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第9章-商品标准与标准化ppt
第九章商品标准与标准化一、商品标准的概念与作用二、商品标准的分类三、商品标准的内容四、商品标准的分级五、商品标准化及其经济效果一、商品标准的概念与作用1、标准的概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GBT20000.1-2002)中对标准的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同时,还进一步注明:“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标准是由一个公认机构批准的,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是由有关各方根据科学、技术成就与经验,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术规范和其他公开文件,其目的在于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一、商品标准的概念与作用(1)标准是针对某类事物所做的一种技术规范,规范人们的行为并使之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和技术法则。(2)重复性是指事物的反复性特征,只有当它们反复出现和应用时,对该事物才有制定标准的必要。(3)标准产生的基础是科技和实践经验的综合结果。(4)标准形成的程序是体现上述成果的标准,须经有关各利益方(生产商、经销商、消费者和政府等)共同协商一致,由公认的标准化机构或团体批准,最后以特定的文件形式(有时辅之以特定实物形式)公开发布。(5)标准的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技术规范建立起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生产秩序、技术秩序和市场秩序,从而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一、商品标准的概念与作用2、商品标准的概念商品标准是指为保证商品的适用性,对商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品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等。商品标准是评定、监督和维护商品质量的准则和依据。一、商品标准的概念与作用3、商品标准的特点商品标准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又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手段。凡正式生产的各类商品,都应制定或符合相应的商品标准。商品标准由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后,就是一种技术法规,具有法律效力,具有政策性、科学性、先进性、民主性和权威性。一、商品标准的概念与作用4、商品标准的作用(1)商品标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具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大重要作用;(2)商品标准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保证商品质量,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3)商品标准是商品生产、质量检验、选购验收、贸易洽谈、储存运输、使用维护等的技术依据和准则;(4)商品标准是对商品质量争议做出仲裁的依据,对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提高生产、流通和使用的经济效益,维护消费者和用户的合法权益等具有重要作用;(5)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二、商品标准的分类1、按表达方式分:文件标准和实物标准。文件标准是指用特定的规范文件,通过文字、表格、图样等形式表述商品的规格、质量、检验等有关技术内容的统一规定。一般包括商品的品种、规格、基本参数、尺寸、质量要求、性能、检验方法、标志、包装等。绝大多数商品标准都是文件标准。文件标准在其开本、封面、格式、字体、字号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应符合GB1.2-81《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出版印刷的规定》的有关规定。二、商品标准的分类实物标准,也称为标准样品或标准物质,它是指对某些难以用文字准确表达的质量要求(如色、香、味、形、手感等),由标准化主管机构或指定部门(行业或订货方)用实物制成与文件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完全或部分相同的标准样品,按一定程序颁布,用以鉴别商品质量和评定商品等级。实物标准是文件标准的补充,实物标准要经常更新。作为文件标准的补充,同样是生产、检验等有关方面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例如,粮食、茶叶、羊毛、蚕茧等农副产品,都有分等级的实物标准。GSB61003-87就是“汾酒实物标准”(“S”代表实物)。二、商品标准的分类2、按标准的实施方式或约束性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又称法规性标准,它是指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要强制实行的标准,即一经批准发布,在其规定的范围内,有关方面都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对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依法进行有效监督。推荐性标准,又称自愿性标准,即国家制定的标准由各企业自愿采用、自愿认证,国家采取优惠措施鼓励企业采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大多数实行推荐性标准。例如,国际标准及美国、日本、等国的大多数标准。二、商品标准的分类我国《标准化法》规定:凡涉及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及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为强制性标准,其余为推荐性标准,国家采取优惠措施鼓励企业自愿采用推荐性标准。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相结合的标准体制。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已有国家标准19278项,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2653项,占国家标准的13.8%;推荐性国家标准16625项,占86.2%。二、商品标准的分类3、按商品标准的成熟程度不同分:正式标准和试行标准。试行标准与正式标准具有同等效用,同样具有法律约束力。试行标准一般在试行2-3年后,经过讨论修订,再作为正式标准发布。现行标准绝大多数为正式标准。4、按商品标准的保密程度分:公开标准和内控标准。我国的绝大多数标准都是公开标准。少数涉及军事技术或尖端技术机密的标准,只准在国内或有关单位内部发行,称为内控标准。二、商品标准的分类5、按商品标准的性质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服务标准。技术标准包括基础、产品、方法、安全、卫生、环保等标准。管理标准包括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经济管理、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等标准。工作标准包括基础工作、工作质量、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等的标准。6、按生产过程阶段或要素把商品标准分为11类:基础标准、新产品开发标准、设计标准、产品标准、原材料与零件标准、制造标准、试验与检验标准、设备标准、包装与储存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7、按商品标准的层次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三、商品标准的内容1、商品标准的制定原则(1)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2)充分考虑消费需求和社会需求;(3)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4)技术先进,经济合理;(5)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国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6)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充分考虑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的需要;(7)协调统一,完整配套,军民通用;(8)掌握制定商品标准的时机,并根据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修订。