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奶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1奶牛产业发展情况工作汇报我市自2004年8月份以来,按照省及哈市实施粮牧“主辅换位”和加快实现“奶业振兴计划”的总体部署,确立了“突出发展奶牛产业、加快龙头企业建设、不断扩大奶源基地、建成农村主导产业、实现富民强市”的战略决策,各乡镇、各部门把发展奶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摆上了重要位置,纳入了重要日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狠抓落实,使我市的奶牛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发展奶牛产业取得的主要成果近两年以来,在全市上下共同的努力下,我市奶牛产业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奶牛存栏总量迅速增长。截止10月末,全市奶牛存栏12,098头,从2003年末的860头起步,突破万头大关,其中成母牛8868头,日产鲜奶接近100吨,奶牛饲养户2251余户,奶牛存栏头数、奶牛饲养户数分别比2003年增加11,238头、2012户。同时,奶牛饲养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有了十分明显的提高。目前,已建成和正在兴建不同规模的奶牛养殖园区41处。2、奶牛产业化链条已形成。2缺少大型龙头企业一直是制约我市奶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我们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不懈努力,与蒙牛集团先后进行了15次的磋商洽谈,终于引来了全国乳业巨头—蒙牛集团落户尚志投资建厂。一期工程投资3.5亿元,建23条液态奶生产线,今年11月末一期工程全部峻工,12月28日开始试生产,达产后日加工处理鲜奶900吨,产值可实现15亿元,税收8000万元,二期工程将在2007年末投产,日处理鲜奶可达1500吨,预计产值24亿元,税收超亿元。蒙牛落户尚志为我市发展奶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将带动饲草饲料、食品、建材、运输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3、奶牛发展区域范围逐步扩大。从我市奶牛发展的历史看,奶牛养殖在2003年之前仅集中在一面坡乳品厂周边的马延、一面坡、老街基等少数乡镇的少数村屯,发展面狭小,地域性较强。从目前看,全市奶牛产业的发展区域有了历史性的突破:一是发展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从东至西,从南至北全市范围内的发展趋势;二是发展层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饲养奶牛的不仅有农民,而且还有工人、干部、外地奶牛大户纷纷到尚志落户;三是饲养奶牛的乡村数量猛增,据统计,全市17个乡镇都建起了不同规模的奶牛饲养场、饲养小区,全市162个村中有98个村饲养了奶牛,养奶牛的村占全市总村数的60%;四是发3展奶牛产业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各乡镇在发展奶牛产业工作中都下了大气力,使了真功夫,有条件的在发展,没条件的克服困难也在发展。象亮河、庆阳、鱼池、元宝、珍珠山、乌吉密、河东、黑龙宫等乡镇都从零抓起,其中亮河、河东、黑龙宫、鱼池、珍珠山、乌吉密等乡镇2004年被评为全市发展奶牛产业的先进乡镇。4、畜牧服务体系建设有了新的进展。为了确保奶牛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强化奶牛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加大了畜牧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力度。首先,各乡镇畜牧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现在全市17个乡镇都新建或改建了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畜牧发展中心办公及服务场所。其次,市、乡、村三级畜牧服务网络已经形成,各乡镇进一步强化了畜牧中心的服务功能,村级畜牧兽医专业人员基本配齐,繁育改良站点发展到75个。目前,全市已配乡镇防检疫人员81人,村级防疫员170人,兽医人员179人,繁育改良人员75人。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配套服务网络。第三,畜牧服务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技能有了大幅度提高。一年来,在畜牧服务技术队伍建设上,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进行了专业畜牧法规知识和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培训。第四,养殖协会不断发展壮大。为了充分发挥养殖协会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原有肉牛协会、养猪协会、养禽协会基4础上,又陆续在6个乡镇组织成立了奶牛养殖协会。