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稿)八年级下册物理导学案沪科版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第六章力与运动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1.利用探究实验和推理的方法得出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能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3.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4.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学时安排本节用2学时,第一学时认识牛顿第一定律、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第二学时认识惯性、用惯性解释简单的现象。第一学时课前准备1.复习回忆(1)力的作用效果有和。(2)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指和两个方面。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一、牛顿第一定律活动1.观察课本100页图6-1、6-2、6-3、6-4,思考讨论:1.观察上面四幅图,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你提出的依据是什么?2.物体的运动是不是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啊,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例子谈一谈。3.早在2000多年以前,亚里斯多德和伽利略都对物体的运动和受力关系进行了研究,你比较同意谁的观点?说说看。说明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此处问题提的特别别扭: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运动的物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活动2:实验探究: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将会停下来、还是继续运动下去?如果运动,又将怎样运动?1.大家回忆以前做过的“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该实验中,我们能使玻璃罩内达到绝对真空吗?我们又是怎样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的?2.结合上述“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你应如何设计实验,探究运动物体“没有受到阻力”时,将如何运动?3.按照图6-6分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观察其在不同的物体表面上的运动情况,并将木块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测量出来,记录在下表中。4.思考:⑴小车在三种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是否相同?⑵小车在三种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是否相同?小车在哪种水平面上速度减小得最快?在哪种水平面上速度减小得最慢?你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⑶由此推测:假设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怎样运动?接触面材料摩擦力的大小(大、小、较大)滑动的距离(s/m)毛巾棉布木板体都受力吗?还是物体不受力也运动?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突破这一难点。这一提法有点奇怪:举的例子肯定都是受力的。所以这地方的的问题要改,怎么改,不知道。同时,还用到逆向思维的方法,怎么体现。通过学生对该实验的掌握程度,发现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有问题,学生对该实验到底是干什么一直很模糊,建议在处理该实验时要弄清楚实验目的。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猜想和设计实验,考查学生对探究几环节的掌握情况。填一填1.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或者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2.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出来的,虽然无法直接验证(因为没有不受力的物体),但被大家公认是正确的。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第二学时课前准备1.自带物品3-5个象棋子塑料尺纸条硬币纸杯硬纸板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二、惯性活动3:思考下面两个问题,并观看老师的演示实验,初步认识惯性1.思考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为什么立定跳远不如急行跳远跳的远?(2)参加百米比赛的运动员到达终点为什么很难立即停下来?2.观看老师演示图1和图2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1)为了使实验1的实验效果更明显,应该如何打击硬纸板?(2)在图2中,当小车碰到木块时,小车和车上的木块的运动说明从身边的简单现象开始,让学生大胆假设和分析在演示的同时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各部分运动状态的变化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状态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活动4:学生分组实验,利用自己带来的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来进一步认识惯性1.利用自己带来的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器材: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二、实验器材: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活动5:观察下面的图片,增强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并回答问题1.观察图3中的两幅图片,思考下面的问题:学生写下自己简单的实验报告,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让物理走进生活,让物理为生活服务,增强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学会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物理现象的能力填一填填一填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或的性质。2.我们把物体保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1)图3中图片的两种情景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2)为了确保平时的乘车安全,请你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2.利用所学习的惯性的知识,解释图4中的现象。第二节力的合成学习目标1、理解合力的概念,知道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2、通过实验探究获知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况。课前准备1、思考:在卫生大扫除时,经常遇到一个人提不动一桶水的情况,这时我们最先想到的方法是什么?如果老师一个人就能提起这桶水,这种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由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一、合力活动1:阅读分析课本106页的图例1、合力的理解:根据这两个例子,我们是从力的相同得出了合力的概念。说明合力的出发点是作用效果相同,所以在学生举例的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2、你能再举出几个生活中合力的例子吗?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活动2:阅读课本107页的图例并思考1、图6—16拉车的力F1与推车的力F2方向(相同、相反),两力总的作用效果会(增强、减弱)。