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三峡区域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
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三峡区域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姓名:王庆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田强2006040112AbstractAchievingindustrializationistheonlywayofdevelopingeconomyindevelopingcountryandarea.ChineseCommunisthasadvancedthatwemustkeeptothenew-typeindustrializedroadinnewcentury.Theexperimentwasstudiedonnew-typeindustrializedroad.Themostresultswereasfollowing:thestrategicdecision-makingwhichkeepingtonew-typeindustrializedroadisbaseonexperiencesandlessonsofdevelopingcountry,accordwith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intheworldandconsiderthesituationofourcountry.New-typeindustrializedroadhasabundantinconnotationthatinformationbringalongindustrialize,industrializepromoteinformationandchangedincreaseofeconomicmode.Itisacademicguidanceinaccelerateindustrializationinourcountry.WecanseearegionwithstrongindustrycharacterfromanalyzethecurrentsituationofindustrializationinThreeGorgesregions.Onthewhole,industrializationinThreeGorgesregionsisinlowerlever,middleperiodandunbalancedevelopment;therearesomeseriousproblemssuchasunreasonableindustrialstructure,roughmeanineconomicdevelopment,seriouspollutionandsoon.Itresultsfrombarren,highproportioninstateeconomyanddividingadministrativesection.Keywords:new-typeindustrializationThreeGorgesregionsdevelopmentstrategy356789101112131415271.5182012025.216010816172002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3233···34.51.35363738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三峡区域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作者:王庆华学位授予单位:三峡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周旬论区域经济理论在三峡库区综合发展战略中的应用--建立增长极-经济圈-扩散轴式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模式-理论探讨2006,(1)三峡库区作为欠发达地区,如何借三峡工程建设之机完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性飞跃,是理论与实务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从当今主流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分析入手,结合三峡库区的具体情况,发挥各区域经济理论之所长,应用增长极-经济圈-扩散轴式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模式来指导制定三峡库区综合发展战略,可以使三峡库区经济实现真正的腾飞.2.学位论文杨洪三峡库区经济发展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分析2006三峡库区是一个因三峡工程的兴建而形成的特殊社会经济地理区域,三峡库区社会经济等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受自然条件限制等多种因素影响,库区经济发展脆弱性仍然较强。论文以三峡库区各区县的人均GDP值为样本,以R/S分析方法为工具,对三峡库区经济发展脆弱性的分形性进行分析,以期对三峡库区经济发展脆弱性的程度、趋势有一个直观的定量了解,进而结合三峡库区的经济现状提出促进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为三峡库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借鉴。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综述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后面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结合自然系统和人文系统的脆弱性的研究成果,给出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的内涵和定义。论文从三峡库区经济的不稳定性和对外部经济条件的敏感性来分析其经济发展的脆弱性。通过判断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程度来反映不稳定性;从产业结构低度化、产业同构化、产业空心化等三个方面分析三峡库区产业结构特点,论证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对外部经济条件的敏感性。综合以上内容,得出三峡库区经济发展非常脆弱的初步结论。3、介绍分形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概述分形理论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经济系统分形时间序列与Hurst指数以及如何运用R/S分析法求解Hurst指数;在此基础上以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对外部经济的敏感性为切入点,运用相关的分形理论对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脆弱性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得出了在区域经济政策不变的条件下,脆弱性将进一步加剧这一必须警惕的结论。4、提出以降低脆弱性为切入点的促进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充分发挥库区资源优势,培育地区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建立多层次的区县经济增长极,发挥发达区县的辐射作用,实现产业的空间合理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解决资本匮乏难题。3.期刊论文刘顺国.周孝华.杨秀苔.LiuShunguo.ZhouXiaohua.YangXiutai三峡库区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7,(1)分析了发展三峡库区经济的主要障碍,提出了库区经济发展要符合三峡库区实际的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举措和战略步骤,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型区域经济.最后阐明了发展三峡库区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4.学位论文江砥湖北省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研究2006中文摘要关于三峡库区的产业发展研究是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的一种综合研究。目前这一区域仍是一块特殊而又敏感的区域。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一个因三峡工程的兴建而形成的特殊社会经济区域,不仅面临移民、扶贫、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重大任务,而且在这块只有5.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其行政区划复杂性是其它区域所没有的。