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XXXX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动向及“十二五”展望
·56·国际石油经济2011.6年度专稿ANNUALFEATURE2010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动向及十二五展望孙慧1李伟2杨义1庄涛2(1中国石油规划总院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摘要截至2010年底,全国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9.3万亿立方米,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9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7%;2010年,中国天然气产量952.1亿立方米,同比增13.2%,中国石化集团和中国海油产量突破百亿立方米;天然气管网调配能力增强;天然气进口量达到174.8亿立方米;消费量突破千亿立方米。2010年中国天然气价格调整向前迈出一步;川气东送正式商业运营,长三角形成“多气源供应、多公司竞争”格局;山西晋煤集团获得煤层气采矿许可证,成为中国首个获得煤层气采矿权许可的煤炭企业;国家收紧煤制天然气项目审批;各地掀起“气化”高潮。“十二五”仍将是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预计2015年中国天然气利用规模将达到2000亿立方米以上;更加科学合理的天然气定价机制将是“十二五”中国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建议国家采取各种灵活的政策促进调峰和储备设施的建设。关键词中国天然气储量产量消费量价格LNG2010年“十二五”2010年,中国天然气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国内天然气产量和进口天然气均大幅增长,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天然气消费量持续上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天然气价格改革向前迈出一步。一、2010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基本情况1.天然气储量继续增长深水勘探再获突破2010年,中国天然气储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5945.5亿立方米,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2875亿立方米;与2009年相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下降了1000亿立方米以上。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9.3万亿立方米,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9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7%。国内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集团”)为主。2010年,中国石油集团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701亿立方米,占全国新增总量的90%以上,新增储量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2010年,中国深水天然气勘探再度取得突破。继荔湾3-1和流花34-2之后,2010年中国在南海获得第三个深水天然气发现——流花29-1。在钻杆测试中,该井可日产天然气57002011.6国际石油经济·57·年度专稿ANNUALFEATURE万立方英尺。深水天然气的发现为中国在南海深水区建设“海上大庆”打下了基础。2.天然气产量高速增长中国石化集团和中国海油产量突破百亿立方米大关近年来,全国天然气产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从1998年的223亿立方米增至2010年的952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达到12.9%。2010年,中国天然气产量952.1亿立方米,与2009年相比增加约110.8亿立方米,增长幅度为13.2%,增速明显高于2009年的8.6%。2010年,中国天然气生产依然以中国石油集团为主,但同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集团”)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取得了巨大发展,天然气产量均首次突破100亿立方米。2010年,中国石油集团的天然气产量为725.3亿立方米(含2.84亿立方米地面煤层气产量),较上年增长42.1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76.2%;在川气东送工程投产和普光气田开发的基础上,2010年中国石化集团的天然气产量达到123.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0.3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13.0%;中国海油扭转了2009年天然气产量下降的局面,2010年产量大幅增长27亿立方米,达到101.7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10.7%。此外,2010年地方国有企业——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了约1.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长庆气区、川渝气区和塔里木气区仍然是全国的主力气田,天然气年产量均达到200亿立方米以上。其中,长庆气区的苏里格气田年产量突破100亿立方米,生产能力达到135亿立方米,成为国内产能最大的气田。inaginechina供图·58·国际石油经济2011.6年度专稿ANNUALFEATURE3.国家级天然气管道建设依旧如火如荼天然气管网调配能力增强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西气东输二线(西段)以及陕京线系统、忠武线等管道为骨干,兰银线、淮武线、冀宁线为联络线的国家级天然气基干管网。天然气管网已将四川、长庆、塔里木和青海四大气区以及中亚地区天然气与国内主要消费市场连接起来,形成了“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就近外供”的格局。截至2010年底,国内已建成的天然气管道长度达4.5万千米。2010年,中国天然气管道建设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天然气管道的连通,全国天然气管网的调配灵活性也在增强。8月31日,川气东送工程正式商业运营,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了多气源供应的格局;10月26日,中国首条跨国天然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实现双线投产,全年累计输送土库曼斯坦天然气43.8亿立方米;11月18日,西气东输二线中卫—黄陂段建成投产,中亚天然气首次进入华中地区,并实现西气东输二线与淮武线的连通;12月8日,西气东输二线枣阳—十堰支干线枣阳至襄樊段投产,实现西气东输二线与忠武线的连通;12月31日,陕京三线榆林—良乡段投产,增强了北京及环渤海地区的天然气供应能力;12月31日,榆济线正式商业运营,实现了大牛地气田与中原油田的连接。此外,2010年中国还有很多正在建设的大型天然气管道,包括西气东输二线黄陂—广州段、中哈天然气管道二期工程、中缅油气管道境外段、陕京三线良乡—西沙屯段、大连—沈阳天然气管道、秦皇岛—沈阳天然气管道、泰安—青岛—威海天然气管道以及大唐赤峰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等。4.