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疫情冲击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基于网络招聘平台大数据的分析摘要: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达874万人。新冠肺炎疫晴爆发,不仅使得GDP明显下降,对宏观经济产生较大影响,而且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也造成冲击。报告利用网络招聘平台大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对我国2020年度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景气程度(CIER指数),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区域、企业不同规模及性质等结构状况和表现,以及疫情背景下的择业意向、求职经历和疫情冲击调查等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本年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景气程度要弱于我国整体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突出特征。对该平台与疫情相关问卷调查分析表明,受疫情冲击,毕业生期望行业、岗位、工作地点等发生改变;单位就业是毕业生主要去向,新经济行业受到青睐,而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和工作生活平衡是求职主要关注因素;实习经历有助于毕业生成功就业,线上招聘面试成为疫情期间求职主流方式等。报告建议,政府在加大宏观经济需求扩张的同时,应切实落实“就业优先”的政策,实施投资项目就业效果的评估机制;强化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传播和流动,努力减少劳动力市场摩擦,提升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匹配速度和能力;高校应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关注新经济、新业态和新就业,建立全方位产学研相结合的实习基地,切实重视学生硬技能和软技能的全面培养,将提升各项素质和能力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和体系改革的中心任务等。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总体分析(一)2020年一季度大学生CIER指数同环比均明显下降大学生CIER指数数据来自于智联招聘网站大数据。在分析过程中,将企业招聘职位和名称描述中有“应届”字段视为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端数据;将最高学历为大专及以上且毕业时间为2020年(包括下半年毕业)的求职者均视为应届毕业生的供给端数据1;之后,匹配供需两端数据进行具体分析。本报告首先分析了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并与全国就业情况进行了对比。表1中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为1237万,占全国需求的10.19%,求职申请人数为896万,占全国供给的10.56%。从环比来看,与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本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求职申请人数则增加,大学生CIER指数呈现季节性回落,由上季度的2.17下降至本季度的1.38。从同比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综合影响下,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了16.77%,但求职申请人数增加69.82%,导致CIER指数低于去年同期的2.82水平。具体来看,在需求方面,本季度1月份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增加了1.83%,而2月和3月招聘需求人数同比降幅分别为21.67%和26.69%;在供给方面,1月和2月同比增幅较小,分别为5.85%和12.30%,但3月份毕业生开始进入春季招聘市场,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增幅高达143.25%。综合来看,在疫情突发事件冲击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两端均受到一定影响,使得本季度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表1.1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情况1需要说明的是,本报告中所指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与教育部官方数据相比统计口径略宽。一方面,有部分学生2020年下半年毕业可能实际2021年初才离校;另一方面,还有部分境外院校的应届毕业生通过网站投递简历也包括在内。季度招聘需求人数(百万)求职申请人数(百万)CIER指数全国高校毕业生全国高校毕业生全国高校毕业生2019Q1156.9214.8693.605.281.682.822019Q4169.7416.2778.017.502.182.172020Q1121.4412.3784.828.961.431.38(二)不同行业之间的就业极化现象明显表1.2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和较差的行业排名。总体来看,大学生群体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就业景气极化程度较大,表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业结构矛盾明显。本季度,全国数据中CIER指数最高和最低行业之间的差别倍数为17倍,大学生群体则高达34.8倍。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较好行业排名与全国基本一致,但排名略有差异,分别为中介服务行业、教育/培训/院校、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互联网/电子商务、保险业等。其中,医药生物工程行业在此次疫情背景下表现出较好的就业形势。从就业景气较差的行业来看,与全国有明显差异。大学生在网络游戏、印刷/包装/造纸、交通/运输、电气/电力/水利、能源/矿产/采掘/冶炼和IT服务(系统/数据/维护)的就业景气相对较低,就业竞争激烈。其中,网络游戏业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减少67.9%,而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增加14.0%,使得CIER指数同比下降了0.86。此外,受此次疫情影响,交通/运输、IT服务(系统/数据/维护)、旅游/度假、汽车/摩托车等行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也较为严峻。表1.2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较好和较差的行业排名就业景气较好的十个行业CIER指数排名就业景气较差的十个行业CIER指数2019Q12020Q1变化2019Q12020Q1变化1中介服务15.6711.84↓1网络游戏1.200.34↓2教育/培训/院校10.086.62↓2印刷/包装/造纸1.340.41↓3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7.023.81↓3交通/运输1.530.44↓4互联网/电子商务5.743.55↓4电气/电力/水利0.950.49↓5保险6.393.34↓5能源/矿产/采掘/冶炼0.860.49↓6医药/生物工程5.343.16↓6IT服务(系统/数据/维护)1.770.59↓7酒店/餐饮2.912.67↓7旅游/度假0.830.64↓8外包服务3.612.26↓8农/林/牧/渔1.100.64↓9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等)3.571.95↓9汽车/摩托车2.490.68↓10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3.021.94↓10仪器仪表及工业自动化1.410.69↓(三)部分职业大学生人才较为短缺,就业形势相对较好表1.3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和较差的职业排名。