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家族企业投资行为文献综述
家族企业投资行为文献综述作者:王正军,郭乃军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兰州,730050刊名:中国管理信息化英文刊名:CHINA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年,卷(期):2010,13(18)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29条)1.杨万东启动民间投资问题讨论综述2001(6)2.国家统计局投资司课题组影响民间投资增长的因素分析2003(5)3.史晋川.叶敏制度扭曲环境中的金融安排:温州案例2001(1)4.储小平社会关系资本与华人家族企业的创业及发展2003(6)5.储小平.王宣喻私营家族企业融资渠道结构及其演变2004(5)6.林俐.张一力.朱贺民营企业投资行为分析2006(9)7.王剑.张会清民间投资:历史考察,近期动态与趋势判断2009(10)8.张长海.吴顺祥.燕新梅家族企业资本投资行为实证研究——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视角2009(7)9.张仁寿依靠民间与市场力量推动的城镇化:温州的经验1999(1)10.史晋川.金祥荣.赵伟.罗卫东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200411.马虎兆.李欣先民间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2007(12)12.李江涛.汤茂林中国民营投资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2008(1)13.彭元元.牛建高河北省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特征分析2008(15)14.FNeubauer.AGLankTheFamilyBusiness:HisGovernanceforSustainability199815.MustakallioMikko.AutioEckko&AZahraShakerRelationalandContractualGovernanceinFamilyFirmsEffortsonStrategicDecisionMaking2002(3)16.JaskiewiczPeter&KleinSabineTheImpactofGoalAlignmentonBoardCompositionandBoardSizeinFamilyBusiness2007(5)17.WinVoordeckers.AnitaVanGils&JeroenVandenHeuvelBoardCompositioninSmallandMediumsizedFamilyFirms2007(1)18.储小平职业经理与家族企业的成长2002(4)19.吴必华.杨从杰论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心理契约2004(6)20.储小平.刘清兵心理所有权理论对职业经理职务侵占行为的一个解释2005(7)21.LSteierVariantsofAgencyContractinFamily-FinancedVenturesasaContinuumofFamilialAltruisticandMarketRalatianalities2003(5)22.王宣喻.李满红家族企业中的信任与控制200823.储小平.注林家族企业中的心理契约破坏2009(3)24.吴锐.余波基于自由现金流的地方国有与民营企业过度投资对比研究2009(1)25.钟笑寒私有企业、投资控制与过度投资200426.刘月我国民营企业的非理性投资的原因分析与改善建议2006(6)27.刘成刚.高桂平.庄军对当前民营企业非理性投资的原因探析2005(9)28.郭强.帅萍民企过度投资的经济学分析2006(2)29.夏冬民营企业非理性投资的行为经济学分析2007(14)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顾臻伟略论近代中国无锡荣氏企业的家族经营特征及效果-巢湖学院学报2006,8(1)近代中国无锡荣氏企业,在企业控股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突出地反映了企业家族经营的特征.家族经营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也掺杂着一些不利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经济的发展,家族经营对企业的束缚性越强而必然要求打破家族经营的传统模式.2.学位论文晁代刚中国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策略研究——兼析李氏家族企业2005本文在界定家族企业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现状,接着与中国国有企业和西方家族企业进行了较详细的比较分析,并进一步指出家族企业在现代商业竞争中的优势和弱点.本文从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三个方面详细的分析了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具体的分析中,首先分析它的经营管理模式,然后分析它们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再提出一些有利于企业改进经营管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文章主要从稳健投资、创新、决策机制和制度保障四个方面对中国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景进行了适度的探讨.其中家族企业采取稳健的投资扩张政策是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这是笔者在本文中提出的一个鲜明观点.最后一章,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简要的分析了自己所服务的一个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出该家族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改进建议,最后指出了它对中国大陆家族的借鉴意义.3.期刊论文苏全有从荣张企业集团的盛衰看近代中国家族企业-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2(6)荣张两大企业集团是近代中国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的代表,从它们的兴衰可以看出家族企业明显比非家族企业拥有优势,其表现有四:一是利润分配服从资本积累,企业的内聚力很强;二是投资走向、经营理念更趋于务实而非理想化;三是能够有效控制贪污浪费、官僚习气等管理漏洞,企业内耗小;四是精力注入程度极高,企业家的自我定位明确化.至于家族企业之所以优越,与血缘关系的内部维系作用分不开.当然,血缘关系是一把双刃剑,当制度弱化后它会产生负面影响.另外,家族企业私有化更彻底也是原因之一.需要附带指出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家族企业的优势就因此而认定儒家文化优越论.4.期刊论文吴中伦.陈万明.WUZhonglun.ChenWanming家族企业信任危机与劳动关系信任调整-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9)劳动关系矛盾日益激化是我国当今家族企业劳动关系发展的现状,信任危机是制约家族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因素.指出了家族企业信任危机的根源,包括委托代理风险、特殊信任缺陷、家族文化制约、制度建设缺位、管理机制落后;分析了信任危机对家族企业劳动关系互利性、规范性、公平性、自主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相互信任行为的五个要素作为调整手段的家族企业劳动关系信任调整模式:关系投资和信息沟通要素对劳动关系的调整起协调作用,影响接受和控制减少要素对劳动关系的调整起适应作用,限制机会主义则对劳动关系的调整起维护作用.5.