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选择题专项训练
1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选择题专项训练1.下列能体现赞美青春的语句是()①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希望和信心②青春的脉搏跳动着奔腾的节奏,青春是我们的标签③青春期甘苦交织,充满矛盾④青春的年华易老,心却可以一生相伴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当你从内心认定某件事是讨厌的或不好的时候,痛苦便产生了。所以,你务必使积极的情绪支配你的心灵,诸如宁静、愉快,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欣赏、学会赞美,以养成保持积极情绪的好习惯。这是因为()①人的情绪是丰富多彩的②积极的情绪使人思维敏捷,体力充沛,精力旺盛③积极的情绪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④积极情绪有利于人们战胜挫折,成为生活的强者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根据我国史书记载,伍子胥过韶关,陷人进退维谷境地,结果因极度焦虑而一夜之间须发全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①处于困境时,情绪对人的影响是消极的②不要表达任何情绪,以免伤害身体健康③表达情绪要适度,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负责④要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D.③④4.小刚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许多同学都愿意找他问问题。不管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小刚都一视同仁,耐心讲解。后来,不知是谁造谣生事,说小刚特别关心某个女同学。对此,小刚应该()A.查清楚是谁造谣生事,狠狠地教训他一顿B.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尽量少靠近女同学C.保持沉默,做好自己,既不承认也不反驳D.不受谣言影响,依旧内心坦荡、热情大方地与异性交往5.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人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要想集体的联结度高,需要()①集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②集体成员间要相互交流,培养默契③每个集体成员都能不顾及个人利益④集体成员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A.①②B.①②④C.②④D.①②③④6.下列属于“青春误读”的是()①拿别人的生理发育特点开玩笑②模仿成年人的打扮③因为自己长得矮而感到十分难过④经常旷课,考试不及格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7.“耻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下列语句和这观点一致的是()A.羞耻之心,义之端也B.谦谦君子,赐我百朋C.敬人者也,人恒敬之D.授人玫瑰,手留余香8.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在生活中我们要培养自尊心,这是因为()2①自尊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条件②自尊是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与爱护的心理③一个人有了自尊,就会形成奋发向上的动力,让生命更精彩④懂自尊的人必然知廉耻,要自爱、知耻,不做有损人格的事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诗告诫我们要珍惜青春。和此诗句意思相符合的是()A.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10.一次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孙静靠作弊得了满分,平时学习比她好的同桌只得了90分。看着同桌的试卷,孙静得意地说:“是英雄是好汉,平时的努力说明不了什么,关键是考试你能不能得满分。”孙静的行为说明()①她是一个不知羞耻的人,对自己的作弊行为没有一点羞辱惭愧之感②她不以自己考试作弊行为为耻,反以其为荣③她喜欢作弊,善于作弊④她是一个知耻的人,能够认识到自己作弊行为的好处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④11.“每个人都是一座高山。世上最难攀越的山,其实是自己。往上走,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做最好的自己,我能!”这则广告语启示我们要()A.学会尊重自己,客观看待自己B.增强信心,相信自己C.树立远大理想,绝不轻易放弃D.与人为善,真诚待人12.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把人的情商概括为五大能力:“不仅包括认识和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还包括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不光是控制自己情绪,还要看他人的情绪。”这表明()A.情绪难以调控B.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C.我们要学会管理情绪D.情商高的人可以控制他人的情绪13.泰戈尔说:“天空中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曾经飞过。”这句话告诉我们()A.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消极的一面B.应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积极的一面,保持乐观心态C.应学会宽容,并借助运动保持健康D.保持乐观心态,要宽容他人14.“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笑;你对它哭,它就哭。”这说明与情绪有关的是()A.生活环境B.生活态度C.生理周期D.个人遭遇15.下列行为中,属于情感的是()①上课很轻松②上课很愉快③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④爱上了数学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316.人的认识活动受情感的影响。积极的情感推动人们去克服困难、达到目的;消极的情感,阻碍人们的活动,消蚀人们的活力,甚至引起错误的行为。这说明()A.情感是人的基本精神需求B.情感影响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和我们的行动C.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D.情感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17.“教数学的林老师很严肃,一开始我有些怕她。可现在,我觉得她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她总是放弃课间休息和午休时间为我们耐心细致地解答问题,还会在我们取得成绩时给予我们充分的肯定与鼓励。现在,数学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程,虽然经常会遇到难题,可我一点也不害怕,不懂就去问林老师。”这位同学的内心独白说明()A.与老师建立深厚的情感,是学习成绩进步的关键B.情感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选择C.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D.情感容易让我们做事不理智18.“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古语告诉我们()①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②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可以传递美好情感③爱是一种纯粹的付出④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感受使生命更有力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9.