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坚持内涵发展、突出办学特色、促进转型提高
坚持内涵发展、突出办学特色、促进转型提高学习十八大精神体会赵福春目录一、坚持内涵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二、突出办学特色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三、促进转型提高是我院长期面临的两大工作任务,也是坚持内涵发展的具体表现•1.形势发展的需要•2.政策推动•1.政府层面•2.高校层面•3.学院层面1.形势发展的需要(1)中国高等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2)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3)坚持内涵发展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周远清语:大讨论、大发展、大改革、大提高。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之后,中国的高等教育正经历着由高教大国向高教强国的转型。一、坚持内涵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从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来考察,科学活动中心与高等教育活动中心的转移,以及国家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和效应上呈现出互为因果的关系。《瞭望》2013.6高校国际化新关口一、坚持内涵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2.政策推动(1)十八大报告和领导讲话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民生之首,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刘延东在全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立足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题,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振兴。一、坚持内涵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2)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一、坚持内涵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3)教育部30条:坚持内涵发展,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一、坚持内涵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1.政府层面•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的工作方针,一拔尖、四卓越工作措施,综合改革试点。2.高校层面•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各个高校展开了发展机会(量与质)与发展位次(发展的位次与生存的位次)竞争。3.学院层面•转型与提高并重,外延与内涵发展并举。(二)坚持内涵发展取得的积极进展目录三、促进转型提高是我院长期面临的两大工作任务,也是坚持内涵发展的具体表现二、突出办学特色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一)突出办学特色的重要意义是学院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大学办学特色的灵魂是培养出与众不同的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大学要形成办学特色必须继承和发扬各校优秀的传统办学理念;必须提倡敢为天下先的教育创新精神。”有关办学特色的精彩论述办学特色,是不可以靠短期行为一蹴而就的,它不是学校面临生存危机时可以呼之即来的“救命稻草”。所谓大学办学特色,决非一朝一夕“自贴”或“被贴”的标签,也决不是一时广告宣传和媒体炒作的产物。哈佛等著名高校在办学特色的形成中,最为宝贵的经验就是紧跟时代变化的步伐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锐意改革。杨福家院士二、突出办学特色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二)学院办学特色的两个方面办学特色实质就是一所学校的办学标识和核心竞争力,突出办学特色就是强化这种标识和核心竞争力。历史渊源毕业生就(银行家的摇篮)学科专业特色教师的职业背景1.鲜明的金融行业背景五能三好社会反响2.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就业能力二、突出办学特色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三)突出办学特色面临的挑战1.专业设置改革与社会需求,重点大学与综合性大学纷纷举办金融类专业,银行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就业期望的降低,挤压我们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局面。例如(2012年数据)二、突出办学特色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2.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现在是言之必谈创新,“创新”已被泛化,对能否一以贯之地坚守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定位是一个挑战。我院“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定位,应该冠以具有鲜明的金融特色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3.行政隶属关系消除后,与金融行业的渐行渐远。目录三、促进转型提高是我院长期面临的两大工作任务,也是坚持内涵发展的具体表现三、促进转型提高是我院长期面临的两大工作任务,也是坚持内涵发展的具体表现(一)顺利实现由专科向本科转型,为建设合格本科院校奠定坚实基础人才培养目标•在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的前提下,由职业能力向职业能力+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转变。组织架构•建立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学科专业•设置本科专业,逐年增加本科招生人数,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规模与结构适应本科教学科研的发展需要。科研•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显著提高,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1.实现由专科向本科转型的标志三、促进转型提高是我院长期面临的两大工作任务,也是坚持内涵发展的具体表现2.实现由专科向本科转型的关键(1)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2)师资队伍建设(3)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第一,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第二,坚持与建立符合内涵发展和合格本科院校发展需要的工作意识和工作机制;第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规划纲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三、促进转型提高是我院长期面临的两大工作任务,也是坚持内涵发展的具体表现(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1.