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常见管道的护理ppt课件
危重患者管道的护理1前言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常需放置多种管道以方便临床病情观察和治疗。例如胃管、尿管、深静脉置管、各种外科腹腔引流管、胸管等。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常作为治疗和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因此,管道管理在护理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2常见管道分类1、供给性管道2、排出性管道3、监测性管道4、综合性管道3分类说明(一)供给性管道——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液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内。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等。在危重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排出性管道——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4567分类说明(二)监测性管道——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如上腔静脉导管、中心静脉测压管等。综合性管道——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例如:胃管的三重作用:(1)进食(2)减压(3)监测出血的速度和量。8常见管道胆道引流管(T管)胸腔闭式引流管鼻胃肠减压管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PICC)脑室引流管9管道护理的原则一般原则妥善固定原则防止感染原则严密记录原则保持通畅原则严密观察原则保持置管的功能护理10导管护理风险识别高危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脑室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动脉留置针、透析管、漂浮导管、心包引流管,尿道术后的导尿管等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瘘管、腹腔引流管低危导管: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按管道滑脱对病人病情或生命影响大小而分11导管护理风险识别病人病情才是决定导管风险程度的基本点比如气管插管,对于要马上拔管的病人和呼吸困难而插管的病人存在的风险是不同的,前者可以是中危甚至低危,后者就是高危了同样,对于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此时三腔二囊管就是高危导管了12管道护理整理:尽量把管道所接的容器放在同一侧的床边,以便于观察。固定:妥善固定,给于双固定,以免滑脱观察:定期观察管道的通畅、固定、有无滑脱、扭转。引流管内的引流液的色、质、量等。13各种管道护理流程妥善固定各管道,防止管道脱出,将衔接口接好,防止漏气,做好管道标识。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各种管道的使用目的及注意事项,告知适宜的活动体位及重要性。告知患者在做下床、翻身等改变体位时应小心,防止管道脱落,打折。保持管道的通畅,经常检查各管道是否折叠、扭曲、打折、受压、堵塞、脱出等,必要时应与医生联系。14各种管道护理流程密切观察管道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并认真记录。观察管道外的敷料有无被污染,有无脱落,有无液体外渗。注意管道位置,液面高度符合要求。保持引流袋的无菌,每天更换并注意无菌操作,做好基础护理。掌握拔管指征,观察拔管后患者生命体征及反应。15防管道脱落的应急预案发现患者发生管路滑脱后,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及时通知医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详细记录护理记录。根据医嘱要求及患者病情需要,给予再次置管。给予患者适宜的约束措施,防止患者再次拔除管路。按照“患者管路滑脱预防及报告制度”上报护理部。16常见异常的应对措施滑脱:做好评估、留足长度、做好约束堵塞:勤观察、勤挤捏、勤检查调整有效负压,防打折、扭曲、受压错误连接:加强责任心17深静脉置管如:深静脉置管由于它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以及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迅速、可靠的血管通路,所以在临床输血、补液、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危重患者抢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18深静脉置管的护理1.固定与消毒a.用无菌透明贴膜或用BD无菌贴膜外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移位,扭曲、受压及脱出。b.注意观察穿刺点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渗血及脓性分泌物等炎性反应,穿刺点定时消毒,无菌敷料隔日更换一次19深静脉置管的护理2.预防气栓a.空气栓塞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以立即引起死亡,常发生于静脉压较低、输液时液体输完或导管接头脱落时。因此,一定要及时更换液体,并仔细检查输液系统的各个连接点,进行必要的妥善固定,使其不漏气、不易脱落。20深静脉置管的护理3.管路的护理a.对静脉输液管道,24h要更换,观察液体滴注是否通畅,导管有否扭曲、受压,连接有无漏液现象,进针部有无皮下水肿、疼痛。b.对接头处使用的三通阀或肝素帽常规消毒后每周更换1次,发现松动、脱落、有血迹或高分子颗粒残留时应及时更换。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21深静脉置管的护理3.管路的护理c.对输注静脉高营养液患者,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注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或重新更换新的输液管后,再输入其他液体。d.平时输液时,特别是输液粘度较大的药物、血制品或营养物质时应彻底冲管,并不应安排在最后输入,要避免液体走空,注意连接紧密牢固,防止接头松脱漏血或引起空气栓塞,22深静脉置管的护理4.封管护理a.封管是置管护理的关键,封管液主要有稀释的肝素钠盐水及生理盐水。封管液浓度配置合理,封管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防止并发症发生。b.封管液的选择:封管方法:输液完毕,用注射器抽取肝素钠稀释液3~5ml,常规消毒肝素帽,将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缓慢推注,边推边退,脉冲式封管,推注2ml~2.5ml,余0.5ml~1ml即全部拔出针头,完成封管。封管后再启用时必须先抽回血,见回血后才能接上补液,不可用注射器用力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内。23封管护理---冲管治疗结束决定拔除导管时,先消毒局部皮肤,拔出导管,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点约5min,防止发生血肿并覆盖无菌敷料,以保护局部,防止感染,必要时剪下导管末端送检。25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出血由于长期留置导管,肝素封管次数较多,加上有些病人的肝脏功能差,凝血功能低下,可能引起穿刺处出血或渗血,应严密观察穿刺部位的敷贴有无出血、局部皮肤、黏膜有无瘀点、瘀斑,牙龈有无出血。定期检查出、凝血时间和血液黏稠度,消毒穿刺处时切不可强行将结痂脱掉,以免引起出血。