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教学目的◆掌握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和使用规则◆了解生化实验室的一般规则◆掌握实验试剂浓度的计算和配置◆掌握生物化学实验室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血、尿标本的正确收集◆了解加样器的正确使用◆了解常用玻璃量器容器的校正第一节、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一般规则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学习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基本知识,训练并掌握生化检验技术和基本技能的重要场所。学生应高度重视生化检验技术课程的学习,严格遵守生化检验实验室的规则,并将其贯彻于每次实验过程中,只有经过严格的要求和训练,才能不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习惯;使自己成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熟练操作技能的合格医学检验技术人才。一、实验室规则1.实验前的准备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必须认真预习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做到实验目的明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清楚。一、实验室规则2.实验中的要求(1)注重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牢固的质量观念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实验操作时,不能大声喧哗,来回走动,如有问题,举手请示老师解决。(2)实验操作过程应有条不紊,实验器具、试剂应摆放整齐有序。(3)认真对待实验过程中的每一项基本技能训练:标本的制备及取样,试剂的定量移取及加注,溶液的混匀、沉淀、过滤、’离心、保温、加热、冷却,各种仪器的正确:操作等,均应在实验中反复多次训练,体会和掌握操作要点,力求做到熟练、准确、规范。(4)爱护公物,不管是易损的试管、吸管,还是精密分析仪器,均要按操作规程,细心、认真操作。如有损坏,要及时登记补领,并按赔偿制度酌情赔偿;要注意节约,避免不必要的人为浪费。(5)试验中手脑并用,每进行一步操作,都要积极思考这一步的目的和作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这样既能帮助理解实验原理及相关理论知识,又能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方法。(6)注意安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凡属发烟或带恶臭及有毒气产生的化学操作,均应在毒气柜中进行。(7)生化实验大都是微量定量分析。要求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牢固树立定量的观念,一切操作都要考虑到如何减少误差,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8)同学间要团结合作,不允许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抢试剂,乱抓吸管。这样容易导致实验混乱,标准液、标本、试剂间交叉污染,是全组实验失败。一、实验室规则3.实验后的清洁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所得结果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计算。重视总结实验中的经验、教训。认真完成实验报告,使用过的器皿应清洗干净,放回原处,并安排劳动值日生打扫实验室。离开实验室前要检查水、电、煤气、门窗是否关好,经老师同意后方能离开。二、实验室安全及意外事故处理在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过程中,要经常接触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学试剂,其中有许多试剂属强酸、强碱;有毒、易燃、易爆的危险品。还要接触各种电器,不会或不按一定的使用规则正确使用,就容易发生火灾、中毒和触电等事故。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要求实验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意识,工作仔细、谨慎,同时亦必须具备一定的预防知识,熟悉有关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即使万一发生事故,也能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和避免损失。二、实验室安全及意外事故处理1.