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刮痧疗法2刮痧概述刮痧疗法是祖国医学组成部分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刮痧疗法就已盛行,它是利用表面光滑的硬物作为刮痧器具,配以刮痧介质,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经络、穴位、疾病反应点等)进行反复刮拭,刮出痧疹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3刮痧的作用机理刮痧,是以十二经络皮部理论为基础,在刮拭经络穴位时,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激发营卫之气,使之充分发挥作用,固守正气、祛除邪气,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45刮痧的现代医学研究刮痧具有镇痛作用,可治疗头痛风湿痛胃痛等疼痛性疾病;刮痧对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和淋巴循环有增强作用,可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刮痧对循环、呼吸中枢具有镇静作用;刮痧还具有强心发汗,增强免疫和养颜美容,防止皮肤老化等作用。6刮痧的适应病症刮痧最初是用来治疗痧病,即现在的中暑、伤寒等。刮痧的适用范围很广,从感冒发烧、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的疾病,到便秘、胃胀等消化系统的疾病,以及高血压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刮痧都可以治疗。甚至对于小儿厌食,刮痧也有很好的疗效的。刮痧疗法可以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并增强免疫力。7刮痧的禁忌症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2.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期,肝肾功能不全者3.韧带、肌腱急性损伤部位,新发生的骨折部位4.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疤痕部位,原因不明肿块及恶性肿瘤部位5.妇女月经期下腹部,妊娠期下腹部及腰骶部6.感染性皮肤病患处,皮损处,糖尿病患者皮肤破溃处,严重下肢静脉曲张局部。7.醉酒、过饥、过饱、过度疲劳者。8刮痧的注意事项应避风、注意保暖。冬季刮痧后,应将被刮部位覆盖再走出室外,面部刮痧半小时后方可到室外活动。不宜连续大面积刮痧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不宜过长,严格掌握每次刮痧只治疗一种病的原则。刮痧治疗时,不要过分追求痧的出现,防止刮拭过度,消耗正气,或造成软组织损伤。刮痧治疗后饮热水一杯约300ml,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刮痧治疗后一般3小时左右方可洗浴。9刮痧的注意事项刮痧过程中产生的酸、麻、胀、痛、沉重等感觉,均属正常反应。刮痧后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都是刮痧的正常反应,数天后即可自行消失,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10刮痧的注意事项刮痧过程中若出现头晕、目眩、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欲吐,甚至神昏仆倒等晕刮现象,应立即停止刮痧,使患者呈头低脚高平卧位,饮用一杯温开水或温糖水,注意保暖,或用刮痧板点按患者百会、人中、内关、足三里、涌泉穴。11刮痧板?选择?介质刮痧器具的选择12根据病症和刮痧部位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刮痧板和刮痧介质。13椭圆形刮痧板:呈椭圆形或月圆形,边缘光滑,宜用于人体脊柱双侧、腹部和四肢肌肉较丰满部位刮痧。1、刮痧板的选择14方形刮痧板:一侧薄而外凸为弧形,对侧厚而内凹为直线形,呈方形,宜用于人体躯干、四肢部位刮痧。1、刮痧板的选择15缺口形刮痧板:边缘设置有缺口,以扩大特殊部位的接触面积,减轻疼痛,宜用于手指、足趾、脊柱部位刮痧。1、刮痧板的选择16三角形刮痧板:呈三角形,棱角处便于点穴,宜用于胸背部肋间隙、四肢末端部位刮痧。1、刮痧板的选择17梳形刮痧板:呈梳子状,便于接触头皮,保护头发,宜用于头部刮痧。1、刮痧板的选择18(1)刮痧油是中草药与医用油精炼而成的油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解肌发表、缓解疼痛、帮助透痧,以及润滑护肤增效等作用。适用于成人刮痧,或刮痧面积大者,或皮肤干燥者。