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实验一油泵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定量叶片泵性能实验所用的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2、分析定量叶片泵的性能曲线,以了解叶片泵的工作特性。二、实验项目1、测定叶片泵的流量与压力关系。2、测定叶片泵的容积效率及总效率与压力的关系;3、测定叶片泵的功率与压力的关系;4、绘制叶片泵的综合曲线。三、实验台原理图:油泵性能实验液压系统原理图1—空气滤清器,2—泵,3、6—溢流阀,5—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13—压力表,12—调速阀,14—节流阀,18—电动机,19—流量计,21—液位温度计,22—过滤器,23—油箱四、实验步骤1、实验步骤:1)了解和熟悉实验台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和元件的作用;2)检查实验中各旋钮必须在“停”位置上,溢流阀压力调到最小值(开度最大),然后进行实验。3)启动运转油泵:按“泵启动”按钮,使油泵运转工作一定时间,方可进行实验工作。4)调整溢流阀作为安全压力阀,节流阀14关死,调溢流阀6,使压力表指针指到安全压力4MPa。此时溢流阀6作安全阀用,然后开始实验。2、实验方法:1)测定油泵的流量与压力的关系。将节流阀14调到最大开口,旋转一分钟后使压力表9的读数达到最小值(认定大于额定压力30%)为空载压力,测定空载压力时流量Q(用流量计和秒表测定)。然后逐步关小节流阀14的开口,使压力增大,测定不同压力下(分别为额定压力的25%、40%、55%、70%、85%、100%)的流量,即得()QfP曲线,额定压力为4MPa。2)测定功率与压力的关系:泵的有效功率为:NPQ有效根据测得数据压力P及Q值,可直接计算出各种压力下的有效功率。3)容积效率容容积效率容是油泵在额定工作压力下的实际流量Q实和理论流量Q理的比值,即100%QQ实容理式中:Q实—液压泵的实际流量(当压力1PP时的流量)。在实际生产实验中,一般用油泵空载压力下的空载流量0Q代替Q理,则:0100%1100%QqQQ实容理式中:q—液压泵的漏油量0qQQ实。由上式知,各种压力下的容积效率可根据第一项实验的数据计算之。4)总效率总100%NN有效总泵输入式中,NPQ有效从油泵的输入功率N有效可由实验台控制箱上的功率表读得。五.实验数据处理1、实验数据流量Q8.9/minL额定压力P4MPa测量值计算值泵出口压力MPa流量/minL泵输入功率W油温C泵有效功率W容积效率%总效率%3.68.52.02k230.51k9525.23.08.61.91k230.43k9722.52.48.71.76k240.348k9819.81.88.81.63k230.264k9916.21.28.91.51k230.178k10011.82、数据处理泵的有效功率单位为KW实验二节流阀和调速阀性能实验节流阀及调速阀是用来调节流量,以达到液压执行机构工作速度的目的。为了使执行机构满足一定的工作性能要求。我们必须对这两种阀的性能有所了解。一、实验目的:1、了解影响节流阀流量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前后压力差对流量的影响。2、了解调速阀的性能。二、实验项目:1、节流阀开口不变时,测定节流阀两端压力差与流量的关系。2、节流阀的最大调节范围。3、调速阀开口不变时,测定调速阀两端压力差与流量关系。三、实验台原理图:节流阀调速阀性能实验液压系统原理图1—空气滤清器,2—泵,3、6—溢流阀,4、9、13—压力表,5—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2—调速阀,14—节流阀,17—二位三通电换向阀,18—电动机,19—流量计,20—量杯,21—液位温度计,22—过滤器,23—油箱1、首先了解及熟悉实验台各元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其次明确实验中注意事项,然后进行实验。2、节流阀开口不变时,测定节流阀两端压力差与流量的关系。