象黑龙宫奶牛养殖协会,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会员已发展到40余人。自奶牛协会成立以来,积极为奶牛饲养户联系牛源、提供技术、传递信息,到目前为止已为奶牛养殖户引进奶牛183头、义务搞技术服务116次、传递奶牛养殖信息230条。5、发展奶牛产业工作方式、方法有了新的突破。一是各级领导把发展奶牛产业摆上了重要位置。首先,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发展奶牛产业高度重视,为加大推进力度,市委、市政府连续多次组织召开了推进奶牛产业发展的大型会议,同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组织有关部门多次到奶牛产业发展好的内蒙古、杜蒙及省内富裕县、克东县、大庆市等地考察学习,这是超历史的举措,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强奶牛产业的决心和信心,也赢得了蒙牛乳业的青睐,最终决定落户我市。其次,各乡镇党委、政府也都采取了超常规工作方法,不断加大了发展奶牛产业的推进力度,各乡镇均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发展规划、工作方案、政策优惠、组织考察学习、积极招引大户、实行任务包干等得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奶牛产业的快速发展。象黑龙宫镇采取“六动”的方式方法,即产业推动、干部先动、大户带动、协会牵动、政策驱动、服务促动,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实现了奶牛头数“零”的突破,并建起了2个505头规模奶牛饲养场、3个百头规模的奶牛饲养场。二是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带动效果十分明显。过去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看干部、干部走什么路群众就迈什么步”,这虽然是一句街头巷语,但也包含一定的道理,并且在发展奶牛产业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象鱼池乡,在完成4万平方米奶牛园区牛舍建设后,购牛入舍成了全乡干部群众的难事、大事,人人在等待、在观望,在这种情况下乡党委书记李向军毅然决定自己先带头做表率,从外地一次购入奶牛21头,先行进入小区,结果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10多名干部群众也都相继购牛进入了园区。目前该小区奶牛存栏达160余头。还有珍珠山乡党委书记刘喜成,为了带动全乡干部群众走养奶牛致富之路,努力做通自己爱人工作,按照“三保一停”政策,提前离岗回家养起了奶牛。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现有11户干部职工养起了奶牛。6、政策扶持推进了奶牛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个产业的发展必须靠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才能快速发展,奶牛产业更是如此。自去年9月18日全市畜牧工作会议以后,市、乡、村三级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奶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这是前所未有的,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有力推动了我市奶牛产业的快速发展。从市级看,制定出台了《尚志市畜牧业发展规划》、《尚6志市扶持奶牛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尚志市支牧储蓄工作方案》、《尚志市农村信用社农户养奶牛贷款管理办法》、《尚志市财产保险公司奶牛保险办法》、《尚志市扶持奶牛产业发展优惠政策补充规定》、《尚志市机关、事业干部养奶牛“三保一停”审批及管理办法》、《尚志市加快奶牛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八个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和条款均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用性和推动性。优惠政策中重点是:①农村信用社为奶牛养殖户每头贷款8000元;②财产保险公司为奶牛保险,保险费由市、乡两级财政交纳,保险额成奶牛6500元,在保险责任内死亡赔付80%;③蒙牛公司收购鲜奶实行最低保护价,集中榨奶每公斤不低于1.70元;④建奶牛园区和奶站无偿提供土地;⑤建标准化奶站市财政补贴5万元等,极大的推动了全市奶牛产业的发展。从乡村两级看,在市级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区域特点,又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台了近百条政策,并且具有很强的超前意识。尚志镇在现有6个村中,有5个村采取集体投入、村购户养,把实惠让给农户,双方受益,各无风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养奶牛的积极性。