2、刮痧介质的选择19(2)刮痧乳是天然植物合成的乳剂,具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润滑护肤增效的作用。宜用于儿童刮痧,或面部刮痧,或拔罐进行走罐时。2、刮痧介质的选择20刮痧的体位俯卧位坐位仰卧位俯卧坐位刮痧的治疗部分22刮痧的治疗原则补虚泻实、清热温寒。急则治其表,缓治其本、标本兼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局部治疗,整体治疗,局部整体兼治。23刮痧的治疗部位一是刮部位,二是刮穴位。治疗时,根据辩证分析的结果,辨明是哪条经络的问题,然后针对该经络的循行部位及穴位进行刮痧治疗。24刮痧的治疗可以根据全息理论进行刮痧。25刮痧的治疗可以根据全息理论进行刮痧。26刮痧的具体操作据病情选择刮痧部位及适当体位,暴露刮痧部位。对刮痧部位、器具及医者双手75%酒精消毒。在刮痧部位上涂上一层刮痧介质。手持刮痧板与刮痧部位呈45度夹角,灵活利用腕力、臂力进行刮痧。27刮痧的具体操作一般为单手握板,将刮痧板放置掌心,一侧由拇指固定,另一侧由食指和中指固定,或由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固定。手法的轻重以病人的耐受为度,用力均匀适中。单向刮拭,切忌来回刮拭。刮至局部出现微紫红斑块、痧点为止。28基本刮痧方法1、面刮法:将刮痧板的1/2长边或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向刮拭方向倾斜30~60度均匀地向同一方向刮拭。适用于躯干、四肢、头部的平坦部位。2、单角刮法:用刮痧板的一个角朝刮拭方向倾斜45度在穴位处自上而下刮拭。适用于刮穴。3、双角刮法:以刮痧板凹槽部位对准记住棘突,向下倾斜45度自上而下刮拭,适用于脊柱部位。29基本刮痧方法4、点按法:将刮痧板角与穴位呈90度垂直,向下按压,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片刻后迅速抬起。适用于人中、膝眼等穴位。5、厉刮法:将刮痧板角部与穴区呈90度垂直,刮痧板始终不离开皮肤,并施以一定的压力作短距离(约2~3cm)前后或左右摩擦刮拭。适用于头部全息穴区。6、平面按揉法:有刮痧板角部的平面小于20度角按压在穴位上,做柔和、缓慢的旋转运动。适用于合谷、足三里、内关以及手足全息穴区和其他疼痛敏感点。30基本刮痧方法7、垂直按揉法:将刮痧板的边缘以90度角按压在穴区上,做柔和、缓慢的按揉。适用于骨缝的穴位及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穴区。8、疏理经气法:沿经脉的循行部位,用刮痧板长边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循经刮拭。适用于分段刮拭结束或保健刮痧时对经络进行整体疏理,放松肌肉,消除疲劳。31刮痧治疗的顺序和方向刮拭顺序:先上后下,先背腰后胸腹,先躯干后四肢,先阳经后阴经。为减少脱穿衣服的次数,可先刮暴露部位,再刮躯干部、下肢、最后刮足部。全身刮痧者,顺序:头、颈、肩、上肢、胸腹、背腰及下肢;颈部刮痧顺序为:头、颈、肩、上肢;肩部刮痧顺序为:头、颈、肩上、肩前、肩后、上肢;背腰部刮痧顺序为:背腰部正中、脊柱两侧、双下肢。32刮痧治疗的顺序和方向刮拭方向:总原则为由上向下,由内向外,33刮痧的方向头部一般采用梳头法,由前向后34刮痧的方向面部一般由正中向两侧,下颌向外上刮拭;35刮痧的方向胸部正中应由上向下,肋间则应由内向外36刮痧的方向背部、腰部、腹部则应由上向下,逐步由内向外扩展;37刮痧的方向四肢宜向末梢方向刮拭38刮痧的补泻方法刮痧的补泻方法为临床常用的综合手法,可分为:1、刮痧补法:2、刮痧泻法:3、刮痧平补平泻法:39刮痧的补泻方法1、刮痧补法:刮痧时,刮痧板按压的力度(力量)小,刮拭速度慢,刮痧时间相对较长。此法宜用于体弱多病、久病虚弱的虚证患者,或对疼痛敏感者等。40刮痧的补泻方法2、刮痧泻法:刮痧时,刮痧板按压的力度(力量)大,刮拭速度快,刮痧时间相对较短。此法适用于身体强壮、疾病初期的实证患者以及骨关节疼痛患者。41刮痧的补泻方法3、刮痧平补平泻法:介于刮痧补法和刮痧泻法之间。刮痧时,刮痧板按压的力度和速度适中,时间因人而异。此法宜用于虚实夹杂患者,尤其适用于亚健康人群或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刮痧。42刮痧的补泻手法虚则补,实则泻。刮痧手法轻者——补刮痧手法重者——泻刮痧速度慢——补刮痧速度快——泻刮痧时间短,部位浅——补刮痧时间长,部位深——泻。对虚实不明显的病可采用平补平泻的适中操作。43刮痧的时间每次治疗时间刮痧间隔刮痧疗程44每个部位一般刮拭20--30次,通常一个患者选3--5个部位;局部刮痧一般10--20分钟,全身刮痧宜20--30分钟。刮痧的时间45两次刮痧之间宜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手压皮肤无痛感为宜;若病情需要,或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不宜在原部位进行刮拭,可另选其他相关部位进行刮痧。