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绩效管理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声声慢课件
我知道:1、李清照()代女词人,号(),属()派词人。被誉为“一代词宗”。2、李清照创作以()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生活,风格(),后期主要表现思夫、思国、思乡之情,风格()。宋易安居士婉约南渡清丽婉转沉哀凄苦声声慢李清照愁写作背景:这是李清照晚年词作,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译文:我迷惘地东寻寻西找找,可怎么也找不回失去的东西,见到如此冷落凄清的环境顿觉心里冷冷清清的,心头涌出了凄清、悲惨、忧伤之情。特别是秋季骤热骤冷的时候,最难以调养生息了。本想借酒御寒、浇愁,但几杯薄酒下来,根本就抵挡不了晚上的狂风。正在我伤心的时候,只见一群大雁正往南飞过,(回想起过去曾与丈夫赵明诚雁足传书,互通音信的事来,这大雁不就是当年给我们俩传书的那只雁么!),雁却是老相识了,(如今却与丈夫阴阳相隔,家乡的音信也不可复得),真是越想越伤心啊!地上到处堆满了零落的黄花,都已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整天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叫我怎么才能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地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得尽呢!一.整体感知思考:你从这首词里读出了什么?——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词眼)二.分析鉴赏找出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加以赏析.直接抒情的句子: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情入手,以情结束开头七组叠字怎样抒写感情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结果引发动作孤苦无依若有所失环境寂寞冷清感受凄凉惨淡感情基调:哀怨凄凉愁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情感?痛天上人间各半悲美满姻缘难全伤半壁江山沦陷恨偏安一隅用奸苦形影相吊孀晚愁漫漫余生难捱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间接抒情: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酒秋风过雁黄花雨梧桐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等。结论:酒是“愁”的象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酒•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南楼令》•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花:喻女子容颜的憔悴黄花雁1、雁声凄惨。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国破家亡之苦)结论:过雁象征离愁梧桐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贺铸《鹧鸪天》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结论: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课堂总结:通过对比,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由此可见,个人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从词中所选择的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晚年的“愁”则是在经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一、背诵并默写全词。二、搜集李清照的词谢谢,再见!
本文标题: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声声慢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29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