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收费公路行业专题研究(一)定义、行业运行现状及收费公
1收费公路行业专题研究(一):定义、行业运行现状及收费公路企业定位本专题将从信用评级的角度对收费公路行业进行梳理并简单分析,主要包括3篇。本篇为上篇,主要介绍收费公路概念、行业运行现状及收费公路企业定位;中篇介绍收费公路企业的会计处理方式及资产、负债端分析;下篇主要对收费公路信用评级要素作出分析。按公路在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按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从运营主体分类来看,收费公路分为政府还贷公路和经营性公路。政府还贷公路对应债务法律上是政府债务。经营性公路对应的债务法律上是企业债务。从运行现状看,收费公路行业规模方面:2017年全国收费公路里程首次表现为净减少且总规模有所下降但高速公路仍表现为净增长。收费公路结构以高速公路为主,技术等级结构进一步优化。政府还贷收费公路规模逐渐下降。收费公路投资方面:全国收费公路建设投资增速整体有所放缓,还贷收费公路投资总额高于经营公路投资总规模但两者的差距逐渐缩小。收费公路债务方面:债务规模继续扩大,等级上以高速公路为主,运营主体以政府还贷公路为主但占比逐渐下降。建设资金主要是债务性资金投入,融资渠道单一,来源以银行贷款为主。收费公路经营方面:收支缺口不断扩大,其中经营性收费公路收支缺口扩张快,2017年收支缺口整体出现首次回落。收入无法覆盖还本付息,支出以还本付息为主,整体还本付息压力大,经营性公路还本付息占比较小但还本付息缺口增速快。收费公路效益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经营性收费公路效益优于还贷性收费公效益。从收费公路企业定位看,对比城投企业与收费公路企业主体特征,收费公路企业定位类似于平台类企业,特别是收费公路企业路产性质为政府还贷公路的平台属性更强。国有背景的收费公路企业一般为行政等级高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投资设立,具有区域垄断性,企业信用等级评价通过企业定位、路产规模等因素隐性考虑区域政府实力与支持力度,评级逻辑与城投企业评级逻辑相似且政府还贷公路企业相似度更高。一、收费公路定义1.公路基本概念和分类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以下简称“《公路法》”)所称公路包括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和公路渡口。根据《公路法》分类,按公路在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其中,国道规划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并商国道沿线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报国务院批准。省道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并商省道沿线下一级人民政府编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备案。县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乡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协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编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具体的区别如下表2所示。按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具体划分标准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其中相关区别具体见下表。表1按路网等级划分道路区别情况表项目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定义国家干线网中,具有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和国防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的公路干线具有全县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公路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命名和编号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确定与省道要求一致与省道要求一致简称GSXY命名规则以G开头,G1XX以北京为起点,放射线。G2XX是北南纵线,G3XX是东西横线S1XX的起点是省会城市,S2XX是南北方向纵向的道路,S3XX是东西横向省道以X为开头以Y为开头资料来源:《公路法》、公开资料、联合评级整理表2按技术等级划分道路区别情况表项目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交通量可满足小客车年平均昼夜小客车2.5万辆通行可满足年平均昼夜通过量达到3.5-5.5万辆(六车道)或者1.5~3万辆(四车道)能适应年平均昼夜中型载重汽车为3000~7500辆能适应年平均昼夜中型载重汽车为1000~4000辆以满足小客车年平均昼夜小客车通过量不超过2千辆(双车道)或400辆以下(单车道)最高车速120km/h100km/h80km/h----车道至少4个车道4车道/6车道双向行驶且无中央分隔带的双车道公路2车道单车道使用年限一般20年一般20年一般15年一般10年一般10年用途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在分隔的车道上高速行驶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部分立体交叉的公路,主要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是国家的干线公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等地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沟通县及县以上城镇的一般干线公路沟通县、乡、村等的支线公路资料来源:《公路法》、公开资料、联合评级整理2.收费公路基本概念和分类收费公路是指特定主体依法建设或购买的,可以向使用者收取通行费的公路。收费公路最关键的特征就是:有偿使用的公路,区别于普通非收费公路。2015年7月21日交通部再次发布《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稿,(以下简称“《修订稿》”),将收费公路分为政府还贷公路和经营性公路。因《修订稿》正在征求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意见,尚未正式出台,本文对政府还贷公路和经营性公路的分析仍以2004版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为参考依据。目前一般从运营主体和技术等级两方面对收费公路进行分类。从运营主体分类来看,收费公路分为政府还贷公路和经营性公路。政府还贷公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利用贷款或者向企业、个人有偿集资建设的公路。经营性公路指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建设或者依照公路法的规定受让政府还贷公路收费权的公路。