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2016年温州市创新班选拔考试物理考试试题
2016年温州市创新班选拔考试物理考试试题1/212016年温州市创新班选拔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5分,选错、多选或不选的得0分)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缓慢提升重物,动滑轮质量一定,当悬挂重物的质量增加时,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A)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2.在验证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中,我们在小磁针上方放置一根通电直导线,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通电直导线应如何放置(B)A.沿东西方向放置B.沿南北方向放置C.在小磁针转轴上方竖直放置D.只要电流足够大,导线放置方向无所谓3.容器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10°C的水,有两块完全相同的、温度均为90°C的铜块,为了提高容器中水的温度,甲同学提出把两铜块同时投入水中,乙同学提出先投入一块,达到平衡后取出,再投2016年温州市创新班选拔考试物理考试试题2/21入另一块。关于两种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甲同学的方案最终得到水温较高B.乙同学的方案最终得到水温较高C.两种方案最终得到的水温相同D.不能确定两种方案最终得到水温高低4.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潜望镜,用来观看身后的遥远物体,兴趣小组同学用该潜望镜来观看身后一个发亮的字母[J]。则该同学所观察到的像是(D)5.如图所示,圆台形玻璃杯底面直径为6cm,总高度为15cm,内装300g水,水面高7.5cm,现向杯内投入一质量为30g的木块,木块浮在水面上,水面上升了0.5cm,g=10N/kg,这时杯底内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加量约为(A)A.0.14NB.0.30NC.0.57ND.2.26N2016年温州市创新班选拔考试物理考试试题3/21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U恒定,定值电阻R大于定值电阻r,当滑动变阻器滑动端向右滑动后,理想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ΔI1、ΔI2、ΔI3,理想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B.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C.ΔI3—定大于ΔI2D.ΔU与ΔI1比值可能大于定值电阻r7.一长方形匀质薄木板长为40cm,可绕过其中心并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水平固定轴O转动,如图所示,在板的左端用一根轻绳与其正下方地面上重为G1=95N的物体A相连,在轴O右侧木板上放一个重G2=100N、边长为10cm的匀质立方体木块B,木块的右端面与木板的右端平齐,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最大值为它们之间压力的0.6倍,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且木板水平。现在木块的上边缘作用一个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右推力,当推力大小由零逐渐增大,直到平衡被破坏时(C)A.一定是木块先发生滑动2016年温州市创新班选拔考试物理考试试题4/21B.一定是木块先发生翻转C.一定是木板先发生转动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9分)8.(6分)电压表可以看成一个可以显示自身两端电压的特殊电阻,将一只内阻为1000Ω的电压表与电阻箱以及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到电压恒定的电源两端(如图所示),当电阻箱的阻值调为450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0V,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为950Ω时,电压表的示数变为4.5V。则电源两端的电压U=________V,定值电阻的阻值R=________Ω。9509.(6分)水平地面上竖直放置两块长方形的平面镜,其俯视图如图所示,镜面间的夹角为60°,在两镜面的角平分线上的P点放置一个小球,则小球通过两块平面镜可以成________个像;在角平分线上且与P等高的Q点有一个小激光器,可以发出一个在水平面内顺时针转动的细激光束,激光束每秒钟转10圈,则放在P点的小球每秒钟可以闪________次。(设OA、OB足够长)5502016年温州市创新班选拔考试物理考试试题5/2110.(6分)如图所示为理发店常用的标识灯,黑白相间的条纹可以通过如图所示的印有黑色条纹的透明薄膜缠绕在圆柱体上得到,当圆柱体如图所示转动时,可以看到黑色条纹不停地上升。已知透明薄膜的长、宽分别为a、b,圆柱体的横截面半径为r,则当圆柱体以每秒n圈的速度转动时,黑色条纹上升的速度为________。2nπrba11.(11分)相对固体,液体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较为明显,在某温度下,当液体温度变化Δt时,设体积变化量为ΔV,则液体在该温度下的体膨胀系数定义为a=ΔVV·Δt,其中V为液体在该温度时的体积。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用来测量控温箱中圆形玻璃容器内液体的体膨胀系数,实验步骤如下:①拿掉浮标,将液体的温度调控为某一温度t0,测量液柱的高度h;②放入浮标,将液体的温度升高一个不太大的量Δt,用精密的仪器测量浮标上指针高度的变化量Δh。(1)若不考虑液体密度变化对浮标排开液体体积的影响,则该液2016年温州市创新班选拔考试物理考试试题6/21体在t0时的体膨胀系数a=________;(2)考虑到液体密度变化对浮标排开液体体积的影响,则上问中求得的液体体膨胀系数将__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若所用浮标是材质确定的直立实心圆柱体,为了减小这一影响,某同学对浮标横截面积、浮标高度、液柱高度h和玻璃容器底面积这四个方面进行下列改进,其中有效的是________。(请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减小浮标的横截面积,其他条件不变B.减小浮标的高度,其他条件不变C.适量增大液柱的高度h,其他条件不变D.尽量选用底面积较大的玻璃容器,其他条件不变(1)ΔhΔt·h(2)大于(3)AD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要求写出解题步骤及必要的文字说明,只给答案的不得分)12.(1)请设计一个由若干固定电阻组成且能满足下列要求的电路,并求出各电阻的阻值。①有四个端点A、B、A′、B′,其中B与B′是直接相连的。A′、B′开路时,A、B间的电阻为8.0Ω;A、B开路时,A′、B′间的电阻为8.0Ω。②在A′、B′两端加上6.0V电压时,测得A、B两端的电压为1.5V;在A、B两端加上6.0V电压时,测得A′、B′间的电压为1.5V。2016年温州市创新班选拔考试物理考试试题7/21③所有电阻元件的个数要尽可能少。(2)在上述设计的电路中的A、B端接入一个两端电压恒为U=6.0V的电源,A′、B′两端接入一个理想电流表,则电流表的的示数为多少?(1)如图所以(2)0.2A13.