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宜宾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宜宾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姓名:何建国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指导教师:李一鸣20081201宜宾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作者:何建国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会议论文张勇.池宏.王建军我国烟叶生产问题研究2005烟叶生产在整个烟草行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我国的烟叶生产受到计划体制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如何有效的调动农民的种烟积极性,将其维持在合理的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烟叶生产的现状,研究了影响烟叶生产的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并对我国烟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政策建议。2.会议论文曹卫红.李茂军.叶加群烟叶生产户籍化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2004本文针对当前烟草行业推行烟叶生产户籍化管理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梳理,结合广东南雄烟区三年来的试点推广情况和该烟区《烟叶生产户籍化管理机制的研究》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从烟叶生产户籍化管理所涉及的标准化、信息化、质量控制、绩效考评、激励机制与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较系统地提出了建立四个体系,一个机制的对策措施.3.学位论文傅有星我国烟叶生产与经营发展战略研究2007我国烟草行业是国家重要的财政支柱,在产烟地区,烟叶税已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烟叶由于类型与国际市场主流需求不符、生产水平比较低、质量与高水平国家差距比较大、缺乏明确可行的国际化战略等原因,国际市场空间狭小,面对全球性禁烟、控烟运动的不断高涨,我国烟叶发展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同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和互联化,我国烟草业快速融于国际市场,对我国垂涎已久的跨国烟草公司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开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加快了对我国烟叶市场的争夺。面对严峻的形势,我国烟叶能否继续主导国内市场,同时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实现烟叶生产与经营的持续稳定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认真思考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实现烟叶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对我国烟叶生产与经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对我国烟叶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进行简述;第三部分对我国烟叶生产与经营进行外部环境分析,分析了烟叶发展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第四部分对我国烟叶生产与经营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分析了烟叶发展的组织管理、资产、技术、人才等要素;第五部分对我国烟叶生产与经营进行SWOT分析,指出烟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第六部分对战略管理理论进行简单的回顾,利用发展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等相关理论,提出实现我国烟叶生产与经营发展的短期及中长期战略规划,并针对制定的烟叶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具体的战略措施。本文是在我国烟草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生效以及烟草面临取消专卖的背景下对我国烟叶生产与经营进行的研究,通过对我国烟叶生产与经营进行环境分析以及SWOT分析,重点提出建立烟叶生产支持保护体系,实现规模化生产:加快替代进口烟叶研究,建立国际采购的安全保障机制;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和凝聚创新型人才;加强科技创新,构建烟草消费安全健康模式;加强危机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创新型营销,实施国际化战略等措施,旨在提高我国烟叶的综合竞争力,最大程度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实现我国烟叶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4.期刊论文谢晓斌开发无公害烟叶生产,促进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与技术2004,24(4)无公害烟叶生产是现代烟叶生产的先进方式,在国内刚刚起步.本文从分析无公害烟叶生产的必要性,提出了开发无公害烟叶生产的思路与对策.5.会议论文范东昇.韦标.李鹏强.黄庆群在新形势下充分利用专卖体制,促进烟草行业稳定、健康的发展2006烟叶是烟草行业的“第一车间”,“烟叶稳了,整个烟草行业就稳,烟叶出问题了,整个烟草行业必然出问题”国家烟草局长姜成康的短短数语,道出了烟叶于整个行业的重要地位。烟叶是专卖产品,是特殊的商品,也是国家根据市场的需求加强宏观调控、计划种植的一种商品。要实现烟叶的可持续发展,除了离不开连续稳定的政策大环境,离不开日益提升的技术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离不开专卖市场监督管理。几年来,河池市抓住“北烟南移”的良好机遇,结合广西烟草行业二次创业第二阶段的奋斗目标实施狠抓烟叶生产工作,扩大种植面积,加强领导、加强宣传、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专卖市场与监督管理等一系列的重大举措,为推动烟叶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为维护卷烟市场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为烟叶生产和收购工作铺平了更为宽广的道路。本文现就当前烟叶发展的严峻趋势,谈谈河池烟叶种植与专卖管理工作良性互动的一些做法。6.学位论文马三平会同县烟叶生产与经营发展战略研究2008烟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目前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会同县地处湘西,具备生产优质烟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历年来在质量检验和工艺论证中一直受到好评。但自中国加入WTO后,随着烟叶市场的开放,会同烟叶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现有战略管理理论与方法,借鉴已有的SWOT分析框架,针对其存在的技术问题融合基于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并应用此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战略规划新方法--SWOT改进模型对会同县烟叶生产与经营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剖析了当前会同县烟叶生产及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四大因素,并由此提出发展会同县烟叶生产与经营的战略规划措施及对策,从而为会同县烟叶生产及经济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框架。