感染穿刺点局部细菌繁殖并随导管反复移动被带入体内或导管头端,或输液管道连接处密封不严使病原菌进入。如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穿刺处会出现红、肿、痛等局部感染,甚至出现全身感染。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消毒。2、注意观察全身情况,若患者出现高热、寒战及穿刺点炎症等表现,应立即拔除导管并做导管血培养及外周血培养.3、合理使用抗生素导管堵塞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或封管液选择、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或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1、当怀疑导管堵塞时应先检查外部因素和病人体位,排除机械性导管闭塞。、为长期保持导管通畅,建议在输入酸、碱药物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先输乳剂后输非乳剂,输刺激性或黏附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从导管抽血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冲管3、一旦发生血栓性堵塞,可抽取少量肝素盐水或尿激酶溶液轻轻冲洗导管,然后尽量往外吸血栓,严禁向内推注,以免形成血管栓塞。抽不出血栓时可注入溶栓液后将导管关闭30min以上,让血栓尽量浸泡在溶栓液中,再行抽吸。导管脱落因置管时间长,加上患者出汗后所用的敷料和胶布粘得不稳,容易引起导管脱落。1、中心静脉置管成功后用缝线牢靠固定导管于皮肤,连接输液器后,输注的液体不要挂得太高或太远,输液管要保证有一段适合患者活动的长度。2、更换3M敷料贴膜时要检查导管刻度,每次更换敷贴时应注意避免将导管拔出。敷料贴膜变潮不粘时,应及时消毒皮肤后给予更换。置管期间,如果发现导管有向外脱出,则不能将脱出部分再向内插入4、躁动患者适当约束双手,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药物。5.要注意,导管的意外拔除可能导致局部大出血.空气栓塞这是最为严重也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液体滴空,输液管接头脱落未及时发现,可造成空气栓塞。因此一定要每日检查所有输液管道的连接是否牢固,并避免液体滴空。在应用缺乏气泡自动报警装置的输液泵时更应注意。动脉留置针的护理目的:病人循环不稳定时,常需进行有创血压监测,可以时刻监测到病人的血压变化情况,为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此时会行动脉穿刺并留置套管针,然后与测压装置相连。用无菌敷料贴覆盖留置针,并每日更换贴膜。常用血管为挠动脉和足背动脉。33固定:穿刺成功后留置针与三通管及测压装置相连,后用夹板及绷带准确固定。保持通畅:监测装置要与肝素盐水相连,并将肝素盐水置于一定压力的加压输血袋中,防止动脉血溢入管道内堵塞管道。肝素盐水的配置方法为:NS500ml+肝素钠0.2ml,并定时用肝素盐水冲洗管道。动脉留置针的护理34从动脉留置针流取血标本送检时,需先抽出8-10ml,再抽取血标本送检,最后将最先抽出的血打回动脉内,并用肝素盐水冲管,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残留在前面一段血液内的肝素盐水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动脉留置针的护理35胃管综合性管道: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例如:胃管的三重作用:(1)进食(2)减压:腹部手术或胃肠道手术前放置胃管,术中持续负压吸引,保证胃肠道空虚,防止误吸,使胃肠吻合口愈合良好,减少并发症(3)监测出血的速度和量。36胃管插入长度要合适,如过深,胃管在胃内盘绕打折,过浅则接触不到胃液,均会影响减压效果一般成人应插入45-55cm,即胃管头端应插至胃幽门窦前区胃管应固定牢靠:尤其是外科胃手术后的胃肠减压,胃管一般放置在胃肠吻合的远端,如固定不牢靠,一旦胃管脱出,再次下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瘘胃肠减压37胃管脱落防范措施固定:应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胃管牵拉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胃管的体外部分受压或折叠影响胃肠减压的效果。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胃管移位或脱出至食管内或口咽内。对于频繁恶心、呕吐的病人要及时止吐并抬高床头。定期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38保持胃管通畅:可持续负压吸引以减压,负压吸引力不宜过大,过大可使胃管头端小孔被吸附于胃黏膜上而至引流不畅,过低达不到效果鼻腔、咽喉部和呼吸道的护理:定时清洁鼻腔口腔,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咳痰,做深呼吸,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做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湿润通畅胃管39观察吸出物的颜色、性质和量:咖啡残渣样:胃内陈旧性出血;绿色:胆汁反流;红色:胃内出血量多:胃肠道梗阻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正常–有排气–引流液减少–无恶心、腹涨等症状胃管40胸腔闭式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可以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液、重建负压、促进肺复张;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和颜色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41胸腔闭式引流管1.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a.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昏迷病人可抬高床头30-45℃;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以便胸腔内气体或液体的排出,促进肺扩张。b.患者咳嗽时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咳嗽时的疼痛。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或雾化吸入。42胸腔闭式引流管2.观察引流是否通畅a.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脱出,按时挤压胸腔闭式引流管,以保证引流管通畅。b.引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50-60cm,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引流管内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正常水柱上下波动约2-6cm。水柱波动表示胸腔压力的高低和引流是否通畅。c.如水柱波动过大,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水柱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若血块阻塞了引流管,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紧急措施。433.预防感染a.坚持无菌操作,换瓶时用两把钳子
本文标题:常见管道的护理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246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