目前,共计已购入犊牛420头,全镇存栏奶牛达到900多头。亚布力镇兴业村的政策是,对本村农民饲养奶牛,凡购一头成奶牛村集体给提供扶持资金5,000元,三年还本不收利息。象这样一批出奇招、用真力发展奶牛产业的各村,确实为加快我市奶牛产业的快7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市奶牛产业正在健康快速的发展,年末奶牛存栏将突破2万头,标准化500头以上的奶牛园区可达40个,标准化奶站40个,2006年奶牛存栏达到4万头,标准化500头奶牛小区要达到100个,标准化奶站达到100个,至2010年全市奶牛存栏要达到10万头。年税收实现1.5亿元,农民每年增收可达3亿多元。二、发展奶牛产业面临的困难问题。虽然我市在发展奶牛产业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发展奶牛产业还有许多现实困难急待解决。一是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影响了整体功能的发挥。按照2003年全市畜牧工作会议要求,各乡镇都积极筹措资金用于畜牧发展中心建设,目前,全市各乡镇畜牧中心办公服务场所均达200平方米,但所需的仪器设备,包括防疫、检疫、检验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等还很短缺,造成了奶牛防疫“两病”检疫、检验繁育改良工作严重滞后,与我市发展大奶牛地位极不相称,需要尽快加以解决。每个乡镇按匹配设备资金10万元计算,共需170万元,开展奶牛的“两病”强制免疫和“两病”检疫工作,也需要大量资金,按照2005年全市奶牛存栏要达到20,000头,2006年全市奶牛存栏要达到3.5万头工作目标的需补贴80万元,两项共计需250万元。8二是奶牛质量不高,产奶量低。由于指导思想偏差,技术服务不到位,进牛质量关没有把好,优质牛少,劣质牛多,产奶的少,不产奶的多,饲养奶牛产奶量低,经济效益不高。为此,在把住进牛质量的同时,必须对现有牛群质量进行改良,加快人工改良步伐,使奶牛养殖效益迅速提高,按照我市确定的2006年奶牛存栏3.5万头计算,有50%发情配种,每头奶牛提供优质冻精2支,合人民币100元,共计需人民币175万元。三是奶牛产业链条严重脱节,企业+奶站+农户的链条模式尚未建立起来。蒙牛集团在我市投资兴业为我市奶牛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民群众养殖奶牛的积极性也日益高涨,但是连接企业和养殖户之间的纽带奶站建设滞后,使产业链条出现严重脱节,而建立一处蒙牛标准的奶站投资需40万元,建一个标准化500头奶牛小区投资需150万元,而从目前看,由于奶源少,群众对建立奶站的前景心里有顾虑,为了鼓励和扶持社会各界利用闲置资金投向奶站和奶牛小区建设,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每建成一处奶站和小区资金补贴各5万元,2005年全市正在建40座奶站和40个奶牛小区,共需400万元的投资补贴。2006年全市还要新建标准化奶站和奶牛小区各40个,还需补贴资金400万元,2005——2006两年累计需要补贴资金800万元。四是饲草饲料生产严重不足,制约了奶牛产业快速发9展。饲草饲料是奶牛生产的物质保障,由于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实施“一免两补”,农民种粮积极性较高,造成饲草饲料种植面积减少,养牛户没有地种饲料,有地的不种饲料,从而使奶牛所需的优良的饲草饲料严重短缺,为此,我们将开展饲草饲料生产示范工作,通过建立饲草饲料种植示范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为奶牛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我市计划2006年全市发展青贮饮料种植面积2.5万亩,建青贮窖20万立方米,购入青贮机械500台,为此,需要加大对青贮饲料生产的资金投入,重点对青贮机械、建窖、种子和青贮种植给予补贴。具体办法:青贮机械每台补贴2000元,青贮窖每立方米补贴25元,种植青贮玉米每年每亩补贴50元,青贮玉米种子每公斤补贴5元。以上所需投入资金补贴500台青贮机械×2000元;建窖20万立方米×25元;种子2.5万亩×2.5公斤×5元;青贮种植2.5万亩×50元;合计756.2万元。上述服务体系建设奶牛、繁育改良、奶牛小区建设、标准化奶站建设、青贮饲料生产四项所需补贴资金1,976.2万元。四、请哈市政府帮助解决扶持资金。今年以来,为加快奶牛产业的发展,我市及各乡镇都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一方面极大的促进了我市奶牛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投入了大量10的物力、财力,有的甚至超出了承受能力,仅一年多时间,我市就拿出了近亿元资金用于发展奶牛产业。其中包括经蒙牛的建厂扶持资金4950万元,给予养奶牛场(户)的优惠1000多万元;同时各乡镇在奶牛产业上也倾注了大量的财力,用于奶牛保险,奶牛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奶资补贴,运费补贴,奶牛小区、奶站建设等多个方面,全
本文标题:奶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54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