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池河中学单元(章节)集体备课记录表年级七[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科目语文时间3月3日(第3周)标题第二单元[来源:学优高考网]中心发言人[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何荣珍成员段凯、邓远梅一、课标要求一、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5、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6.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二、写作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二、教材分析这个单元所选的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本单元继续学习精读。注重品味,调动起体验与想象,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怀。还要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三、学情分析通过七年级上学期的语文习惯的培养,多数学生上课做笔记的习惯、背诵习惯已养成,但是学生书写很差,阅读理解能力也很欠缺。另一方面,少部分学生作文水平还很差,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作文。阅读、作文是目前制约语文成绩进步的两个短板。四、教学目标(结合课标)课标要求,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联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2.细致分析、细心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汉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饶有兴趣地锻炼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3.注重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通过反复朗读,自选领会文意,培养语感。4.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对课文的整体感受,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和学生互学,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五、教学重点难点应对措施和思路教学重点继续学习精读。注重品味,调动起体验与想象,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怀。1.随时抽查学生学生做批注的情况,及时反馈,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学生。2.反复朗读,抓关键字词体还要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会作品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怀。教学难点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怀。1.反复朗读,抓关键字词体会作品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怀。2.小组交流,老师点拨,师生讨论突破难点。五、课时安排5、《黄河颂》:2课时6、《最后一课》:2课时7、《土地的誓言》:1课时8、《木兰诗》:2课时排比:1课时写作:3课时(讲+写+评)六、知识结构(1)会读会写课后“读读写写”中字词。(2)学习精读的方法(3)学习圈点勾画,并做批注。(4)学习排比的修辞手法,并会判断。(5)训练朗读技巧,掌握朗读方法。(6)学会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并积累重点字词。(7)引导学生相互批阅作文。(8)背诵《黄河颂》、《木兰诗》。七、其它补充背诵随时抽查及时反馈;绩优学案随进度处理。
本文标题: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72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