降,随着顾客购买欲望的转变,市场萎缩2、增长的可预见性需求只被满足一小部分。增长潜力难预料需求已被满足一大部分,需求上线开始清晰增长潜力已经很好确定增长潜力明显有限3、顾客的稳定性顾客以很少的信任使用该产品有一定的信任。顾客尚没有形成品牌忠诚,试用不同品牌的产品对产品形成品牌购买倾向。新进入者很难获得高额利润极稳定。顾客很少有寻求其它供应者的动机4、产品系列的拓展性产品品种单一产品系列迅速扩展扩展减慢或停止亏损产品逐渐退出,产品品种减少5、技术的作用为了生产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技术是重要角色前期,产品技术至关重要;后期,生产技术更为重要生产工艺和材料替换是重点。可以用新技术更新该行业使其延伸技术完全成熟、稳定、易于掌握6、产品技术高度的产品创新;尚未产生主导性的设计主导性的产品设计已经出现;强调产品多样性小的渐进的革新,基本围绕节省成本提高效益来展开产品很少有改变7、生产技术强调柔性制造,在主导性产品出现以前都不固定随着主导性设计的出现,生产工艺开始专门化强调效率,尤其是通过自动化手段很少或没有工艺改变8、定价模式价格高且易变随着成本下降和竞争加剧,价格迅速下降随着生产力允许的成本下降而下降,很慢价格低且稳定9、促销“革新者”和“尝鲜者”,为唤起欲望侧重建立品牌形象调整促销策略适应不同细分市场主要依靠惯性维持市场10、竞争者的数量较少高利润吸引竞争者数量迅速增加。成长期后期最多,并购开始。行业开始集中较强企业建立稳定的地位,边缘竞争者进一步被淘汰。行业进一步集中新进入者已基本很少,而且不受欢迎。竞争者继续减少11、市场份额的分布不稳定。市场份额不反映企业家眼光和把握机会能力稳定性增加。典型情况时,少数竞争者以强有力的姿态出现稳定。少数企业常会控制整个行业中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或高度集中,或由于行业细分化或市场地区化而使市场更稳定12、竞争的性质有限竞争。企业主要改进产品不是竞争市场的迅速增长掩盖了竞争为了生存,竞争达到顶峰随着新格局的形成,竞争者倾向低度竞争13、进入的难度进入容易,顾客尚未形成偏好。障碍主要是技术、资本和未知的担心较困难。市场力量已经产生强。如果没有对立性竞争的话,是进入良机困难。市场领导地位已经确立。新进入者必须从别人那里“抢生意”。行业内企业开始分化,有的发生动摇因为市场萎缩,很少有新进入者。行业内企业纷纷退出,只留下一些大企业和一些“拾遗补缺”的小企业14、投资需求逐渐地投资以支持新的产品为支持增长,资本需求达到高峰为保存生存能力仍需再投资很少投资,甚至变卖部分资产以“榨取”现金15、利润与现金没有利润,负的现金流盈利,但现金流仍然是负的盈利下降,但是较大的投资水平可能就意味着很大的正现金流利润很低,现金流很少(可能是正的,可能是负的)行业生命周期与销售变化情况以及各阶段的典型行业计算机制造生物医药无线通讯钢铁冶炼汽车制造电力生产超级市场石油开采煤炭开采自行车钟表遗传工程太阳能32168420阶段1初步发展阶段2高速增长阶段3稳定增长阶段4成熟稳定阶段5衰退下降时间净销售(对数)第三节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分析------王增强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五个:一..技术进步二.产业政策、三.产业组织创新、四.社会习惯改变五.经济全球化一、技术进步(一)产业技术政策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引导、促进和干预产业技术进步的政策的总和。它以产业技术进步为直接的政策目标,是保障产业技术适度和有效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其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所有产业,因此,产业技术政策也往往被看作是整个国家的技术政策。(二)产业技术政策的内容产业技术政策具体包括:(1)产业技术进步的指导性政策。即政府确定产业技术的发展目标、具体规划和指导各技术进步主体的行为的相关政策(2)产业技术进步的组织政策。即政府主持或参与旨在加速推进产业技术进步的各种组织制度与组织形式的安排。(3)产业技术进步的奖惩政策。为了建立起切实有效的技术进步激励机制,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政府通过制定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刺激和制裁政策,对民间科研机构、企业的研究开发以及技术引进、扩散工作进行劝诱和鼓励,对技术进步迟缓者或缺乏技术进步具体规划和措施者实施经济惩罚(三)产业技术政策的重要性1、促进技术进步是政府本身的职能要求:由于技术、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政府应当是公共产品的重要提供者,因此,政府有责任积极参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进步活动,保证和促进这种公共产品的供给。2、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分配资源难以满足技术发展的需要:(1)技术开发的成本与技术进步的收益之间存在非对称性,个人技术成本高,但个人收益往往低于社会收益,影响私人技术开发投资的积极性;(2)技术开发存在着较大的商业风险和技术风险,这种风险一般难以通过加价等方式转移,使得一些生产者宁愿等待别人的开发成果而不愿意自己开发;(3)技术开发过程一般不可分割,需要一定的投入规模,中小企业难以承担。所以,政府有必要为满足技术发展的要求而干预资源分配,进行必要的投入。3、基础科学技术的研究需要国家的投入和组织:这是因为基础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是技术进步不可缺少的前提,而基础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投资多、周期长、见效慢,很难成为直接获取收益的经济活动,私人企业往往不愿从事基础研究,需要国家出面组织,投入资金4、迅速增强本国的技术力量需要政府干预:鼓励技术创新、支持技术研究和开发,保护本国的技术,是取得和维护本国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重要途径;引进、消化、吸收、改造国外先进技术,是低成本采用先进技术,加快本国技术进步的捷径。这些都需要政府制定正确的技术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四)制定国家产业技术政策面临的新形势1.经济全球化步伐明显加快,技术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增强,由技术进步引发的产业革命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活面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突出,科学技术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新秩序形成过程中,仍处于有利地位,出于市场扩张的要求,在控制核心技术保持领先优势的同时,也以多种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成熟技术和过剩生产能力。发展中国家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也存在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世界各国为取得更有利的国际分工地位,竞相调整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对高新技术领域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应用领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以增强国际竞争力,占据21世纪经济竞争的制高点。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使我国产业置身于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将进一步融合。一方面为我们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参与较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与分工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使国内企业不得不直接承受来自国际的竞争压力。提高技术创新
本文标题:上市公司的行业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48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