液化天然气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天然气进口量大幅增加2010年,中国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新增3座核准的LNG接收站,分别为珠海LNG、青岛LNG和唐山LNG。其中,珠海LNG项目3月份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10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珠海高栏岛,一期建设规模350万吨/年,二期规模达到700万吨/年,计划2013年投产。青岛LNG项目7月份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9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中国石化集团的首个LNG项目,位于青岛胶南的董家口港区,一期建设规模为300万吨/年,二期将扩建到500万〜600万吨/年。唐山LNG项目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于10月份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一期建设规模350万吨/年,二期规模达到650万吨/年,远期规模1000万吨/年;该项目于2011年3月23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13年7月建成。2010年,江苏LNG、大连LNG和浙江LNG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江苏LNG和大连LNG在12月实现接收站、码头等建设工程机械完工。其中,江苏LNG项目已于2011年5月24日开始试运行,是中国石油集团第一个正式试运行的LNG接收站;该项目一期规模350万吨/年,二期规模650万吨/年,远期规模1000万吨/年。大连LNG项目一期规模300万吨/年,二期规模600万吨/年,计划2011年7月投产。浙江LNG项目一期规模300万吨/年,2009年12月18日开工建设,计划投产时间2012年,二期规模增至600万吨/年。截至2010年底,中国已投产的LNG接收站有3座,分别为深圳大鹏LNG(一期规模370万吨/年)、福建LNG(一期规模260万吨/年)、上海LNG(一期规模300万吨/年);已获核准正在建设的LNG接收站有6座(江苏、大连、唐山、青岛、浙江、珠海),一期总规模达到1950万吨/年。2010年,中国并没有新增落实的LNG进口资源。仅中国石化集团与澳洲太平洋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APLNG)签署购销框架协议2011.6国际石油经济·59·年度专稿ANNUALFEATURE(HOA)。根据协议,中国石化集团在从2015年起的20年内,每年将从APLNG进口430万吨LNG。截至2010年底,中国签署的LNG中长期合同量仍保持在2515万吨/年。2010年,中国LNG的进口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年进口LNG935.6万吨(约合131亿立方米),约为2009年进口量的1.7倍(较上年增加382.4万吨)。加上进口土库曼斯坦的管道天然气43.8亿立方米,2010年中国共进口天然气174.8亿立方米,天然气进口量首次突破100亿立方米,与2009年相比增加97亿立方米。5.天然气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消费量突破千亿立方米2010年,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1097.7亿立方米,比2009年增加202亿立方米,增长了22%,增幅高于上年,其中绝对增长量约是上年的两倍。2010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上升约0.4个百分点,达到4.5%。天然气仍然是国内增长速度最快的一次能源,促进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的因素是国产天然气量的增加和进口天然气规模的扩大。中国天然气消费区域已经扩展到大陆30个省市区,西南、环渤海、长三角和东南沿海四大地区仍然是主要的天然气消费中心,2010年这些地区天然气消费量约占全国消费总量的60%以上。其中四川省仍然是中国天然气消费量最大的省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20亿立方米左右;江苏省、广东省和北京市的天然气消费量分别列第2位、第3位和第4位,天然气消费量均在80亿立方米左右。中国天然气利用领域不断拓展,城市燃气所占比例逐步升高,天然气覆盖人口不断扩大,分布式能源、LNG重型卡车等新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2010年,城市燃气行业的天然气消费量约占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0%,天然气气化人口约1.7亿。二、2010年中国天然气行业热点透视1.天然气价格调整向前迈出一步2010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决定从6月1日起,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230元,取消价格“双轨制”;扩大价格浮动幅度,将出厂基准价格允许浮动的幅度统一改为上浮10%,下浮不限;同时,要求全国各地在两年内按天然气与90号汽油最高零售价格不低于0.75﹕1的比价关系理顺车用天然气价格,保持车用气的合理比价。此次价格调整方案是在业界期盼已久的情况下出台的,目的是体现天然气的稀缺性,促进资源节约,理顺天然气价格与其他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引导天然气资源的合理配置。但在某种程度上,此次价格调整并不彻底,没有解决中亚天然气“高买低卖”的问题,仅指出“鉴于2010年进口中亚天然气数量较少,进口中亚天然气价格暂按国产天然气供同类用户价格执行”。这也就意味着今后国家还需不断完善天然气价格改革。2.川气东送商业运营长三角形成多气源供应多公司竞争格局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是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8个省市,全长2170千米,年输气能力120亿立方米。2010年3月29日全面建成投产,8月3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川气东送管道是中国石化集团第一条输气能力超过百亿立方米的国家级管道,使中国石化集团天然气销售版图扩大到了长三角地区,促进该集团天然气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2010年,川气东送管道共销售天然气37亿立方米,不仅缓解了长三角地区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60·国际石油经济2011.6年度专稿ANNUALFEATURE面,更重要的是形成了长三角地区由中国石油集团、中国石化集团、中国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同时参与,由西气东输、冀宁线、上海LNG、川气东送等多个气源同时供应的“多气源供应、多公司竞争”格局,这必将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地区天然气市场的发展。3.煤炭企业首获煤层气采矿许可2010年5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以下简称“晋煤集团”)获得了山西成庄和寺河(东区)区块的煤层气采矿许可证,成为中国首个获得煤层气采矿权许可的煤炭企业。一直以来,在煤层气开采过程中采气权和采矿权的纷争是制约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晋煤集团此次获得煤层气采矿权许可的重要意义在于——这是对解决采
本文标题:XXXX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动向及“十二五”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72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