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课件济南版
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1.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营养结构。3.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流动的特点。4.理解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5.认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生物与环境生物依赖环境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生态系统的常见类型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食物链食物网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生物依赖环境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考点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例1】(2015.济宁)近几年,由于我市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前几年几乎销声匿迹的雉鸡、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A.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B.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D.非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B考点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例2】(2013广东)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D.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B考点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015年中考湖北省鄂州)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B.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C.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D.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D考点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2013•滨州)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A.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D.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2.(2014济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生物学意义是()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3.(2015·滨州)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葵花朵朵向太阳B.雨露滋润禾苗壮C.春风又绿江南岸D.大树底下好乘凉4.(2015威海)“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对这一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为:影响桃花开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B、空气C、光照D、水分DBDA考点二:生态系统的组成【例1】(2015济宁)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无机环境C考点二:生态系统的组成【例2】(2015江苏省连云港市)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最为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C.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D.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B考点二:生态系统的组成考点三: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的写法:(1)起点是生产者、终点为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2)箭头指向捕食者。分析下列食物链的错误并改正(1)昆虫→青蛙→蛇→鹰(2)狐狸→狼→兔→草(3)树→虫→鸟→细菌【例1】(2013•济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体现出这一现象的正确食物链是()A.螳螂→蝉→黄雀B.树→螳螂→蝉→黄雀C.蝉→螳螂→黄雀D.树→蝉→螳螂→黄雀D规律总结:根据捕食关系书写食物链,箭头指向捕食者。考点三:食物链和食物网【例2】(2014湘潭)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那么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A.A→B→C→D→EB.E→D→C→B→AC.D→A→B→E→CD.C→E→B→A→DD规律总结:根据生物富集现象书写食物链,沿着食物链的方向,有毒物质越来越多。考点三:食物链和食物网【例3】(2013威海)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肯定不正确的是()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B.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C.丙固定的太阳能是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能量来源D.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规律总结:根据生物的相对数量书写食物链,沿着食物链的方向,生物的数量越来越少。考点三:食物链和食物网B(2015·滨州)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的生物外,还应增加的成分有。(2)蝗虫的发育的过程是发育。(3)蝗虫与鼠的关系是。(4)植物中的能量流入到鹰的途径有条。请写出图中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5)由于工厂废物的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受到有害物质镉污染。图中体内有害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6)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能力。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不完全变态竞争3植物鼠鹰鹰自我调节考点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进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是。2.能量流动的途径:。3.能量流动的特点:。太阳能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1.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作用首先进入到生态系统的体内。3.物质循环的特点:。二氧化碳光合生产者周而复始考点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例1】(2015泰安)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能体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C考点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例2】(2015烟台)“桑基鱼塘”是桑茂、蚕壮、鱼肥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右图所示),对该系统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A物质可多级利用,实现良性循环B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C食物链的延长会使能量损失减少D各级产物均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C考点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农民增产增收,又可以保护农村环境,防止农村环境污染。下图是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分析作答:(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划分,图中所列生物属于消费者的是,属于分解者的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农作物家畜家畜食用菌、蚯蚓考点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3)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家畜的粪屑可以作为栽培食用菌的原料等事实说明,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既使能量流向了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又有效缓解了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和浪费。(4)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变化,占优势地位的农作物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能力较小。多级能量利用率自我调节考点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农民增产增收,又可以保护农村环境,防止农村环境污染。下图是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分析作答: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泗水泉林B.曲阜孔林C.水泊梁山D.济宁北湖内的所有生物6.在生态系统中,食物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其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A.植物B.动物C.细菌和真菌D.光7.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8.右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能表示各类生物呼吸作用的有()A、①④⑦B、①②④C、②③④D、⑤⑥⑦9.在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的是()A.酸雨B.臭氧减少C.温室效应D.汞铬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DADDD食虫鸟10.(2014济宁)鱼台大米以粒白、味美、黏度高、营养丰而闻名苏鲁豫皖。下图是鱼台水稻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位于第三营养级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动物名称)。(2)鱼台水稻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主要采用鸟灭虫、蛙灭虫、虫灭虫的措施。若不考虑图中其他因素,下列图解能正确表达完全自然状况下肉食性昆虫与植食性昆虫数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是________________。(注:──表示植食性昆虫,……表示肉食性昆虫)4食虫鸟、肉食性昆虫、青蛙A食虫鸟10.(2014济宁)鱼台大米以粒白、味美、黏度高、营养丰而闻名苏鲁豫皖。下图是鱼台水稻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3)鱼台稻农探索在一些地块中放养一定数量的鸭子,不仅起到了灭草、灭虫增肥地力的作用,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鸭粪、秸秆在稻田里被营腐生生活微生物最终分解为,才能被水稻吸收利用。(4)同学,当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结束后,你肯定想放松一下身心,命题人建议你在早晨或傍晚,漫步到田间地头,看稻浪翻滚,听蛙鸣蝉叫,诵名人诗句,将是多么美妙的诗情画意!可你知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蛙鸣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A.雄蛙求偶B.雌蛙求偶C.雄蛙报警D.雌蛙戏水简单的无机物A
本文标题: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课件济南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704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