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 课件《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第11讲
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第6章建筑工程合同•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合同的概念与法律特征;掌握合同的订立、成立、主要内容,掌握合同的生效和无效,掌握和合同履行的一般规定,掌握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学习重点•(1)合同的概念;建筑工程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2)合同的主要内容以及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6.5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6.5.1合同的变更合同的变更是指合同依法成立后,在尚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时,当事人双方依法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修订或调整所达成的协议。对合同约定的数量、质量标准、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履行方式等进行变更。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书面形式的合同,变更协议也应采用书面形式。提议接受6.5.2合同的转让1.合同权利的转让2.合同义务的转让3.合同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1、合同权利的转让让与人债务人受让人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不得转让的情形:(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2、合同义务的转让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应当经债权人同意。3、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总承包人或勘测、设计、施工承包人经发包人同意,可以将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第三人就其完成的工作成果与承包人或勘测、设计、施工承包人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6.5.3合同的终止1.合同已按照约定履行2.合同解除3.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2、合同解除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合同。(1)协议解除当事人双方通过协议可以解除原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2)法定解除合同成立后,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以前,当事人一方可以行使法定解除权使合同终止。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民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规定的其他情形。6.6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不履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所承担当责任。《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6.6.1违约责任的特点1.以有效合同为前提2.以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为要件3.可由合同当事人在法定范围内约定4.是一种民事赔偿责任6.6.2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1.继续履行2.采取补救措施3.赔偿损失4.支付违约金5.定金罚则继续履行债权人要求债务人按合同的约定履行合同;法院判决强迫违约一方具体履行其合同义务;特殊情况:(1)法律上或事实上不能联系。(2)债务的标的不适合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3)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质量问题BECDA退货修理更换减少价款报酬赔偿损失•损失赔偿额•赔偿责任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或应当预见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请求赔偿,当事人因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支付违约金数额计算方法违约金具有补偿性和惩罚性。定金罚则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注: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定条款。6.6.3违约责任的免除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合同约定的,都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如果是由于发生了某种非常情况或者意外事件使合同不能按约定履行时,就应当作为例外来处理。合同法规定,只有发生不可抗力时才能部分或者全部免除当事人的违约责任。123不可抗力引起的3种法律后果:合同部分不能履行合同不能按期履行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免除全部责任;当事人可以部分履行合同;当事人可延期履行合同,并免除其迟延履行的责任;免除其不履行部分的责任;1•及时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有效措施或者减少损失;2•及时通知对方;3•合同期限内提供证明;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时,应承担如下义务:合同争议处理方式合同争议是指当事人双方对合同订立和履行情况以及不履行合同的后果所产生的纠纷。6.7.1和解和解是指争议的合同当事人,依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和合同规定,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和协商,自愿对争议事项达成协议,从而解决合同争议的一种方法。和解的特点在意于无须第三者介入,简便易行,能及时解决争议,并有利于双方的协作和合同的继续履行。6.7.2调解调解是争议当事人在第三方的主持下,通过其劝说引导,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自愿达成协议,以解决合同争议的一种方式。调解也是以公平合理、自愿等为原则。6.7.3仲裁仲裁是指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多达成的协议,自愿将该争议中立的第三者进行裁判的争议解决制度和方式。仲裁具有自愿性、专家性、灵活性、保密性、快捷性、经济性和独立性等特点。1.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由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员7-11人组成。2.仲裁规则由仲裁机构制定,某些内容可以允许当事人自行约定。3.仲裁协议内容:仲裁事项、争议范围、选定仲裁委员会。6.7.4诉讼诉讼作为一种合同争议解决方法,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活动以及这种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民事关系的总和。1.诉讼主管2.诉讼管辖3.诉讼程序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特别程序。管辖级别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地域管辖本章小结本章主要讲述有合同法律关系、合同履行的原则、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等。合同法律关系是指合同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在民事流转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平等、自愿、公平、守法、诚信信用。合同订立采取要约、承诺方式、合同法规定了合同生效、无效合同、可撤销或变更合同的条件。合同履行必须坚持全面履行、诚实守信和实际履行的原则。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第7章建筑工程施工合同31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中标公示和中标人的法律责任,并且要重点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编制通用合同条款的指导原则、建筑工程合同的示范文本。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其他相关合同。学习重点⑴中标人的法律责任,⑵建筑工程施工合同,⑶编制通用合同条款的指导原则,⑷建筑工程合同的示范文本。学习建议本章讲述的是中标公示和中标人的法律责任,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编制通用合同条款的指导原则和建筑工程合同的示范文本,以及建筑工程施工其他相关合同,因此其陈述的知识点如何能够转化为实际工作其操作的能力,就需要我们对合同的条款能够消化记忆,合同的解释顺序能够通过进行分组模拟起草合同文本的形式进行加深理解。337.1.1中标公示《政府采购货物与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中标供应商确定后,中标结果应当在财务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公告内容应当包括招标项目名称、中标供应商、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招标采购单位的名称和电话。7.1中标和中标通知书7.1.2中标人的法律责任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的,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1.中标人无正当理由不与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签订合同的2.将中标项目转让给他人,或者在投标文件中未说明,且未经采购招标机构同意,将中标项目分包给他人的。3.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357.2建筑工程合同施工合同条款的主要内容7.2.1建筑工程施工合同1.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文件的组成1)合同协议书2)中标通知书3)投标函及投标函附录4)专用合同条款和通用合同条款5)技术标准和要求6)图样7)其他合同文件(1)合同文件及解释顺序(2)招标人和中标人的权利和义务(3)工期延误验收方法和标准(5)质量、安全、环保、节能条款(6)计量与支付362.通用条款与专用条款1)通用条款2)专用条款7.2.2编制通用合同条款的指导原则对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来说,编制通用条款要遵守以下指导原则: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遵守工程所在地的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地方政府规章,遵守合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2.按合同法的公平原则设定合同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3.根据我国现行的建设管理制度设定合同管理的程序和内容。4.学习FIDIC合同条件的精华,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合同条款。377.2.3建筑工程合同的示范文本1.施工合同示范文本1991年,我国颁布《合同法》以后,原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原有的几种示范文本根据新《合同法》的要求又制定了新的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适用于建筑工程),即1999年发布了第2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以下简称《示范文本》)。2.监理合同示范文本原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2000年联合制定并颁布了第2版《工程建设建立合同》的示范文本。该示范文本由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标准条件和专用条件三部分组成。3.勘测、设计合同示范文本原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2000年印发了第2版《建设工程勘测合同(示范文本)》和《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文本》。
本文标题:课件《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第11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13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