一位老人写下了自己在不同阶段对母亲的情感:七岁以前对母亲是依赖、不舍;7-18岁时对母亲是敬畏、恐惧;19岁至30岁时,对母亲是抵触、排斥;30岁以后对母亲是想念、担心。这反映了()①人的情感是复杂的②青少年时期是情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③孩子对母亲爱的情感是无法捉摸的④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A.①③④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④20.《岳飞传》中的牛皋在打败金兀术时,大笑而死;《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则在大叫“既生瑜,何生亮”中而亡。这说明()①该悲的时候最好不要悲,该喜的时候最好不要喜②情绪是需要调适的③人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悲喜④情绪的表达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21.青春让每个人都开一次花,但不担保每个人都结一次果,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这句名言告诉我们()A.要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充实自己B.走过青春期,我们都会成为有才华的人C.要尽情享受青春,因为青春短暂D.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青春22.进入青春期后,我们会发现自己变化挺大的:脸上长了青春痘,男生说话的声音变得沙哑,对异性同学敏感起来,有了心事不愿和大人交流。回答22﹣23题:上述变化()A.是病态的生理和心理现象B.是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变化C.是我们成长中的正常现象D.只发生在个别同学身上423.面对上述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正确地对待方式是()①做好心理准备,坦然面对这些变化②尽量少与人接触,以免暴露缺点③发挥自己的优势,充满自信地学习和生活④科学地认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点。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4.下列行为中,属于男生女生之间不正确、不健康的交往方式的是()A.小刚与小红既是邻居又是同学,两人经常上课时递纸条,单独约会B.小明与小丽是同桌,下课后常常在教室里一起写作业,讨论问题C.班里的女生遇到需要帮忙的事情,小张都会乐意帮忙解决D.运动细胞发达的小辉在体育课上,会指导女生运动动作的规范性25.与独立思维相反的做法是()A.虎头蛇尾、见异思迁B.人云亦云、左右摇摆C.鲁莽、冲动D.优柔寡断、草率从事26.面对满地落花,我们一切顺利时,会有“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感受;而当我们备受冷落时,则会引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忧伤情绪。这说明()A.情绪反映了人们不同的需要B.情绪是有差别的C.情绪会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而变化D.情绪随着个人志趣的变化而变化27.开车见有人非法并线,就恨不得挥拳相加,前车开得慢,立刻焦躁不安地按喇叭……这一切都是“路怒症”惹的祸,数据显示,23.4%的人承认自己有“路怒症”,你应该这样劝说“路怒症”者()①情绪是不能自己调控的,要顺其自然②违反交通规则的人不受法律保护③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④要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健康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28.有些同学进入初三后,觉得学习压力明显加重,总担心考不好,焦虑不安。面对这种情绪,我们应该主动调节。你认为以下调节方法可取的是()A.张晓每晚玩网络游戏到深夜B.李明上课时看小说解压C.王鹏整夜唱歌排除焦虑D.朱军每天抽时间到运动场跑跑步29.下列对于情感的认识不正确的是()①情感是一种不稳定的内心体验②情感是道德的基石③高尚的情感有助于调节、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绪④有了高尚的情感,就一定能成为人才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30.“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③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④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31.在校运动会上,拔河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对于势均力敌的两个班级来说,最有希望获胜的是()A.学生人数多的班级B.占据有利拔河场地的班级C.动作统一、同心协力的班级D.偷偷多上一个人的班级32.个性和集体融合起来,不会失去个性,相反,只有在集体中,个性才能得到高度的觉醒和完善。这句话启示我们()①只有在集体中才能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②在集体生活中不能有自己的个性③在集体中,与他人交往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④参与集体活动有助于丰富自己的个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3.小刚和小亮在课堂上发生了矛盾和冲突。以下的心理活动你赞成的是()A.真是太气人了,我一定要和你争论到底B.老师正在讲课,不能因为我们个人的矛盾影响老师上课C.竟然这么说我,我现在就告诉老师,让老师给我评评理D.有什么了不起,不服来战34.有一位作家说过:“要想吸引朋友,须有种种品性。”而还有人认为,朋友之间一定要讲“哥们儿义气”,否则就不是朋友。下列做法比较恰当的是()①小徐是班级里的学习委员,他经常给赶不上学习进度的莉莉补课②李文和张可每次考试都相互合作,帮助对方作弊,度过分数难关,不拖累集体平均分③小青和同学发生了矛盾,王力挺身而出,帮助她教训了对方④陆康最近心情压抑,闷闷不乐,小巩和杨凡每天都陪在他身边逗他开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5.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友善相待、礼让他人,相互包容、相互帮助。下列事例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考试期间,小明给小丁传递答案B.小亮生病住院了,班长放学后去医院给他补习功课C.小红不小心碰掉了小丽的钢笔,小丽说“没关系”D.小辉忘记带文具盒了,小刚借给他一支笔和一把尺子36.假如你参加班级干部竞选,想要取得成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希望竞争对手因意外不能参加竞选B.公平竞争,不以成败论英雄C.为拉选票请同学们大吃一顿D.对竞争对手保持高度“戒备”37.在我们生活的小区、我们的学校以及公路两侧经常会竖立着各种普法的宣传牌,如宣传婚姻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看到这些内容,你会感受到()A.法律只与我们家庭生活有关B.法律只是用来规范成年人的C.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D.法律是一成不变的行为规范38.小梦为参加学校组织的“法治宣传进社区”实践教育活动,准备了以下宣讲内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法律是治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依据B.法治要求每个人要遵守法律、依法办事C.法律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D.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639
本文标题: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选择题专项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284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