猜想一下:合力的大小、方向与拉力F1和推力F2有怎样的关系?2、图6—17开始下潜的潜水艇同时受到的方向向下的和方向向上的共同作用,其中的作用效果大?请说明理由。猜想一下合力的方向和大小?活动3: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方向与分力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利用前面的例子,提出你的猜想: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实验中使用橡皮筋,是利用了橡皮筋的什么特点?有没有其他的物品代替?(2)实验中怎样做到力的作用效果相同?(3)实验中不使用钩码,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吗?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参照课本107页——108页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填入下列表格中。5、分析论证:分析前面的实验数据,可得出下面的结论。F1/NF2/NF/NF1与F2同向大小:大小:大小:方向:方向:方向:F1与F2反向大小:大小:大小:方向:方向:方向:时候要求他们说明为什么说一个力是另外力的合力。多选取不如精选,要分析透彻。实验比较简单,因为学生都有直观的感觉。需要明确的是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师最基本,最简单的。使学生意识到研究问题的步骤是从简单到复杂。此处可以让学生找一些橡皮筋的替代品,选错了没事,最起码知道不能用什么,能用什么。同时也能让学生感觉到实验器材的来源广泛,并不一定在实验室中。体现了瓶瓶罐罐做实验。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6、交流与合作:对于实验你还有什么问题?有没有改进的措施?活动4:阅读课本109页的“交流与讨论”,并思考提出的问题。二力平衡条件的简单应用第三节力的平衡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的平衡状态的种类。2、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3、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课前准备1、思考:回顾牛顿第一定律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由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一:活动1阅读课本110页,并思考下列问题1、(1)停泊的充气船受到地球的吸引产生方向向的以及水对船方向向的浮力。(2)人象大战中绳子受到方向(相同、相反)的两个力的作用。说明引导学生对以上物体所受力进行填一填(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共同作用时,力的作用效果会,合力的大小等于分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共同作用时,力的作用效果会,合力的大小等于分力的,合力方向是。(3)思考一下: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且大小相等的两个力共同作用时,二力的作用效果会,即合力F=。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3)试分析空中匀速飞行的飞机受到几个力的作用?2、上面的例子和牛顿第一定律矛盾吗?3、你还能举出物体受力却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例子吗?二、二力平衡活动2阅读课本111页,并思考下列问题1、平衡状态指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或状态。这两个力互称为。2、(1)静止的蛋糕受到的向下的和向上的是一对平衡力。说出这两个力是平衡力的理由。(2)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受到的向下的和向上的是一对平衡力。说出这两个力是平衡力的理由。(3)在图中标出静止的饮料瓶所受的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吗?说出你的理由。三、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3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物体受到的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会处于平衡状态?2、猜想与假设:(从力的三要素的角度猜想)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仔细观察课本112页的图6-26(1)实验中怎样改变小车受力的大小?(2)实验中怎样控制小车受力的方向在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分析,(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明确而力平衡的定义,知道什么样的物体二力平衡通过这一块加深二力平衡的定义的理解。通过上面的分析,初步感觉在什么情况下二力平衡。说明有点难度具体体现二力平衡时的情况。看看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掌握情况该实验做的其实是探究物体在二力平衡时两个力是什么关系?从反面验证在什么情况下二力平衡对于本实验,没有多大难度,如果加深的话可以从怎样减小实验误差的方面入手。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3)如何判断小车处于平衡状态?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5、分析论证:(分析上面的实验证据,我们可以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6、交流与合作:实验中你还发现什么问题?发表一下你的观点。四、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静止在桌面的杯子重5N,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多少?说明理由。小车受力大小(相等、不相等)小车受力方向(相同、相反)受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是、否)小车是否平衡(是、否)特别要注意的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这是学生易错点。填一填(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方向、作用在。(2)这时,两个力的合力为,二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不能抵消),相当于(受力、不受力)的情况,与牛顿第一定律并不矛盾。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2、请思考:“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如何利用了二力平衡的条件?第一节质量学习目标1.通过比较不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与少,建立质量的初步概念。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到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状态的改变而变化。2.知道质量的单位,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3.通过观察实物和阅读教材,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课前准备1.收集信息查看方便面、火腿肠、袋(盒)装奶、米面、洗衣粉、药片等物品的包装袋(盒),了解它们的质量是多少克(或千克、毫克),并记录下来,准备课上与同学交流。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合作探究一、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活动1:观察下图,思考讨论后面的问题:阅读课本理解其含义: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活动2:观察教材第116页图7-1、7-2、7-3,并阅读图下面的文字,思考下列问题:1.图7-1冰化成水,变了,质量变了吗?结合“质量”的定义,说明你判断的理由。说明理解物体、物质、物质多少的含义让学生说“理由”,既是对刚学习的质量概念的巩固,又能加强对“质普通的篮球和乒乓球中充有什么物质?____________。两物体内充的是同一种物质吗?___________。两物体内充的物质多少相同吗?谁的多?_____________。汽车轮胎用的橡胶比自行车轮胎用的橡胶多填一填物理学中把物体叫物体的质量。按照相
本文标题:(初稿)八年级下册物理导学案沪科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583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