节流阀的流量为:()mQKfPK—由阀形状及液体性质决定的系数;f—阀孔的流通面积2()cm;P—节流阀两端的压力表差值;m—节流孔形状决定的指数。上式两端取对数,得:lglg()lg()QKfmP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和压力差的关系,在对数坐标上为一直线(如图)。将测得的不同压力差下的流量在对数坐标上可以画出一直线,此直线的斜率就是m。将节流阀14固定在某一开口不变。通过调节溢流阀6来改变节流阀的前后压差,可在0.3~3.0MPa范围内调节。用压力表9和13测定。测量出各压力差下的流量大小。即得()QfP特性曲线。四、实验步骤1.将溢流阀开到最大,启动泵,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开始试验2.将节流阀开到一定程度大小,调整溢流阀的压力值,记录节流阀前后压差及流量。3.将调速阀换上,调速阀开到一定程度大小,调整溢流阀的压力值,记录节流阀前后压差及流量。4.画出特性曲线,比较节流阀与调速阀的性能。五、实验数据处理1、实验数据记录节流阀阀前端压力1P阀后端压力2P压力差12PPP流量Q油温C3.20.23.08.7252.80.22.68.1252.40.22.27.4252.00.21.86.6251.60.21.45.9251.20.21.05.2250.80.20.64.2252.节流阀的特性曲线3、节流阀特性曲线在对数坐标图实验数据分析:由于试验数据测量少,且有不准确数据,故图像不是一条直线节流阀的流量公式:lgQ=0.72+0.45lg△p实验三节流调速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各种节流调速性能,并做出其速度负载特性曲线。2、分析比较三种节流调速的性能。3、通过实验比较分析节流阀和调速阀调速性能。二、实验项目:1、进油节流调速试验。2、回油节流调速试验。3、旁路节流调速试验。4、调速阀进油调速试验。三、液压系统原理图和实验内容说明图a:节流调速性能实验台液压系统原理图(总图)图c:回油路节流调速液压系统原理图图d:旁油路节流调速液压系统原理图图a节流调速性能液压系统原理其中,左边为实验液压系统原理图,右边为负载原理图。1、进油节流调速(图b)负载油缸11(右端原理图上11),改变负载缸11内的压力P负即改变负载。节流阀的流量为:12()()mmQKfPKfPP式中:1P—节流阀前的压力即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为常数。2P—液压缸左腔的压力。活塞的移动速度:1211()mKfPPQvAA(1)式中:1A—液压缸左腔的有效面积、v—活塞移动速度活塞受力平衡方程为:2133PAPAR(2)式中:R—活塞克服的负载,包括摩擦力,切削力。3P—液压缸右腔的压力。3A—液压缸右腔的面积。因为液压缸右腔直接与油箱相通,故3P=0,则式(2)可写成:21RPA(3)将(3)代入(1)式可得:1111111()()mmmKfRKfvPPARAAA(4)式中:K、1A、1P、m均为常数,若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f确定之后,通过改变负载缸11内的压力即变负载R,负载若发生变化造成节流阀两端压差的变化,从而使活塞速度发生变化,因此,可测出进油节流调速的速度负载特性即()vfR。如图4—1.图4—13、回油节流调速:回油节流调速液压系统原理图如下:图c回油节流调速液压系统原理图1—空气滤清器,2—泵,3、6—溢流阀,4、13—压力表,5—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0—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1—液压缸,14—节流阀,18—电动机,21—液位温度计,22—过滤器,23—油箱因为节流阀出口直接通油箱压力为零,节流阀的流量为:2()()mmQKfPKfP式中;2P—液压缸右腔的压力。活塞的移动速度v为:222()mQKfvPAA(5)活塞受力平衡方程式为:1122PAPAR(6)式中:10PP为油泵压力,即,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为常数。