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最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导学案
▲▲最新版教学资料—数学▲▲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形按一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原理。2.能按一定的比,将一些简单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学习重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习难点:按一定的比把图形放大或缩小。学习过程:一、揭示课题1.你见过下面这些现象吗?观察课本第56页插图并回答问题。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内容:物体的放大与缩小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1.学习例4。(1)按2:1画出这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①“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按2:1放大,也就是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②说一说放大后图形的各条边的长。(正方形原来的边长是格,放大后图形的边长是格;长方形的长是格,宽是格,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是格,宽格;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格和格,放大后两条直角边分别是格和格。)③画一画。在下面方格里画出放大后的图形。④想一想: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斜边是否也变为原来的2倍?(2)讨论交流。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要点:形状相同,大小不一样。2.练一练。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画画看。(1)按1:3缩小是什么意思?(按1:3缩小就是各边长度缩小到原来的。)(2)尝试画一画。(3)想一想。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课堂小结。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58页的“做一做”。2.完成课本练习九第1、2题。四、课堂检测:按要求画出梯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再回答问题。(1)将梯形A的各边按1︰2缩小,得到梯形B。(2)将梯形B的各边按4︰1放大,得到梯形C。(3)如果把梯形A直接放大成梯形C,应按(︰)放大。(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关键是什么?第5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练习课班级______小组:姓名______一、画一画(1)将下面的梯形按3:1放大(2)将下面的三角形按1:2缩小二、填一填如果将一个长3cm,宽2cm的长方形放大到原来的4倍,放大后的长方形长()cm,宽()cm,面积()cm2;如果要缩小到原来的21,缩小后的长方形长()cm,宽()cm,面积()cm2..三、解决问题(1)挖一条水渠,在比例尺是1:400的图纸上,量得这条水渠长40cm,这条水渠实际长多少米?(2)右图中A、B两地相距75千米,则A、C两地相距多少千米?ABC
本文标题:【最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71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