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北京轻轨车站设计课程名称:二年级建筑设计北京轻轨车站设计任务书(1)一、学习目的与要点•1、熟悉中等规模公共建筑设计原理;•2、掌握交通建筑的设计原则与方法;•3、学习建筑设计中的交通流线分析与处理;•4、学习交通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处理二、设计内容1、轻轨车站类型轻轨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方式的一种,它是指利用轨道作为车辆导向的运输方式,是界于地铁和公共汽车之间的一种交通工具。按行车运行性质要求分为中间站、中间折返车站、尽端折返站及换乘站;车站形式可以分为地面站、高架站和地下站三种形式。北京的轻轨交通为高架轻轨,本次设计按高架轻轨车站设计,本次设计的内容是高架中间站站点设计。2、轻轨车站规模根据日流量划分,车站规模可以分为小型站、中型站、大型站和特大型站。本次设计规模定为中型站,日乘降量5-20万人次/日,高峰小时0.5-2万人次/h。北京轻轨车站设计任务书(2)•三、设计要点•1)站台规模:•停一列轻轨列车的站台长度,至少等于车长的距离加上3米。轻轨车站的宽度:站台宽度应该能容纳最多的候车乘客数量。侧式站台不小于2.5米,岛式站台不小于5米。站台高度根据车门处踏步高度决定,车门无踏步时850mm,有一级踏步时600mm或450mm。•2)站台平面布置:•轻轨车站原则上由站台、站房、站前小广场、垂直交通和跨线设备组成。车站总体布局按乘客进、出站活动顺序布置。•3)出入通道:•通道总宽度应满足车站在高峰小时客流量的需要,并能在紧急状态下6分钟使站台上全部人员撤离完毕。出入通道可以与城市行人过街结合。高架车站离地面高差小于8米者,设上下行楼梯,大于8米者,可设自动扶梯。车站通道和楼梯宽度最小不小于1.5。•4)建筑形式:•车站建筑应该反映所在城市特点,考虑城市性质、历史文化、建筑特色及气候的因素,空间尺度适宜,与车站所在区域环境协调。轨道的不可间断性及平面的带状形式决定了轻轨车站的外部造型连贯的特点。建筑屋面形式考虑采光、通风的需要,由具体的结构选型特点决定。北京轻轨车站设计任务书(3)•四、图纸要求•1)交通流线分析图•2)总平面图(包括周围道路环境)1:500•3)各层平面图1:200•4)立面图1:200•5)室内透视图表现方法不限•6)室外透视图表现方法不限五、教学进度•1)完成方案一草的设计•2)修改方案一草设计,进行方案二草•3)进行方案二草设计•4)二草方案修改,方案三草设计•5)方案三草修改•6)上板草图•7)完成正式图本课程设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创新•1、创新点:国内以北京和上海两座大城市率先建设轻轨交通。今后5年我国城市轻轨交通将有大的发展,“十五”期间,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武汉、重庆等20余个城市在规划、筹建地铁和轻轨,总计将建成450公里城市轻轨交通线路。开设本课程设计在国内大学建筑系为首倡。本课程为学生今后能够更好地参加具体工程实践打下良好基础。•2、教学重点:本课程设计为首次开始,没有以前的课程设计教学文件和范图参考,因此教师需要进行探索性的教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学习资料,进行现场调研工作。3、教学难点:课程的难点在于交通建筑的流线分析和安排,以及大型屋面结构体系的选型工作。北京轻轨交通规划建设情况(一)北京已经规划了13条轻轨交通线路。目前投入使用的有1号、2号、13号线,共计60余公里。北京轻轨交通规划建设情况(二)——北京轻轨车站建筑分析(1)•东直门交通枢纽暨东华广场北京轻轨交通规划建设情况(二)——北京轻轨车站建筑分析(2)•东直门交通枢纽暨东华广场平面图北京轻轨交通规划建设情况(三)——北京轻轨车站建筑分析•北京轻轨霍营车站北京轻轨交通规划建设情况(四)——北京轻轨车站建筑分析•北京轻轨知春路车站北京轻轨交通规划建设情况(五)——北京轻轨车站建筑分析•轻轨东线站点——北苑站北京轻轨交通规划建设情况(六)——北京轻轨车站建筑分析•轻轨站点——五道口站北京轻轨交通规划建设情况(七)——北京轻轨车站建筑分析•轻轨西线站点——龙泽站北京轻轨交通规划建设情况(八)——北京轻轨车站建筑分析•轻轨东线站点——勺药居站北京轻轨交通规划建设情况(九)——北京轻轨车站建筑分析•轻轨西线站点——大钟寺站北京轻轨交通规划建设情况(十)——北京轻轨车站建筑分析•轻轨东线站点——望京站北京轻轨交通规划建设情况(十一)——北京轻轨车站建筑分析•回龙观轻轨西站北京轻轨交通规划建设情况(十二)——北京轻轨车站建筑分析•轻轨西直门枢纽参考:台湾捷运交通规划建设情况(一)——台湾捷运交通规划•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在民國85年起各路線陸續完工通車,提供便捷舒適的運輸服務。•臺北捷運目前通車路線長達67.2公里,每日運量約九十萬人次,由於便捷、舒適、準點,大幅縮短通勤旅行的時間,也縮短了都會中點與點的距離,因而擴大了都市居民的生活版圖,改變了臺北人的生活形態,大幅度的提昇民眾的生活品質。台湾捷运交通规划建设情况(二)——台湾捷运交通规划参考:台湾捷运交通规划建设情况(三)——台湾捷运车站建筑设计•捷運的車站造型力求與周遭環境融合,因地置宜。以淡水線而言,因期望成為台北的國際櫥窗,故以中國式建築為設計之意象。参考:台湾捷运交通规划建设情况(四)——台湾捷运车站建筑设计•捷運建築由於造型顯目、特殊,成為都市地標。例如:淡水線劍潭站以其懾人之懸吊系統引人注目,曾於1997年獲得建築師雜誌獎的殊榮。参考:台湾捷运交通规划建设情况(五)——台湾捷运车站建筑设计•南港線忠孝敦化站及行人多功能廣場之二座通風口「樹河」。参考:台湾捷运交通规划建设情况(五)——台湾捷运车站景觀規劃•捷運沿線及車站附近的空間,捷運景觀規劃提供居民難得的開放空間及綠帶,包括行人徒步區、線形公園、自行車道及車站廣場轻轨车站建筑设计原理(一)——轻轨车站总体设计二、总体设计内容•1、确定车站规模;•2、车站具体位置;•3、选用站台形式;•4、站房、站前广场;•5、竖向交通布置;•6、跨线设备布置等一、车站类型选择•1、按结构形式分:地面站、地下站和高架站;•2、按运营性质分:中间站、换乘站、中间折返站和尽端折返站轻轨车站建筑设计原理(二)——轻轨车站站台类型选择与设计•1、岛式站台•3、岛侧混合站台•2、侧式站台•岛式站台实例轻轨车站建筑设计原理(二)——轻轨车站流线设计•旅客进、出活动流线进站购票检票候车上车下车出站换乘轻轨车站建筑设计原理(三)——轻轨车站建筑设计实例分析•1、双跨地下侧式车站平断图(浅埋地铁车站)轻轨车站建筑设计原理(四)——轻轨车站建筑设计实例分析•1、三跨岛式车站平断图(浅埋地铁车站)轻轨车站建筑设计原理(五)——轻轨车站建筑设计实例分析•3、四跨式车站平断图(浅埋地铁车站)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轻轨车站课程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77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