0122PARPA(7)将(7)式代入(5)式可得:01011222()()mmmPARKfKfvPARAAA(8)由式(8)可知,若节流阀的通流截面f调定后改变负载缸11的压力P即改变R就造成节流阀两端压差的变化,从而使活塞的移动速度v发生变化,可测出回油节流调速的速度负载特性,即:()vfR,如图4—2图4—24、旁路节流调速原理图如下:图d旁路节流调速回路液压系统图泵的输出流量为常数,它输出的油分两路,一路经节流阀14流回油箱,另一路进入液压缸11(图左),改变节流阀14的流通截面,以改变了进入油缸流量的大小,当通流截面调定后,改变节流阀的压力差,就改变了流回油箱的流量,即改变进入油缸11(图左)的流量大小,以达到调速的目的。活塞受力平衡方程式:1122PAPAR因换向阀出口直接接通回油箱,20P故,11RPA节流阀两端的压差:11RPPA通过节流阀流回油箱流量:211()()mmRQKfPKfA代入油缸的流量:121()mRQQQQKfA泵泵所以,活塞的速度:11111()()mmmRQKfQAKfRvAAA泵泵(9)由(9)式可知,若节流阀的流通截面调定以后,改变负载油缸11(右)内的压力P,即改变负载R,就可以改变节流阀两端的压力差,从而改变进入油缸的流量,改变了活塞的移动速度,可测出旁路节流调速的速度负载特性。()vfR,如图4—3图4—3四、试验步骤及方法1)步骤:首先了解和熟悉试验台的液压系统和各元件的作用,熟悉各试验回路的操作,其次明确实验中注意事项,然后经进行试验。2)方法1、进油节流调速:(1)将旁路节流阀14和调速阀12关闭。将进油节流阀14调到一定开度。使系统变成如图b所示油路。(2)启动开车。调溢流阀6(左),使油泵2(左)工作压力P0=4MPa。(3)电磁阀10的电气旋钮放在右边,活塞开始移动。(4)启动负载端油泵2,电磁阀10的电气旋钮放在左边,调节溢流阀6,以改变负载端P负从小到大每隔0.5MPa做一次直到0P=3MPa。(5)每调一次加戴缸的压力P负,用秒表记下活塞运动行程L(L=40mm)时的时间t,并换算成速度v。(6)将节流阀14调到另一开度,重复上述步骤4、5。3、回油节流调速试验:(1)将图a中的调速阀和节流阀块按照图c连接,使系统变成图c所示油路图。(2)启动开车,调溢流阀6,使油泵工作压力4PMPa0。(3)电磁阀10(左)的电气旋钮放在右边,活塞开始运动。(4)回油节流阀14调到一定开度。(5)起动负载油泵2,电磁阀10的电气旋钮放在左边,调节压力阀6,改变P负从小到大每隔0.5MPa作一次,直到0P=3MPa。(6)每调一次压力P负,用秒表记下活塞移动行程L时的时间t,换算成速度v。(7)将回流节流阀14调到另一开度,重复上述步骤5、6。4、旁油路节流调速试验:(1)将图a中的调速阀和节流阀块按图d连接,使系统成为图d所示油路。(2)启动开车,溢流阀6作安全阀用,将压力调到4PMPa0左右。(3)电磁阀10(左)的电气旋钮放在右边,使活塞运动。(4)节流阀14调到一定开度。(5)起动负载油泵2,电磁阀10的电气旋钮放在左边,调节负载端的压力阀6,改变P负从小到大每隔0.5MPa作一次,直到3PMPa0。(6)每调一次压力P负,用秒表记下活塞移动行程L时的时间t,换算成速度v。(7)将节流阀14调到另一开度,重复上述步骤5、6。五、实验数据分析(1)进油节流调速实验数据:(加载缸右腔活塞直径D=50mm,活塞杆直径d=32mm)单位序号1P2PP负RLtvMPaMPaMPaNcmsec/seccm140.950.4186245261.73241.581.053096.845291.55342.01.639204533.521.35442.52.0249004540.131.12543.12.560764553.590.84643.32.685804561.400.73(3)回油节流调速实验数据:单位序号1P2PP负RLtvMPaMPaMPaNcmsec/seccm141.80.955752454..310.47241.750.985810455.09341.41.46216455.58.18441.11.816564456.17.
本文标题: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80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