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97曼昆《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此幻灯片为纪念从教《西方经济学》二十二周年而作�并把她献给你们我心中的太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版权所有谢绝拷贝�主讲:叶衎�YeKan��N.GregoryMankiw(曼昆)E-mail:yekan95129@126.comTel:65337579/13681681853简要目录第1篇第2篇第3篇�导言第1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第3章国民收入第4章货币与通货膨胀第5章开放的经济第6章失业�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第7章经济增长I第8章经济增长II第4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第9章经济波动导论第10章总需求I第11章总需求II�����������简要目录第4篇第12章开发经济中的总需求第13章总供给第5篇�宏观经济政策争论第14章稳定政策第15章政府债务第6篇�再论支撑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第16章消费第17章投资第18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第19章经济周期理论的进展�结束语我们知道什么,我们不知道什么?��������第1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第一节宏观经济学家研究什么Y=F�L�K�总产出=总投入总支出=总收入总需求=总供给1.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四大问题1)稳定物价2)充分就业3)平衡国际收支4)持续经济增长2.宏观经济学要平衡的四个市场1)产品市场2)货币市场3)劳动力市场4)国际市场第二节经济学家如何思考1.理论是建立模型1)内生变量2)外生变量Qd=D(P,Y)QS=S(P,Pm)P0QDSE0P0Q0E1P1Q12.模型的多样性3.价格:伸缩性与粘性市场出清伸缩性粘性4.微观经济思考与宏观经济模型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一节衡量经济活动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或附加价值总和。1.收入,支出和循环流程家庭企业生产要素物品与劳务收入(GDP)支出(GDP)总收入总支出2.计算GDP的一些规则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3)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A)二手货B)存货C)住房服务与其他估算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3.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1)名义的GDP(NominalGDP)以现期市场价格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作该时期的名义的GDP。2)实际的GDP(RealGDP)以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作该时期的实际的GDP。�2003年A国的GDP是1000亿美元。�2003年A国的GDP是995亿美元�按2000年价格计�。4.GDP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5.实际GDP的环比加权衡量6.支出的组成部分Y=C+I+G+NX1)消费C2)投资I3)政府购买G4)净出口NX7.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1)最终产品�Finalgoods��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或说是本期产品中不在同期内由其他企业进一步加工的产品。2)中间产品�Intermediateproduct��目前尚不能用作消费�投资或出口的产品�或指本期产品中已被其他企业作为中间投入的产品。3)劳务�Services��向社会提供的非物质产品的服务�如金融、保险、娱乐、咨询等。8.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1)GNP(GrossNationalProduct)�2)GDP(GrossDomesticProduct)�3)GGDP(GreenGDP)GDP=GNP-本国居民在国外的要素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的要素收入�9、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10、人均GDP和潜在的GDP(PotentialGDP)�11、流量(flow)和存量(stock)1)流量指变量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变动的数值。2)存量指变量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数值。流量来自于存量�又归入于存量之中。第二节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1.最终产品法(支出法)(FinalProductApproach)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的。GDP=C+I+G+(EX-IM)国民收入=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支出2.收入法(IncomeApproach)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的转移支付+折旧部门法�一块面包的GDP的部门法核算生产部门农资公司�种子化肥�农场�种小麦�面粉厂�磨面粉�面包厂�烤面包�批发商�批发�零售商�销售�合计市场价值�元�附加价值�元�0.100.200.350.550.751.000.100.100.150.200.200.251.002.953.部门法(SectorApproach)又称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加总各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来计算GDP的。第三节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GDP)2.国内生产净值(NDP)�NDP=GDP-资本折旧3.国民收入(NI)NationalIncome�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4.个人收入(PI)PersonalIncome�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股息5.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ersonalDisposableIncome�PD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收支付第四节衡量生活费用:消费物价指数1.一蓝子物品的价格消费物价指数(CPI)(ConsumerPriceIndex)CPI=(∑Pit•Qit/∑Pio•Qit)x100i:某种产品或劳务,n:若干种产品或劳务,t:当期,o:基期�P�价格�Q�产量。