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学校卫生应急联动机制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护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学校与县卫生疾控部门、榆山派出所、教育和体育局食管科建立联动机制。一、合作防控工作组织机构及其职责(一)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合作防控工作协调小组负责研究部署全面防控工作,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发布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通报应急处置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协商解决防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等。(二)设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办公室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校政教处,具体落实协调小组制定的各项方案、措施和部署的各项工作,履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日常管理工作,协调处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期组织督导检查,及时通报防控工作信息,共同拟定有关防控工作方案与措施,开展防控工作调研。二、防控合作工作目标依据“预防为主、信息共享、措施联动、服务师生”的合作原则,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和合作力度,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健康防病意识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与信息报告意识。通过不断完善合作机制,督促学校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应急处置、健康教育、宣传培训和督导检查等防控工作,提高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能力和水平,有效预防并逐步减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其危害,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三、合作联动的主要内容(一)合力推进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协调沟通机制,共同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因病缺课监测报告、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学生定期体检、校医培训等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实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扎实有效地推进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全面开展。(二)联合开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工作合作双方共同制定并实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危险因素、因病缺课、健康危险行为等监测方案,学校应及时将监测工作中发现的异常情况报告平阴县人民医院。通过开展监测工作,及早发现事件苗头,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尽快采取防控措施,做到防控关口前移,防止事件扩散蔓延。平阴县人民医院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培训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可根据监测预警工作需要在学校范围内采集有关检测标本,并将检测结果及时通报学校。学校负责标本采集工作的组织协助工作。(三)共同建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通报制度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学校与县卫生疾控部门、榆山派出所、教育和体育局食管科应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及时相互通报信息,确保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在2小时内向县卫健委和县教育和体育局报告。(四)联合处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平阴县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负责处置工作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及时派出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置,提出并督促落实各项控制措施;教育和体育局食管科负责协调指导应急处置工作;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学校范围内的控制措施。学校发生涉及人员伤亡的其他突发事件时,平阴县人民医院要立即组织实施应急医疗救援工作;榆山派出所负责应急处置时的秩序稳定和治安管理。
本文标题:学校卫生应急联动机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65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