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2018年继续教育笔记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教育思考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都对教育非常重视,其治国理政思想中有许多关于教育的论述和思想!①2014年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听学生朗诵《沁园春·长沙》,与哲学家汤一介促膝长谈,同师生亲切交流: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②2014年六一儿童节,在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谈“精忠报国是一生目标”: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坚持教书育人,根据少年儿童特点和成长规律,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每一次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性情,让同学们都得到倾心关爱和真诚帮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③2014年教师节,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④2016年教师节,回到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师生: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⑤习近平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作总结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这次会议具有高规格、里程碑意义!不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做好,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重视、做好,这是教育界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习近平谈树立远大的志向: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2017.5.3)(1)必须树立和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这些话既一针见血,也一语中的,不仅指出了我们抓好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指出了当前意识形态问题的最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在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信仰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列宁:如果不善于把理想与经济斗争参加者的利益密切结合起来,那么,最崇高的理想也是一文不值的。毛主席: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将来的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毫无疑义的。毛主席根据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对青年的教育方针是:“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以实际行动体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理想信念的坚定,是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第一标准,也是最重要的标准。所有党员、干部都必须树立和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不可逾越的底线。2015年9月中央政治局第26次集体学习“三个坚定”: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建党95周年讲话:“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六中全会:①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②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实际行动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一定要争做勇于创新创造的表率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列宁:从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一种必须普遍遵守的历史哲学公式,是一种超出了对某种社会经济形态的说明的东西。毛主席1938年: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习近平“5·17”:“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他再三强调创新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发展的极端重要性。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讲话中强调: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从理念、手段、基层工作创新到全方位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8·19”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他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强调: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努力实现军事媒体创新发展。他在“2·19”重要讲话中,他再次强调:“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丰富了全方位创新的内涵,突出了创新的目的,既是对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再强调、再充实,也是一次再动员、再号召。他在“5•17”讲话:“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要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创新改进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3)努力把握好时、度、效习近平“8·19”讲话: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要引导广大群众多看主流,不受支流支配;多看光明面,不受阴暗点影响;多看本质,不受表面现象迷惑。他还进一步提醒指出,要注意不要把点上的问题说成是面上的问题,不要把个别问题说成是整体问题,不要把局部问题说成是全局问题。2014年2月27日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2·19”: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讲话: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按照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和诸多领域的基本要求,帮助学员建立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要素和能力结构模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路径,给予有效的专业引领和具体的专业指导。通过本课程内容的设计,期待学员达成如下目标:1.概述教师专业标准的结构特点,认同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要素2.解释教师专业标准的核心理念,领悟教师专业素养的深刻内涵3.体验分享教师发展的有效策略,设计规划自我成长的行动路径【课程内容】一、教师成长的关键要素【观看视频案例】——依据教师专业标准,如何评价视频案例中出现的教师?【提出思考问题】1.他(她)的师德理念如何是体现的?2.他(她)的专业知识如何是呈现的?3.他(她)的专业能力如何是展现的?4.如何建立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视频案例分析】通过视频案例的分析,归纳概括出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关键要素和框架结构(以小学为例)——“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对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专业知识”部分从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专业能力”部分从教育与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二、教师成长的核心理念【盘点热点事件】——分析社会热点案例,如何理解教师标准的核心理念?【热点事件剖析】通过热点事件的剖析(最美教师张丽莉、英国颁布的《十大儿童宣言》、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语文课文“这条小鱼在乎!”等),归纳概括出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核心理念和深层内涵(以小学为例)1.为师之魂,师德为先2.教育之源,学生为本3.为师之道,能力为重4.为师之恒,终身学习三、教师成长的行动策略【提出思考问题】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视频案例的分析、热点话题的研讨,对照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要素和理念内涵,帮助教师明晰自我发展的有效策略。【引出行动策略】1.内化职业道德,坚守职业信仰案例剖析:美国“教师誓言”告诉我们什么?2.关注学生发展,塑造健全人格案例剖析:不同学生的人生轨迹引发的教育沉思3.强化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智慧视频分析:如何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素养”4.追求持续发展,自我完善超越话题研讨:优秀教师是怎样成长和发展的?5.走出职业倦怠,享受创造乐趣话题讨论:中国教师为什么这样累?【课程特色】正如医学研究需要病人病例,法学研究需法律案例一样,教师培训同样需要案例来支持。本课程的设计,主讲教师将以问题为引领,以案例为载体,让教师充分调动视听感受,在真实的视频情境分析和社会的热点话题探讨中,与学员分析探讨、引发互动交流,诠释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素养和理念内涵。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提升教育理念,丰富教学经验,从而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一、基本理念(一)师德为先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学生为本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2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三)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
本文标题:2018年继续教育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396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