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横截面半径为r=2.5cm、高度较小的圆筒,筒内装满水,水的质量为m=62.5g,在太阳光的垂直照射下,经84s水的温度升高1℃。已知太阳到地球的距离d=1.5×1011m,水的比热c=4.2×103J/(kg·℃),球面面积的计算公式S=4πR2,其中R为球的半径。不考虑阳光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及地球大气层的吸收和散射,假设照射到水面的太阳能全部被水吸收,并忽略水与圆筒及周围空气的能量交换。(1)试估算太阳每秒钟向外辐射的能量。(2)现有一个半径为2r、焦距为f=20cm的薄凸透镜,为使该圆筒内的水温升高最快,水平放置的凸透镜与水面的距离L应满足什么条件,并求出使水温升高1℃所需的最短时间。不考虑阳光透过凸透镜时能量的损失。(1)Q=4.5×1026J(2)10到30cm21s14.如图所示,长为2L的轻杆可绕过中心O的水平轴自由转动,在杆的左半段上放置有两根细蜡烛A和B,质量分别为2m和m,蜡2016年温州市创新班选拔考试物理考试试题8/21烛A、B与O点的水平距离分别为L2和L4。(1)若要在轻杆的右半段上放一根细蜡烛C使轻杆平衡,则蜡烛C的最小质量以及对应的它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多少?(2)若要在轻杆的右半段上放一根细蜡烛C,使轻杆平衡,并且同时点燃蜡烛后,在三根蜡烛均未烧完之前轻杆始终保持平衡,假设三根蜡烛燃烧速度相同,则蜡烛C的质量以及对应的它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多少?(1)5m4L(2)5m33L4化学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70分;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计分;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Al-27,Si-28,Fe-56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1808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原子论;1811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分子论B.1943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1983年,北京大学张青莲教授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他在测定相对原子质量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2016年温州市创新班选拔考试物理考试试题9/21C.1775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首先测出了空气的组成,1869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首先发现了元素周期律D.材料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其中塑料是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2.下列关于混合物分离的说法错误的是(D)A.过滤是用来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方法,如果固体颗粒较大,则不一定要用过滤装置,可将液体直接从容器上口小心倒出B.蒸发法可用来分离固体溶质与溶剂,蒸馏法则是将液体先蒸发后冷凝,可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C.溶解法可分离难溶与易溶物质,结晶法可分离溶解度不同的物质D.操作方法与主要仪器的对应关系:过滤-漏斗;蒸发-表面皿,蒸馏-圆底烧瓶、温度计、锥形瓶和冷凝管等3.“绿色化学”倡导在始端就采用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从而达到过程和终端零排放或零污染的目的。若以工业废铜为原始料制取硝酸铜,下列各项方案切实可行且贴近“绿色化学”思想的是(D)A.铜和硝酸直接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氮的氧化物B.铜和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C.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后表面会生成铜绿,铜绿和稀硝酸反应D.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CuO再与硝酸反应4.将金属银插入比盐酸酸性更强的氢碘酸(HI)溶液中,发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且银表面覆盖一层黄色固体,该实验说明(A)2016年温州市创新班选拔考试物理考试试题10/21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2HI=2AgI+H2↑B.产生的气泡是碘蒸气C.黄色固体是AgHD.在氢碘酸溶液中,银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5.下列操作错误的是(C)A.甲:贮气时,气体由B管通入B.乙:滴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插回原瓶中C.丙:塞紧橡皮塞D.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若有两个正确选项但只选一个得1分,只要出现错选即为0分,每小题3分,共30分)6.NaBH4(其中H元素为-1价)溶于水并和水发生反应:NaBH4+2H2O===4H2↑+NaB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C.NaBH4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D.被氧化元素与被还原元素的质量比为1∶17.1934年小居里夫妇用α粒子(42He)轰击铝核,发生了下面的核反应:2713Al+42He→3015P+10n(n代表中子),核反应生成物3015P是磷的一2016年温州市创新班选拔考试物理考试试题11/21种同位素,它具有放射性,衰变时放出正电子:3015P→3014Si+01e,(e代表电子)。分析上述反应规律,判断下列反应正确的是(AB)A.147N+42He→178O+11HB.10n→11H+0-1eC.23490Th→23489Pa+0-1eD.23892U→23490Th+201e8.下图是水的状态随压强与温度的变化图,请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P、M、N三点水只有一种状态,而O点水却有三种状态B.OB线是水与水蒸气的平衡线:在该线上液态水和水蒸气共存C.由P点到M点,表示压强不变,温度降低时,水的状态变化一定是:液态→液固共存→固态D.由图可知,升高温度,降低压强,水的状态变化一定是:固态→液态→气态9.X、Y、Z、W是前18号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X的单质是最轻的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X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与W的化合物溶于水得到一种常见的强酸溶液,Z的单质在W的单质中燃烧的产物是2016年温州市创新班选拔考试物理考试试题12/21人类必不
本文标题:2016年温州市创新班选拔考试物理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269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