三、商品标准的内容2、商品标准的基本内容根据《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写标准的一般规定,商品的文件标准由概述部分、正文部分和补充部分三部分组成。商品标准概述部分封面目录标准名称引言正文部分主题内容、适用范围引用标准分类(分类原则与分类标志方法)技术要求——中心内容抽样方法与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补充部分附录附加说明三、商品标准的内容3、商品标准的实施商品标准的实施是整个标准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商品标准的贯彻与实施,要依靠技术监督部门、产品归口部门、设计部门和企业等各方面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共同努力。(1)商品标准一经批准发布,就成为商品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技术依据,各部门在贯彻执行中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标准。(2)质量监督检验部门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商品质量监督与认证,这是保证标准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3)在贯彻实施商品标准过程中,还要做好信息反馈、调查研究等工作,为将来的修订准备条件。四、商品标准的分级1、标准体系(1)标准体系的概念标准体系是指为了使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建立起协调的秩序,并达到规定的功能,所应具备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有机整体。(2)标准体系的特征①目的性。标准体系的目的是使标准化对象系统具备适合需要的功能和为此所必需具备的协调统一的秩序。②整体性。由一整套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标准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不是各子系统或各要素的简单叠加)③结构性。层次性结构形式(高低性结构、隶属性结构);程序性结构形式。四、商品标准的分级2、世界标准的分级(1)国际标准①国际标准的含义国际标准是指由国际上权威专业组织制定发布,并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承认和采用的标准,主要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和发布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国际标准对于促进国际贸易和科学、文化、技术的交流具有重大意义。国际标准都是推荐性标准,但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被世界各国所尊重和自愿采用。WTO/TBT协定:要求WTO成员国在制定技术法规和标准时要以国际标准为基础,有国际标准但未采用,要向WTO做出解释,说明没有采用的原因。四、商品标准的分级我国于1978年9月加入了ISO,为加强标准化的国际交流提供了条件。截止到2000年,在我国的19278项国家标准中,有8387项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采标率达43.5%(等同采用1795项,占9.3%;等效采用2824项,占14.7%;非等效采用3768项,占19.5%;),其中采用ISO标准4341项,IEC标准1818项,其他标准2453项。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也大量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一些高新技术和重点行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率已超过60%。根据《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从1994年开始在全国推行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截止到2000年,全国累计完成采标标志8162项,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并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四、商品标准的分级采标标志是我国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的一种专用说明标志,是企业对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的自我声明形式。由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设计。外圈表示“中国制造”用CHINA的字母C表示、里面是地球和ISO、IEC图样,表示ISO和IEC制订的国际标准,下面“采用国际标准产品”8个字表示使用采标标志的产品系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质量达到国际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使用采标标志条件比较严格:产品必须是等同(idt)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我国标准组织生产;产品质量必须是稳定达到采标标准且批量生产;属于国家公布的实施采标标志目录中的产品。四、商品标准的分级②国际标准的表示方法国际标准采用标准代号(如ISO,IEC)和编号(标准序号——发布年代号)来表示:ISO14000——1996xxx标准代号标准序号发布年份标准名称例如,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其中,ISO为标准代号,8402为标准序号,1994位发布年号,《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为标准名称。四、商品标准的分级③关于采用国际标准的要点a.首选对技术经济有影响的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b.对国际标准的各个方面进行调研和审查,判断确定其在本国的使用性和可行性;c.多数基础标准可直接采用:信息基础、标志、符号和颜色标准;通用设备互换性标准;通用基础标准;基础安全标准。d.参与标准化活动是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前提。e.部分采用国际标准:微小技术差异,应尽可能向国际标准靠拢;有些国际标准提供不同的等级、形式或方法以适应各国的环境条件;与传统技术、原材料、资源、习惯等不一致的国际标准,按适应的条件,研究后部分采用。e.国际标准的局限性就是对技术进步的反应相对迟缓。四、商品标准的分级④采用国际标准的意义和作用a.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开拓国际市场;b.有利于消除贸易的技术壁垒、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c.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技和生产力水平;d.有利于企业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经营管理;e.有利于节省制定标准所耗费的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四、商品标准的分级⑤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法ISOIEC导则21-1981(E)中规定,一般采用6种方法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编入采用国的国家标准。a.认可法由国家标准机构直接宣布某项国际标准为国家标准。b.封面法在国际标准上加上采用国的国家标准编号,并附一简要说明和要求,如说明对
本文标题:第9章-商品标准与标准化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843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