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nni=1i=12.CPI与GDP平减指数3.衡量失业:失业率劳动力=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100%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成年人口100%�奥肯定理�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CPI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受进口商品价格的影响并给不同产品的价格以固定的权数。第3章国民收入: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C+I=Y=C+S�I=S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C+I+G=Y=C+S+(TA-TR)I+G=S+T�I=S+(T-G)(T=TA-TR)T:为净税收,TA:为总税收,TR:为转移支付.第一节货币在经济中的循环流程两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家庭企业金融机构CYSI工资�租金�利息�利润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生产要素市场商品市场C+S=Y=C+I总收入总支出储蓄投资三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家庭企业金融机构政府TRGCYSITA1TA2C+S+�TA-TR�=Y=C+I+G总收入总支出四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政府家庭金融机构企业国际市场SICYTATA2EXIMC+S+�TA-TR�=Y=C+I+G+�EX-IM�1总收入总支出TRG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C+I+G+(EX-IM)=Y=C+S+(TA-TR)�C+I+G+NX=Y=C+S+T�I+G+NX=S+T�(NX为净出口,T为净税收.)�I=S+�T-G�+�IM-EX�4.漏出和注入1)漏出指居民或企业的收入中作为储蓄、税收和进口等而没有支付给对方的那部分。2)注入指居民或企业得到的收入中�不是相互由对方付给的那部分。如投资、出口、政府支出等。�W=J�S+TA+IM+=I+G+EX+TR5.漏出和注入的关系漏出来之于注入,又归入于注入之中。�WJ,国民经济收缩。�WJ,国民经济扩张。�W=J,国民经济均衡。第二节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的总生产1.生产要素劳动资本企业家的才能土地2.生产函数Y=F(K,L)规模收益不变:zY=F(zK,zL)3.物品与劳务的供给Y=F(K,L)第三节国民收入如何分配给生产要素1.要素价格w.r.R.п0QDS2.竞争性企业所面临的决策利润=收益劳动成本资本成本=PYWLRK=P(K,L)WLRK3.企业的要素需求1)劳动的边际产量(MPL)MPLF(K,L+1)F(K,L)2)边际产量递减规律3)从劳动的边际产量到劳动需求MPL=W/P4)从资本的边际产量到资本需求MPK=R/P4.国民收入的划分经济利润(Π)=Y(MPLL)(MPKK)Y=(MPL•L)+(MPK•K)+Π欧拉定理:如果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性质,那么:�Y=F(K,L)=(MPL•L)+(MPK•K)国民收入=工资+利息国民收入=工资+利息+利润会计利润=经济利润+(MPK•K)一.凯恩斯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1.定义:�指消费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2.公式:C=a+β(Yd)a:自发性消费,β:MPC,Yd:可支配收入。3.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第四节什么因素决定产品与劳务需求Y=C+I+G+NXAPC=C/YdAPC=1(温饱型)APC1(贫困型)APC1(小康型)Yd↑→APC↓�4.边际消费倾向(MPC)(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指每改变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引起的消费量的改变量。�MPC=ΔC/ΔYd=β(0β1)三.进口需求IM=m+γY�m是自发性进口,γ为国民收入的边际进口倾向。γ=ΔIM/ΔY四.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的需求1.投资:I=I(r)2.政府购买:G=g3.出口:EX=xr(实际利率)0II(r)G=GT=TA-TR4.G=T,GT和GTY=C(Y-T)+I(r)+G一.产品与服务市场的均衡:经济产出的供求二.金融市场均衡:可贷资金的供求(Y–T–C)+(T–G)=I私人储蓄+公共储蓄=投资Y–C(Y–T)–G=I(r)S=I(r)r0I,SSI(r)r0第五节什么因素决定产品与服务的供求均衡三.储蓄的变动:财政政策的影响(挤出)1)政府购买的增加r0I,SS1I(r)r1S2r22)税收减少四.投资需求的变动r0I.SSI1r1I2r2r0I.SS(r)I1r1I1I2r2I2附录:消费函数曲线C0YdC=YdC=a+β(Yd)EAPC1APC=1APC1Yd0a-S+S一.消费函数:C=a+βTR–βT0+β(1-t)Y�Yd=Y-TA+TR(TA=T0+tY)(TA:总税,T0:定额税,t:边际税率)=(1-t)Y+TR-T0C=a+βYd�β(1-t)=ΔC/ΔY,为国民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二、储蓄函数(Savefunction)1.定义:表示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2.公式�S=Yd–C=Yd–(a+βYd)=-a+(1-β)Yd3.平均储蓄倾向(APS)表示平均每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的储蓄量。APS=S/Yd4.边际储蓄倾向(MPS)表示每改变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引致的储蓄量的改变量。MPS=ΔS/ΔYd=1-β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APC+APS=1,MPC+MPS=1。�APCMPC,APSMPS。非线性时,随Yd的增加APC和MPC下降,APS和MPS提高。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CS0a-aEYdYd0-s-s+s+sC=a+β(Yd)S=-a+(1-β)YdAPC1APC=1APC1APS0APS=0APS0ΔYdΔSΔCΔS非线性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0a-aCSC=YYC=f(Y)S=f(Y)C曲线上某点的射线的斜率为APCC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为MPCS曲线上某点的射线的斜率为APSS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为MPSMPSAPSMPCAPC第4章货币与通货膨胀第一节什么是货币?货币是可以很容易地用于交易的资产存量。�一、货币的职能1.价值储藏手段货币是一种把现在的购买力变
本文标题:97曼昆《宏观经济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239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