触电的预防及应急处理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涉及的电器较多,如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仪、电炉、恒温水箱等。使用这些电器时,机壳必须接地线,以防机壳带电。不能用湿布清洁带电的电源插坐和开关。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立即切断电源。一旦发生触电,首先应立即切断电源。在未断电源时,切不可直接用手去拖拉触电者,应用不导电的物体将电源与触电者分开,然后视触电者情况实施抢救。对尚未停止呼吸者,将其平卧,呼吸新鲜空气,短时间内即可恢复知觉;若呼吸心跳微弱或停止者,应立即就地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请医生前来急救。二、实验室安全及意外事故处理2.化学性危害的预防及应急处理在使用易产生有毒蒸气的化学试剂如氰化物、汞、砷、溴、氯、苯、乙醚、氯仿、四氯化碳和具有腐蚀性气体的硝酸、盐酸、高氯酸、硫酸时,均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且应把硫酸加入水中,而不应把水加入硫酸中。操作时应小心,避免浓酸或浓碱等腐蚀性试剂溅在皮肤、衣服或鞋袜上。若皮肤受强碱伤害时,先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再用5%硼酸溶液或2%乙酸溶液冲洗。若皮肤受强酸而致灼伤时,先用启来水冲洗,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误服强碱,先用自来水漱口,口服食醋或柠檬酸中和碱,再给予食物油等润滑保护粘膜组织。误服强酸,先用自来水或0.1mol/L氢氧化钠漱口,再服用2.5%氯化镁溶液、牛奶、蛋清、食用植物油等,起解毒和润滑作用。不可用催吐剂,严禁用碳酸氢钠洗胃,以免产生二氧化碳增加胃穿孔的危害。二、实验室安全及意外事故处理3.生物源性危害的预防生物源性危害主要指来自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的感染造成对人的伤害。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要采用来自医院的病人标本,这些标本有可能含有传染源,如肝炎病毒、伤寒杆菌、钩端螺旋体等。故在实验中应注意防止传染。吸取病人的标本最好使用定量加样器,一次性塑料头,使用后的一次性塑料头应集中消毒处理用过的试管、吸管必须用消毒液(0.3mol/L石炭酸,)或5g/L过氧乙酸液浸泡,被污染的实验桌面应用0.3mol/L石炭酸液擦洗消毒,用后的标本容器应用消毒液处理,或高压灭菌后,才能丢人垃圾堆。实验完后,要用消毒液浸泡双手,然后用自来水冲洗。二、实验室安全及意外事故处理4.火灾的预防及应急处理在使用乙醚、丙酮、乙醇、甲苯、异丙醇等易燃试剂时,应远离火源和热源,不可在火上直接加热(必要时可使用热水浴)。点燃酒精灯时,可用火柴、纸条引燃;切不可在酒精灯间互相点火,这样很容易致酒精溢出酿成火灾。经常检查电器设备及电源线路是否完整无损,导线的绝缘是否符合电压及工作状态的需要,防止电路短路,超负荷,或接触不好产生电弧,或静电放电产生火花等引燃周围易燃物品而引发火灾。一旦发生火灾,不可惊慌失措,应迅速、果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灭火。对电器着火,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沙子或四氯化碳灭火,不可用水和二氧化碳灭火器。有机溶剂或油脂着火,可用灭火机、黄沙灭火,不可用水灭火。若衣服着火,切忌乱跑,可迅速就地滚动灭火。若火势大应迅速切断电源,立即报警。常用玻璃器皿的使用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大多都属定量分析,其检测结果是否准确,与实验所使用的玻璃器皿是否清洁,能否正确使用不同规格的玻璃量器有直接关系。因此,学习和了解有关玻璃器皿的正确使用和清洁等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一、常用玻璃器皿的规格和使用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常用的玻璃器皿分两大类,一类作为容器用的玻璃器皿如试管、烧杯、试剂瓶等;一类为用于计量液体体积者称计量玻璃量器厂如量筒、量杯、移液管等。其体积计量单位为毫升(ml);因其计量的检定条件是以20℃为标准,故在量器上标示出ml、20℃的字样。刻度吸管1、规格刻度吸管是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使用较多的一类定量移取溶液的玻璃量器。其规格有0.1、0.2、0.5、1、2、5、l0ml等数种。2、种类根据是否需吹出管尖不能自然流出的液体,将刻度吸管分成完全流出式和不完全流出式两种类型。所谓完全流出式是以溶液注入吸管的总体积计量的,使用这类吸管时,需将残留在吸管尖端不能自然流出的液体吹出,通常在这类吸管的上部管壁上标有“吹”和“TC'’字样;不完全流出式吸管体积的计量不包括管尖最后不能自然流出的液体,使用这类吸管时,不能将残留在管尖的液体吹出,该类吸管上部管壁常标有字母“TD'’字样。刻度吸管的使用(1)、使用前:使用移液管,首先要看一下移液管标记、准确度等级、刻度标线位置等。