本文的主要贡献就是将改进的SWOT模型应用于烟草行业,并将其与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多种先进的统计、管理方法融合起来,并结合会同县烟叶生产和经营的具体情况,让理论发挥真正指导实践,充分发挥它的价值。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关系,未对其他地区烟草生产与经营的考察,其推广性还有待验证,这也是以后工作中将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7.会议论文吴先伟浅析影响烟农队伍稳定的原因及其对策2007江成康局长曾经指出:“烟叶稳,整个行业就稳;烟叶出问题,整个行业必然出问题”。烟农是烟叶生产的主力军,如果烟农队伍不稳定,必将严重影响到烟叶生产,从而严重影响到烟草行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试图就当前烟叶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影响烟农队伍稳定的主要因素粗作浅析,并提出了解决烟农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对策,期许得到有关行业专家的英明指导。8.学位论文蒋胜四川泸州优质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2008烟叶生产是泸州烟草行业的基础,没有烟叶生产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烟草行业的繁荣。泸州地处川南边陲,与云、贵两省接壤,是全省优质烤烟生产重点地区之一。通过近四十年的努力,烤烟已成为泸州市古蔺、叙永两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起着其它产业不可代替的作用。从站在全市烟草行业战略发展的高度,把烤烟生产作为全市烟草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面对入世后烟草行业国内市场国际化和“中式卷烟”发展的要求,我市烟叶生产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本文立足于泸州,首次较系统地阐述了泸州市优质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从当地自然和社会条件、人力和市场资源、打造品牌、科技创新、加强基础建设等方面分析泸州烤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较系统地探讨实现泸州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措施和方法;确定的泸州市烟区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种植面积应保持在20万亩左右、烟叶产量要达到60万担,外观质量、内在质量、烟叶风格、等级结构等烟叶质量目标以及综合效益应达到优质烤烟的要求。完善了泸州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明确了泸州优质山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中整合优势资源;努力改善烤烟生产、生态环境;提高自然资源支撑能力;加强基础设施等建设,改善烤烟生产条件;加快推广实用技术步伐,强化科技开发力度,加强市场资源开发,促进泸州烟叶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为增强泸州优质烤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正确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合理配置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不断增强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实现“烟区、烟农、烟叶、烟厂”的共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9.会议论文宗会发展中式烤烟型卷烟,必须打造中国烤烟的质量特色2004本文简述了中式卷烟对烟叶质量的要求,提出中国烤烟科研和生产的主要方向就是要因地制宜,发挥不同地域的生态条件的优势,生产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具有独特香气风格的烤烟,也就是要生产中国特色的烟叶,文中主要从生态条件的多样性及对品种选育的要求,优质烟的质量观,烘烤是制约我国烟叶质量提高的瓶颈,稳定烟叶质量,稳定烟叶生产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探讨了发展中式烤烟型卷烟对我国当前的烤烟科研和生产的一些要求.我国烤烟生产任重道远,需要我们烟草行业的同仁共同探讨和研究提高我国烟叶质量的途径与方法,共同打造中国烤烟的质量特色,提高其可用性,为中式卷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0.学位论文朱俊峰中国烟草产业发展研究2008中国烟叶生产广泛分布在全国约22个省500多个县,每年有300多万个种植农户,涉及超过1500万农村人口;卷烟工商企业就业职工约50万人,卷烟零售商户490万户,其中多数是个体商户,卷烟销售成为涉及1000多万人口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就业渠道。中国是一个烟草大国,但由于卷烟加工企业众多,缺少知名品牌,产业集中度低,“大而不强”。本研究把烟叶种植和卷烟加工视为一个整体,从整个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中国烟草产业的各个主要环节和市场主体,找出影响我国烟叶生产南移和产量波动较大的原因,测算出目前中国卷烟工业的产业集中度、市场结构和绩效,计算各生产或流通环节的价值增值及各市场主体的利益分配关系,并据此提出一套提高烟草产业竞争力、调动各市场主体积极性的既有理论深度,又便于直接操作的理论和方案。本研究首先系统描述了世界烟草发展的概况,找出中国在其中的位置。然后描述和分析了中国的烟叶和卷烟生产、消费、国际贸易情况,对中国烟叶生产成本收益、卷烟市场集中度、市场结构、市场绩效、价值链各个环节增值过程和各市场主体的利益分配进行重点分析,最后从烟草产业各个环节相互协调的角度提出了整体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中国烟叶布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北烟南移”现象,黄淮烟区(豫鲁皖)种烟面积日趋减少,而西南烟区的云南、贵州逐渐成为产烟大省。通过对1982年以来烟叶生产成本收益和三种粮食的生产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得出,物质费和人工费持续高涨是烟叶生产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人工费的提高使其占到总成本的一半以上;每亩纯利润年间波动剧烈,是造成烟叶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和粮食生产相比,单位面积烟叶生产投入大、用工量多,而收益相差不大,即种植烟叶就是拿2倍的物质投入、4倍的人工投入换取和种植粮食相差不多的净利润。正是由于种植烟叶单位投入和劳均比较效益低,加之黄淮烟区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因而逐步减少了种烟面积;而云贵等西南地区由于土地条件不适合种粮而较适合于种烟,加之交通不便,非农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就增加了种烟面积,因此带来了烟叶生产“北烟南移”现象。可见中国90年代以来的“北烟南移”,主要不是烟叶需求的内在因素(烟叶品质),而主要是因为烟农基于比较收益和机会成本的自主选择的结果。本文回顾了中国卷烟生产的历史沿革和卷烟工业重组整合的进程,并对重组整合的效果进行分析。首先运用市场集中度模型对专卖体制以来中国烟草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进行了计量分析,结论是:2002年以前,中国卷烟市场属于高度分散的市场结构,通过最近几年卷烟工业企业大规模的重组整合之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的高度分散状况,2005年市场集中指数比1984-2002年的平均水平提高了近一倍。然而,从绝对水平来看,目前中国卷烟市场仍属于分散竞争的市场结构类型,企业数量仍然偏多,市场集中度仍然偏低,市场结构状况仍有待进一步改善。为了进一步确定中国卷烟工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在行业整体、地区和厂商3个层次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分别对中国烟草加工业的市场结构、市场力量和影响市
本文标题:宜宾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59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