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统计学原理》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四章习题一.判断题部分1: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2:全国粮食总产量与全国人口对比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平均指标。(×)3:根据分组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当各组单位数出现的次数均相等时,按加权算数平均数计算的结果与按简单算数平均数计算的结果相同。(√)4:同一总体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是比较相对指标。(×)5: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6: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7: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之比,它说明了单位标准差下的平均水平。(×)8:1999年甲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是乙企业的一倍,这是比较相对指标。(√)9:中位数与众数都是位置平均数,因此用这两个指标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缺乏代表性。(×)10.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11:利用变异指标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时,标准差越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标准差系数越小,则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12: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13:权数对算数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14.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15.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1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17.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18、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只受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大小的影响。(×)19、同一总体内的结构相对数之和等于1。(√)20、对任何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二.单项选择题1: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B)。A、质量指标B、总量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2: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B)。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3:总量指标是用(A)表示的。A、绝对数形式B、相对数形式C、平均数形式D、百分比形式4:某厂1996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199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B)。A、5.5%B、5%C、115.5%D、15.5%5: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B)。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6:已知某工业局所属各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和职工人数资料,要计算该工业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选择的权数是(A)A、职工人数B、平均工资C、工资总额D、职工人数或工资总额7: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8: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9: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10:如果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则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B)。A、累计法B、水平法C、简单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11: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C)。A、中位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12: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B)。A、权数不等B、权数相等C、变量值相同D、变量值不同13:某公司下属五个企业,共有2000名工人。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要计算该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B)。A、计划产值B、实际产值C、工人数D、企业数14: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的权数是(C)。A、fB、C、D、XFffffxx15: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C)A、同一总体不同部分对比B、总体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C、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之和与总体单位总数对比D、不同总体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16: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执行结果提高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度为(C)A、13%-11%B、C、D、1111%113%111%113%1113%111%17: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18: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106:100,这是(A)。A、比例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19: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C)A、96.5%B、87.5%C、99.5%D、93.5%20: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B)。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21:比较不同水平的总体的标志变动度,需要计算(C)。A、平均差B、标准差C、标准差系数D、全距22: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则(A)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甲数列C、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D、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比较23、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B)。A、具有可加性B、不具有可加性C、可加或可减D、都不对24、已知甲、乙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4.3、4.7,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D)。A、甲大于乙B、乙大于甲C、一样的D、无法判断25、某公司下属三个部门实际完成销售额分别为500万元、700万元、60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百分比分别为10%、15%、5%,三个部门平均完成销售额计划任务数(A)。%105600%115700%110500600700500.A600700500600%105700%115500%110.B3%105%115%110.C3%5%15%10.D26、第一批产品废品率1%,第二批产品废品率1.5%,第三批产品废品率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2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0%,则平均废品率为(C)。A、1.5%B、4%C、1.6%D、4.5%27、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A)。A、104.76%B、95.45%C、200%D、76%28、在不掌握各组单位数资料,只掌握各组标志值和各组标志总量的情况下,宜采用(B)。A、加权算术平均数B、加权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简单算术平均数29、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产品成本降低2%,实际降低7%,则其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D)。A、102.3%B、94%C、140%D、94.9%30、某地区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01年的108.8%,此指标为(D)。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31、某地2003年轻工业增加值为重工业增加值的90.8%,该指标为(C)。A、比较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计划相对指标32、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相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D)。A、75%B、40%C、13%D、17%33、标志变异指标中,由总体中最大变量值和最小变量值之差决定的是(C)。A、标准差系数B、标准差C、全距D、平均差34、某市今年零售商业网密度=1659000(人)/10190(个)=163人/个,该指标是(D)。A、总量指标B、无法判别C、强度相对指标数正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数逆指标35、统计平均数反映同质总体的(D)。A、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某一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C、某一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D、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36、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0,则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称为(C)。A、倍数B、百分数C、成数D、系数三.多项选择题1: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AB)A、各组频率或频数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C、各组组距的大小D、各组组数的多少E、各组组限的大小2:位置平均数包括(DE)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3:在下列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DE)。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各组次数都为1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4:标准差(CE)A、表明总体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反映总体单位的一般水平C、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D、反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E、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5: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CE)A、工资总额B、商业网点密度C、商品库存量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E、进出口总额6: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CDE)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人口死亡数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7: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ACD)A、国有制企业职工人数占全部职工人数的比重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D、中间投入占总产出的比重E、某年人均消费额8: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BDE)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9:众数是(ABCD)A、位置平均数B、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C、不受极端值的影响D、适用于总体次数多,有明显集中趋势的情况E、处于数列中点位置的那个标志值10、时点指标的特点有(BE)。A、可以连续计数B、只能间断计数C、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D、数值可以直接相加E、数值不能直接相加11、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有(ABCDE)。A、有名数B、百分数C、千分数D、成数E、倍数12、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是(CE)。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中位数D、几何平均数E、众数13、以下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ABCD)。A、人口密度B、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E、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14、在相对指标中,属于同一总体数值对比的指标有(BCDE)。A、强度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E、计划完成相对指标15、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BCDE)。A、商品零售额B、工资总额C、工业增加值D、房屋竣工面积E、人口死亡数1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BC)。A、企业数B、在册职工人数C、某地区1990年人口数D、某种商品的销售额E、某种产品产量17、平均指标的作用是(ABE)。A、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B、对不同时间、地点、部门的同质总体平均水平进行对比C、测定总体各单位分布的离散程度D、反映总体的规模E、测定总体各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18、中位数是(ACD)。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的位置决定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C、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D、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E、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19、下列与变量计量单位相同的标志变异指标有(ACE)。A、标准差B、标准差系数C、平均差D、平均差系数E、全距20、国有企业增加值是(ABE)。A、总量指标B、时期指标C、质量指标D、时点指标E、数量指标21、分子与分母可以互换的相对指标有(BCD)。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强
本文标题:《统计学原理》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569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