使用移液管前,应先用铬酸洗液润洗,以除去管内壁的油污。然后用自来水冲洗残留的洗液,再用蒸馏水洗净。洗净后的移液管内壁应不挂水珠。移取溶液前,应先用滤纸将移液管末端内外的水吸干,然后用欲移取的溶液涮洗管壁2至3次,以确保所移取溶液的浓度不变。刻度吸管的使用(2)、吸液: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移液管的上端,将管的下口插入欲吸取的溶液中,插入不要太浅或太深,一般为10~20mm处,太浅会产生吸空,把溶液吸到洗耳球内弄脏溶液,太深又会在管外沾附溶液过多。左手拿洗耳球,先把球中空气压出,再将球的尖嘴接在移液管上口,慢慢松开压扁的洗耳球使溶液吸入管内,先吸入该管容量的1/3左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取出,横持,并转动管子使溶液接触到刻度以上部位,以置换内壁的水分,然后将溶液从管的下口放出并弃去,如此用反复洗3次后,即可吸取溶液至刻度以上,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刻度吸管的使用(3)、调节液面:将移液管向上提升离开液面,管的末端仍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内壁上,管身保持直立,略为放松食指(有时可微微转动吸管)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直至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将尖端的液滴靠壁去掉,移出移液管,插入承接溶液的器皿中。刻度吸管的使用(4)、放出溶液:承接溶液的器皿如是锥形瓶,应使锥形瓶倾斜30°,移液管直立,管下端紧靠锥形瓶内壁,稍松开食指,让溶液沿瓶壁慢慢流下,全部溶液流完后需等15s后再拿出移液管,以便使附着在管内壁的部分溶液得以流出。如果移液管未标明“吹”字,则残留在管尖末端内的溶液不可吹出,因为移液管所标定的量出容积中并未包括这部分残留溶液。刻度吸管的使用洗耳球,一种橡胶质地,下面是球形,上面是管状的仪器,用于快速大量吹出风来,一般用于吹走怕湿物体上的灰尘,例如清除键盘、电路板上的灰尘、在实验室洗耳球还可以把密闭容器里的粉末状物质吹散。量筒、量杯量筒呈圆柱形,分有嘴和无嘴具塞两种类型。量杯呈圆锥形,带倾液嘴。量筒和量杯常用于量取体积要求不太精确的液体。其容量允许误差大致与其最小分度值相当。量筒的精确度高于量杯。规格有5、10、25、50、100、250I、500、1000、2000ml等数种。用量筒或量杯量取溶液体积时,试剂瓶靠在量筒口上,试剂沿筒壁缓缓倒人至所需刻度后,逐渐竖起瓶子,以免液滴沿瓶子外壁流下,反之从量筒或量杯中倒出液体时亦如上操作。量筒、量杯量筒、量杯定量量取溶液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时,把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随机量取溶液时,将溶液按上述操作方法完全倒入量筒内,读取溶液体积。量杯的使用与量筒相似量筒、量杯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量筒、量杯甲:俯视,读数偏高乙:平视,正确丙:仰视,读数偏低容量瓶容量瓶简称量瓶,为一平底圆球状长颈瓶,瓶颈上刻有一环线刻度表示容量,具磨口瓶塞,属一种较准确的容量量器,常用作制备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和定容实验用。量瓶颜色分棕色和无色透明两种,前者用于制备需避光的溶液,其规格有5、10、25、50、100、200;250、500、1000、2000ml等数种。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表示在所指温度下,液体的凹液面与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相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与瓶上标注的体积相等。容量瓶容量瓶瓶塞须用结实的细绳系在瓶颈上,以防止损坏或丢失。细绳容量瓶瓶口内壁与瓶塞的质地都是磨口的。使用时,塞子塞入瓶口后,轻轻一旋,即能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磨口容量瓶容量瓶容量瓶使用前应先检查:①瓶塞是否漏水;②标线位置距离瓶口是否太近。如果漏水或标线距离瓶口太近,则不宜使用。检查的方法是:加自来水至标线附近,盖好瓶塞后,一手用食指按住塞子,其余手指拿住瓶颈标线以上部分,另一手用指尖托住瓶底边缘(图1),倒立两分钟。如不漏水,将瓶直立,将瓶塞旋转180°后,再倒过来试一次。在使用中,不可将扁头的玻璃磨口塞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和搞错。操作时,可用一手的食指及中指(或中指及无名指)夹住瓶塞的扁头(图2),当操作结束时,随手将瓶盖盖上。也可用橡皮圈或细绳将瓶塞系在瓶颈上,细绳应稍短于瓶颈。操作时,瓶塞系在瓶颈上,尽量不要碰到瓶颈,操作结束后立即
本文标题: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325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