3政府还贷公路是地方交通部门作为投融资主体,成立收费公路公司代交通部门举债,投资建设收费公路,同时负责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可能是由于《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中有“县级以上交通部门利用贷款”的条款,实践中也有交通部门直接向银行贷款的情形。政府还贷公路的投融资主体实际上对应的是地方政府,为规范政府举债投资,与一般的城市纯公益性基建项目一样,纳入到财政预算管理范围内,实际上有地方财政对债务进行兜底,法律上是政府债务。政府还贷公路不以盈利为目的更多的考虑是社会效益或政治需要,其通行费收入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存入财政专户,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还贷公路的车辆通行费,除必要的管理、养护费用从财政部门批准的车辆通行费预算中列支外,必须全部用于偿还贷款和有偿集资款,不得挪作他用。政府还贷公路的收费票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印(监)制。经营性公路以市场化方式运营,投融资主体为相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地方国企、央企)。经营性公路的投融资是企业行为,融资来源包括银行贷款、债券、股票等多种渠道。2015年以新《预算法》为起点,地方政府的融资体制建立,高速公路的投融资模式也进入规范阶段,交通运输部于2015年7月发布《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将收费公路分为政府收费公路和特许经营公路,前者融资改为区域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而后者确定为市场化主体融资,政、企债务严格分离,这从法律意义上说明经营性公路的举债是企业行为,法律上是企业债务。经营性公路的通行费收入是企业的运营收入。另外,经营性公路的收费票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税务部门统一印(监)制。目前有些经营性公路的企业,也会同时代政府或相关部门管理政府还贷公路,但其管理政府还贷公路的债务性质等并不因此改变。表3政府还贷公路与经营性公路分析表项目政府还贷公路经营性公路运营主体依法设立专门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政府还贷公路,可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贷款、统一还款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成立的公路企业法人收费期限按照用收费偿还贷款、偿还有偿集资款的原则确定,最长不得超过15年。国家确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还贷公路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0年按照收回投资并有合理回报的原则确定,最长不得超过25年。国家确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年。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价格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收费权转让转让政府还贷公路权益中的收费权,可以申请延长收费期限,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5年,且转让收入必须缴入国库除用于偿还贷款和有偿集资款外,必须用于公路建设转让经营性公路权益中的收费权,不得延长收费期限收费票据开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印(监)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税务部门统一印(监)制通行费管理应当全部存入财政专户,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行费除必要的管理、养护费用从财政部门批准的车辆通行费预算中列支外,必须全部用于偿还贷款和有偿集资款,不得挪作他用无明确要求债务资金来源银行贷款、财政配套、未来或以收费公路专项债券银行贷款为主资本金来源财政性资本金为主非财政性资本金为主债务认定政府债务企业债务资料来源:《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统计公报、其他公开资料、联合评级整理从技术等级来看,根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技术等级为二级以下(含二级)的公路不得收费,但是,在国家确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的二级公路,其连续里程60公里以上的,经依法批准,可以收取车辆通行费。截至2017年末,全国收费公路里程416.37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477.35万公里的3.43%。其中,高速公路13.26万公里,一级公路2.07万公里,二级公路0.95万公里,独立桥梁及隧道883公里,占比分别为81.0%、12.6%、5.8%和0.5%。从技术等级看收费公路主要以高速公路为主。图1截至2017年末全国收费公路占比图资料来源: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二、收费公路运行现状上文我们对公路及收费公路的概念、分类标准以及不同类别的收费公路区别点作了简单梳理,下面我们主要从收费公路的规模结构、投资、债务、运营等情况简单梳理收费公路行业现状。1.收费公路规模与结构2017年,全国收费公路里程首次表现为净减少且总规模有所下降但高速公路仍表现为净增长。收费公路结构以高速公路为主,技术等级结构进一步优化。根据《2017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收费公路里程比上年末净减少7,356公里,为16.37万公里,收费公路里程净增加额首次变现为负。从技术等级来看,其中,高速公路里程净增8,130公里,增长6.5%,主要为新通车高速公路项目带来的里程增加,高速公路里程占比由2016年末的72.8%上升到81.0%。普通公路(一、二级公路合计)里程净减少15,245公里,较上年末下降33.5%。其中,一级公路净减少2,846公里,主要为广东省取消年票制一级公路收费;二级公路净减少12,399公里,主要为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政府还贷收费公路规模逐渐下降。从运营主体来看,政府还贷收费公路规模与占比有所下滑,截至2017年末政府还贷收费公路9.98万公里,占收费公路里程比重为55.56%(上年占比为58.73%),主要是普通公路收费的逐步取消以及建设较早的政府还贷高速公路收费期限到期取消收费影响所致,截至2017年末,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西、重庆等六省市已全部取消普通公路收费,福建、湖南、宁夏等省区仅剩个别收费普通公路项目。全国普通公路收费里程大幅下降,为公众经济出行提供了更多可选择路线,助力物流业降本增效,社会效益显著。5图22013~2017年全国各运营
本文标题:收费公路行业专题研究(一)定义、行业运行现状及收费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95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