分职业来看,大学生就业景气最好的职业排名趋势与人社部发布的《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报告相一致,在房地产开发/经纪/中介、销售业务、技工/操作工、教育/培训、社区/居民/家政服务和保险等职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表明在这些职业中存在人才短缺的现象明显。同比来看,本季度保健/美容/美发/健身职业需求人数增加了44.9%,而申请人数下降了33.0%,使得CIER指数有所上升,而其它职业的CIER指数均出现同比下降。此外,本次疫情也导致生物/制药/医疗/器械职业的CIER指数较高。在就业景气较差的职业中,主要为IT管理/项目协调、硬件开发、公关/媒介、IT质量管理/测试/配置管理、广告/会展,这些职业的CIER指数均呈现同比下降,并且要低于全国数据水平。此外,由于财务/审计/税务/、律师/法务/合规等职业的大学生毕业人数较多,但受疫情影响企业招聘同比出现明显下降,使得这些职业的CIER指数也相对较低,求职竞争较为激烈。表1.3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较好和较差的职业排名就业景气较好的十个职业CIER指数排名就业景气较差的十个职业CIER指数2019Q12020Q1变化2019Q12020Q1变化1房地产开发/经纪/中介19.4915.82↓1IT管理/项目协调0.990.16↓2销售业务28.2413.65↓2硬件开发1.010.31↓3技工/操作工19.399.47↓3公关/媒介1.080.33↓4教育/培训16.858.61↓4IT质量管理/测试/配置管理1.780.42↓5生物/制药/医疗器械9.157.38↓5广告/会展1.480.51↓6销售管理7.316.59↓6高级管理0.400.54↑7保健/美容/美发/健身2.515.43↑7项目管理/项目协调0.910.62↓8社区/居民/家政服务8.954.72↓8财务/审计/税务1.770.65↓9客服/售前/售后技术支持8.534.56↓9律师/法务/合规2.740.75↓10保险7.593.54↓10质量管理/安全防护1.820.83↓(四)东北地区CIER指数变动较小,东中西部地区出现明显下降本季度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大学生CIER指数相对较高,而东部和西部地区的CIER指数较低。图1.1显示,本季度东北地区大学生CIER指数最高,为1.60。经分析表明,一方面,东北地区前期疫情不严重,企业招聘需求受到冲击较小;另一方面,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东北地区供给人数在下降,而其它地区供给人数在上升,由于供需失衡导致CIER指数较高。此外,中部、东部和西部地区的CIER指数依次下降,分别为1.43、1.14和1.08,与上季度相比,受招聘需求人数减少和求职申请人数增加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CIER指数的环比均明显下降。从同比变动来看,受疫情影响,本季度东、中、西部地区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明显减少,而求职申请人数则增加,使得CIER指数同比下降明显;而东北地区招聘需求人数降幅和求职申请人数增幅都相对较小,CIER指数同比略有回升。图1.1不同行政区域高校毕业生CIER指数从重点地区大学生的CIER指数来看,京津冀地区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对较差,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大学生就业形相对较好。图1.2数据表明,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各经济圈大学生的招聘需求人数的环比均有明显减少,CIER指数呈季节性回落。与去年同期相比,各经济圈大学生的招聘需求人数的同比也有减少,CIER指数同比下降。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地区的大学生供求变化与其他地区不同,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其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申请人数均有所下降;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招聘需求人数明显下降,但求职申请人数在增加。因此,京津冀地区大学生CIER指数降幅相对较小,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降幅2.042.291.501.532.071.941.651.531.141.431.081.60东部中部西部东北2019年第一季度2019年第四季度2020年第一季度相对较大。图1.2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CIER指数(五)一线、新一线城市就业竞争激烈,二、三线就业形势较好图1.3中结果显示,本季度大学生的CIER指数也呈现一线、新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依次递增的趋势。其中,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CIER指数分别为0.68和0.92,就业竞争激烈;二线和三线城市的CIER指数分别为1.20和1.83,就业市场相对宽松。无论从环比还是同比来看,本季度受企业招聘需求人数减少的影响,各类城市大学生的CIER指数均有下降。其中,新一线和二、三线城市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的同时,求职申请人数在增加;而一线城市的招聘需求和求职供给两端均在减少,且求职申请人数降幅小于招聘需求人数,因此CIER指数有所下降。1.092.441.981.212.202.481.011.141.390.00.51.01.52.02.53.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2019年第一季度2019年第四季度2020年第一季度图1.3不同城市等级高校毕业生CIER指数从表1.4中可以看出,本季度大学生CIER指数较高的城市为大庆、咸阳、洛阳等中部和东北地区三线城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如中山、淮安、惠州、威海和秦皇岛等。而东莞作为新一线城市,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较好。从就业景气较差的城市来看,贵阳的大学生CIER指数最低,为0.40,同时,北京、上海、青岛、杭州、成都、南京和西安等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CIER指数也相对较低,表明这些城市的就业竞争激烈。此外,厦门作为二线城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作为三线城市也在大学生CIER指数较低的城市排名当中。表1.4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较好及较差的城市排名就业景气较好的十个城市CIER指数排名就业景气较差的十个城市CIER指数1大庆(三线)3.941贵阳(二线)0.402咸阳(三线)3.082北京(一线)0.503洛阳(三线)2.463青岛(新一线)0.550.861.662.042.470.881.572.152.
本文标题: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006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