学位论文邹振松家族企业负债行为及其投资效应的实证研究2006控股股东的普遍存在及其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是近年来公司金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鉴于中国私营企业普遍的家族化经营,研究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控股股东的家族股东如何通过一系列的融资安排来保持在上市公司中的控制地位,这种基于控制权考虑的融资行为造成了什么样的经济后果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以2001-2004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在控制了相关制度性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在一个统一的控制权框架内,对负债的股权非稀释效应和破产监督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与非家族企业相比我国家族企业倾向于采用更高的负债率,这主要是由于受负债融资的股权非稀释效应的激励;就家族企业全样本而言,家族持股比例与负债水平的关系不显著,进一步按持股比例的不同区间将家族企业划分为多个子样本进行检验,均发现家族持股比例与负债水平负相关,而且家族持股比例位于20%~30%的家族企业负债率显著高于其他家族企业。负债的以上两种效应都得到了实证结论的支持:股权非稀释效应激励家族控制能力较弱的公司采用较高的负债率以集中投票权;破产监督效应迫使家族控制能力较强的公司采用较低的负债水平以规避破产风险。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基于控制权考虑的家族企业负债融资行为的投资效应。实证结论显示债务融资无一例外地放大了所有家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负债的治理作用不明显,绝大部分家族企业在融入风险性负债资金后都选择了过度投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家族处于相对控制权地位的上市公司,其负债融资规模、短期负债和银行信贷的投资放大效应更严重;而基于声誉与个人信任的商业信用对家族企业过度投资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基于控制权考虑的家族企业负债行为与非家族企业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对银行信贷资金投向及家族企业投资行为的监管应从强化家族股东信息披露、加强公众和媒体的监督入手,以提高家族企业经营透明度和减少控制权私有收益,引导家族上市公司科学进行投融资决策,保护中小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6.期刊论文范红建.赵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家族企业失控问题法律解决路径-宜春学院学报2009,31(z1)我国家族企业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而充满活力的力量.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家族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家族企业存在大量潜在失控因素,需要在法律的框架内,通过培养家族企业良好的法律意识,以法定的方式明晰产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并适当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投资担保体制等方式予以解决企业失控短寿问题,使得家族企业在保留特色的同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7.期刊论文田磊职业经理咋就玩不转家族企业--对广西喷施宝案的法律思考-农村工作通讯2006(1)[案情回放]广西喷施宝公司,是中国叶面肥的龙头企业.董事长王祥林头上有着多种光环,如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广西工商联副主席.进入90年代后期,王祥林想将公司以农业高科技公司的身份在香港二板上市.在中介机构香港京华山一公司介绍下,喷施宝公司以1998年盈利6354万、销售1.71亿的良好业绩,吸引了日本投资集团野村集富果公司600万美金的投资.作为条件之一,日方股东提出,公司必须由MBA任总经理并由日方派驻财务总监.8.学位论文冯鹏程中国家族企业及其财务战略问题研究2007本文在吸取和借鉴国内外有关家族企业理论,并在对比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族企业的基础之上,以中国家族为研究对象,系统回顾了中国家族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在分析了中国家族企业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对策,尤其是对公司管理的核心——财务战略做出了具体分析,这为中国家族企业的迅速成长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论文除导论外共分十章。第一章首先对家族企业的定义研究进行回顾和评述,主要包括钱德勒、盖尔西克、Rosenblatt,deMik,Anderson,andJohnson、Hollander&Elman、Lansberg,Perrow,和Roglosky、Barnes与Hershon等国际学者及叶银华、储小平、潘必胜、刘小玄等国内学者观点。第二,总结了家族企业组织产生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组织结构与目标理论。第三,回顾了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戴维斯和克林·盖尔西克提出家族企业“三极发展模式”理论,并有针对性的分析了中国家族企业。第四,对家族企业制度演进理论进行了回顾与评析。第五,回顾了关于家族企业研究的其他问题。包括家族企业的组织信任与信用问题、家族企业文化研究、家族企业的专业化管理研究、家族企业外部董事的作用研究、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研究、企业家族化到家族企业化等问题。第二章回顾英、美、日发达国家的家族制企业发展史,对我们认识中国家族企业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家族制企业存在的合理性2、以社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家族制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向3、企业家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4、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条件5、政府的制度供给为企业治理结构变迁提供保障6、企业制度变迁的国别条件差异。第三章本章主要是在比较美、日、欧洲及海我华人家族企业制度的基础上,提炼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和发展水平上各国家族企业制度的异同点,为展开对我国家族企业制度分析提供重要坐标。第四章主要对自明清以来的中国家族企业发展历史做一梳理和总结,为发现中国家族企业存在问题及提出发展对策做铺挚。第五章在对中国家族企业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中国家族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家族企业观念障碍、
本文标题:家族企业投资行为文献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11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