其敏感性在于三峡工程上马前后以及现在,三峡库区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虽然三峡工程已进入尾期库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其中重要的对产业发展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这与现实迫切的需要极不相称。总结库区多年来实际的产业调整变化,进行产业发展综合理论研究,不仅可指导解决库区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填补区域经济理论中关于区域经济有关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问题研究的某些空白,还可为各级政府制定库区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学术界在重大工程项目这个问题上的研究成果还很少,没有成形的研究体系,研究方法也不够完善①。从区域经济理论的角度主要是研究三峡工程的实施对库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不是评价工程本身。本文根据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理论,主要从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库区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库区产业发展战略及模式探讨,针对库区目前存在的问题,站在战略的高度提出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及建议:库区的产业发展应当立足库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利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特色生态产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区外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利用全国各地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有利条件,把企业搬迁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实现三峡库区产业的重组与优化,逐步构建一个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有较强竞争力、适合库区特点的产业体系,最终实现库区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协调发展。5.期刊论文李炯光.LIJiong-guang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4)以三峡工程重庆库区为例,依据比较详实的资料,从投资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增长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动等几个方面,研究了1997-2003年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特征和问题.研究表明,三峡库区进入二期移民阶段后,投资增长迅速,基础设施有明显改善,经济增长率略高于西部和重庆,但投资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很高.近几年三峡库区人均GDP与重庆市的相对差异有所缩小,但绝对差异在扩大,库区仍然是一个落后的欠发达地区.库区产业结构变动迅速,结构变动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建筑业、第三产业上升很快,而工业发展缓慢,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研究还揭示出三峡库区区县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并且呈继续扩大之势,真正发展困难的是库区的腹心地带.最后,针对三峡库区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家应加强对库区产业的扶持、重点支持库区腹心地带的经济发展、重视培育库区腹心地带的增长极以及积极改善投资环境等几点对策建议.6.学位论文张可三峡库区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2007可持续发展理论是20世纪中叶以来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型很强的发展理论。在当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形下,可持续发展理论已经成为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思想,深深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深刻而又巨大的变化。三峡库区是重庆三大经济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建设三峡生态经济区的主战场,在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移民安稳致富和促进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既是现阶段三峡库区实施百万移民开发需要面临的主要任务,又是关系三峡库区长期发展的重要课题。然而,三峡库区由于历史的贫困,行政体制的频繁调整,产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以致产业空心化问题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建设设施落后,优势资源没能得到充分有效开发,产业缺乏创新能力等。产业空心化问题己成为制约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影响社会安定的主要矛盾。文章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实地调查和文献检索等方法,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的相关内容,提出三峡库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对于分析和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促进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接着分析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条件与现状,尤其是库区产业空心化的现状与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对三峡库区产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三峡库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思路。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提出三峡库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指出库区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大原则,立足三峡生态经济区的定位,发展符合三峡库区自身资源禀赋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切实有效解决产业空心化问题。7.期刊论文麻红晓.罗仕伟.MAHong-xiao.LUOShi-wei三峡库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22(3)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获得了飞速发展.作为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三峡库区,每年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来此旅游,给库区带来了滚滚财源,使库区的旅游业呈现出勃勃生机,有力地促进了库区经济的发展.当然,库区旅游业今天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也离不开库区经济的发展.8.学位论文王俊娜跨区县经济合作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推动三峡库区:“云开万区域协调发展”为视角2005在区域经济研究中,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历来倍受政府和学者的关注。如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本文标题: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三峡区域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9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