刮痧的时间46急性病痊愈为止,一般慢性病以7--10次为一疗程。刮痧的时间47刮痧的时间与疗程刮拭时间的长短:一般控制在10—20min。重刮泻法时可适当缩短,轻补可适当延长。初次治疗时间不宜过长,手法不宜过重;再次治疗应在痧点消散后或患处无痛感时再进行。据我们的经验一般5—7天可治疗一次,通常5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一周后再进行下个疗程治疗。48刮痧的程度力量强度出痧程度49刮痧的程度刮痧时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以能够承受为度。50一般刮至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对一些不易出痧或出痧较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刮痧的程度常见疾病的刮痧治疗52感冒53刮痧治疗感冒刮痧部位:风池、天柱、膀胱经介质风寒型:生姜汁风热型:薄荷汁暑湿型:霍香正气水54刮痧治疗感冒时刮拭的主要部位为头部、颈肩部和上肢。55(1)刮头部两侧:术者一手扶持患者头部右侧,保持头部相对稳定另一手握持刮痧板刮拭头部左侧,刮拭头侧部足少阳胆经循行区域,从头前侧太阳穴附近开始,绕耳上,向头侧后部乳突和风池穴方向刮拭,先轻刮,然后力量逐渐加重,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最后再逐渐减力轻刮。每一侧刮拭10~20次为宜。1、刮头部:患者取坐位。56术者一手呈八字扶持患者前额,保持头部相对稳定另一手握刮痧板,首先刮拭头顶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从头部的百会穴向前额方向刮拭,每一侧刮拭10~20次为宜,然后刮拭头顶部双侧膀胱经循行区域,刮拭的力量和次数同正中部位。(2)刮前头部:57术者一手扶持患者头顶前部,保持头部相对稳定;另一手握持刮痧板,首先刮头后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从百会穴向头后部至颈项过风府穴方向刮拭,每一侧刮拭10~20次为宜,然后刮拭头后部双侧,从头顶部向头后部至颈项过风池穴方向刮拭,刮拭力量和次数同头后部正中部位。注意头部刮痧不需涂抹刮痧介质,并且不强求出痧。(3)刮头后部:风府风池百会58(1)刮颈部:用直线刮法刮颈部督脉循行区域从哑门至大椎进行刮拭,重点刮拭大椎穴,刮10~20次为宜。2、刮颈肩部:患者取坐位哑门大椎59用弧线刮法刮两侧肩部,由风池及乳突根部从上向下,经过肩井,刮向肩端,每侧刮10~20次为宜,力量均匀适中,并在风池、肩井穴加点压按揉手法,增强效果。(2)刮肩部:风池肩井60术者一手牵拉前臂,另一手握刮板,用直线重刮法刮拭前臂手太阴肺经循行区域,从尺泽刮至太渊,每侧刮10~20次。在手少阳三焦经外关穴、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处可用刮板棱角点压按揉3~5次。(3)刮上肢:患者取坐位。太渊外关合谷61头痛62刮痧治疗头痛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方向刮拭。从“太阳”穴至“风池”穴,绕耳上缘刮拭。面部以鼻正中线为界向两侧外分刮拭(头面部不抹刮痧油)。在后颈部抹刮痧油,从“哑门”穴,至“大椎”穴,从“风池”穴各至所在侧的肩峰刮拭。头痛较重的病人背部督脉及膀胱经需刮拭。6364腰痛65刮痧治疗腰痛患者俯卧位,选择督脉、膀胱经和膀胱经外侧经线。刮拭腰背部正中线督脉区;刮拭背部脊柱两侧的膀胱经偱行区,重点从三焦俞至关元俞。刮拭时用力要均匀,刮痧部位尽量拉长,采用快慢适中,轻重适中的平补平泻法。在痧点密集处可多刮数次,每周1~2次,3~5次为1疗程。三焦俞关元俞66失眠67刮痧治疗失眠以全头、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为主。根据患者体质强弱、年龄大小、胖瘦、承受能力等不同而辨证采用补法、泻法、补泻结合的刮拭手法。68刮痧治疗失眠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方向刮拭。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刮拭后头部,重点刮拭百会、风池、大椎。百会风池大椎69刮痧治疗失眠刮拭颈侧至肩井一带,然后重点刮拭肩井穴。再沿脊柱及脊椎两侧线:从风池、哑门至腰阳关、大肠俞刮拭。最后摩揉百会穴。肩井哑门风池腰阳关大肠俞70刮痧的面部美容美容刮痧方向是根据肌肉、神经走向及经络的偱行。穴位按顺次刮拭的。脸部、颈部由内向外,由上而下。经络穴位先通督脉、任脉、刮拭大椎穴,再做脸部穴位。71刮痧的面部美容患者平
本文标题:刮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366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