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1)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2)课程设置职业能力、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办学特色。(3)实习实践教学学时数,形式与顺序。三、促进转型提高是我院长期面临的两大工作任务,也是坚持内涵发展的具体表现2.关键环节——课堂教学(1)课堂理论教学: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第一,教师知识的权威性与来源的单一性面临挑战,一言堂、单向的知识传输方式必须改革;第二,教师必须热爱、尊重(平等地位、选择权力,个体差异)和引导学生(课下与新的学习方式),一切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第三,教师有教的热情,学生有学的兴趣。(南京大学中文教师的考试题目:任课教师的姓名)第四,小班上课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邹逢兴每堂课都应该是精心编排的演出将创新贯穿教学全过程爱和责任是师德的灵魂李志义——推进十个转变实现大学教学改革新突破(中国高等教育,2012,17期)1.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2.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3.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4.从重知轻行向知行合一转变;5.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6.从重理轻文向文理兼融转变;7.从重研轻教向研教结合转变;8.从重教轻学向教主于学转变;9.从重共轻个向因材施教转变;10.从终结评价向发展评价转变。举例:新的学习方式使传统的课堂教学面临着挑战1.MOOC(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中国青年报》2013年1月28日,报道的题目就是:给大学生补课,让中学生预习—像追美剧一样追网络课程。马克.吐温曾说:大学是这样一个地方:老师的笔记直接变成了学生的笔记,并且都没有经过两者的大脑。《时代周刊》在体验了传统教育和在线教育后写到:MOOC提供者将退去高等教育的所有浮华外衣(品牌、价格还有设施),让我们所有人记起教育的本质是学习。我国教育部在建设全国精品课程网络共享平台,北大校长周其凤开人大会时的发言。2.一个人的网络教学震动了世界——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和他创办的可汗学院《中国教育报》2013年2月26日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1)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2)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愉悦(3)学生在家看视频,到校听辅导(4)不求及格,而求精通(5)“精准”达到因材施教(6)把学习从学历中解放出来比尔.盖茨评价:他是一个先锋,他借助技术手段,帮助大众获取知识、认清自己的位置,这简直引领了一场革命。三、促进转型提高是我院长期面临的两大工作任务,也是坚持内涵发展的具体表现2.关键环节——课堂教学第一,实验室的两种管理与建设方式:集中于分散。第二,实验室建设的两个阶段:按专业建设阶段,依据学科建设阶段。其差别在于单一性和综合性的问题。第三,我院实验实习的目的不是验证知识,而在于培养职业素养和提高职业能力,增加研究的兴趣。第四,社会实践的目的在于认知社会,感知自我,明晰方向。(2)课堂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与社会实践。关键是实验实习的条件保障与社会实践的有效实施。三、促进转型提高是我院长期面临的两大工作任务,也是坚持内涵发展的具体表现(1)有教学激情:热爱学生,责任意识,职业操守。(2)有教学能力:学历层次,知识结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3)有教学方法: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思考。陈德宏语:师爱是一份放不下的责任,是一种超越功利的享受,可以穿透顽石。《光明日报》2012年7月13日刘贵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香港理工大学:黄德辉(龙江讲坛)教师的三个满意:学生满意,用人单位满意,领导满意。往往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了工作的激情,而是相反,是因为我们是去了工作的激情,才使有些事情做不到。提防自以为是,但不自知。强烈的团队意识,服从精神:德智体群美,被管理能力(执行力)。协助学生从“学生角色”成功过渡到“职业人角色”专家点评:叶志明(上海大学):大学需要教的创造性和学的主动权(教育报,2012.8.13)由于师生之间价值观的差异,38%对学校的核心课程不满意。教师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学生希望可以现学现用、立竿见影。我们在课程中传授的知识应该是动态的、非完整的、不系统的,甚至是多样性的、相对的、开放的。搭建一个开放的体系、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比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更加有效。余文森:学生自主学习要培养三种核心能力(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6日)教师的职责已经是越来越少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反思能力三、促进转型提高是我院长期面临的两大工作任务,也是坚持内涵发展的具体表现(三)提高科研和服务社会能力1.是促进转型提高、扩大社会影响和提高社会声誉的重要支撑与推动力量。2.我院提高科研能力的五个方面3.增强服务社会意识和能力,扩大社会服务的范围,争取社会的理解与支持。(1)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2)积极申报争取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校内立题与科研项目资金匹配;(4)金苑讲坛和学报;(5)学科建设。三、促进转型提高是我院长期面临的两大工作任务,也是坚持内涵发展的具体表现(四)提高管理水平(效率与质量)1.管理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学院的组织架构、资源配置和管理人员的行为方式,都要服务于这个中心。这是我院最大的民生三、促进转型提高是我院长期面临的两大工作任务,也是坚持内涵发展的具体表现(1)是高校中心任务的需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纲要》语。(2)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就是办学生及其家长满意的教育。(3)是成本分担机制的需要,属于有偿教育,提高服务意识,把学生当做“顾客”,属于特殊的顾客。(4)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源逐年下降,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三、促进转型提高是我院长期面临的两大工作任务,也是坚持内涵发展的具体表现2.做好组织协调和建设工作,为学生成长成才和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推动学院事业发展。关键节点:意识,能力,数量。3.能进不能出、能上助能下的僵化的用人制度
本文标题:坚持内涵发展、突出办学特色、促进转型提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45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