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小学生社团管理的探索
1小学生社团管理的探索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小学生社团以儿童兴趣为出发点,以儿童快乐为落脚点,为学生的发展预备各种机会,积淀各种能量,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分享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已成为现今学校德育教育的资源和新载体。通过完善社团的过程管理,建立健全各类管理机制,不仅能保障社团的发展拥有持续的生命力,而且能使团员更好地凝聚在一起,使社团拥有良好的发展秩序和空间。关键词:小学生;社团;管理过程社团这个舞台不仅是师生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舞台,也是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综合实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的平台。在活动形式多样、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社团中,孩子们感受着生命成长的脉动,体验着生命成长的快乐,实现着生命的成长和享受生命之美。本文将以金茂小学为例进行分析,走入社团,通过数据分析和过程探究,呈现金茂社团建设与发展的生命活力。一、金茂小学社团建设的概况金茂小学自2005年10月起正式成立学生社团至今,社团规模日渐壮大,从当初的7个扩展为当前近40多个,团员数从当初的近150人扩展为当前的近450人(2011年2月在册),实现三年级学生以上全覆盖。我们的社团起源于五年前部分的兴趣小组(队),当时学校中有“儿歌创作”兴趣小组、学校鼓号队、合唱小组、芭蕾舞蹈队、射击队等活动,由学校艺术辅导员负责管理统筹,活动也基本正常有序,但涉及学生面不是很广,只有30%左右的学生在这些由学校层面统一管理的兴趣小组中活动,活动也通常带有一些比赛任务,特别是在接到比赛通知或任务时,活动比较频繁,有些加班加点的感觉。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多维度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对更多的学生进行多兴趣培养,学校德育室牵头开展“小学生社团建设”的探索,建设初期拟结合德育“两纲”教育,结合德育课程化的探索需要,结合学校拓展型课程开发等多项工作发展的需要,由部分优秀的兴趣小组转型,实施社团建设的探索,在几年的潜心专研中,金茂小学的社团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2007年底起,金茂小学的小学生社团以学校素质教育实验项目实施方案为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社团为载体,建构起“三童三式”的社团发展体系,即以“童心、童乐、童趣”为核心,依托类型多样、活动多样的社团活动开展“多层分段式、中心辐射式、全程参与式”(具体解释参见表1)的培养,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拓展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表1:金茂小学“三童三式”体系的具体阐述三式具体内容多层金茂小学的社团大体分为两类:“精品型社团”+“体验型社团”:2分段式“精品型社团”:汇聚的学生多半有一技之长,或者在某些方面有突出能力(以中高年级的孩子为主),该类社团比较成熟,多半是第一批成长起来的社团。如“魔幻魔术社”、“神枪射击社”、“童谣创作社”、“爱心服务社”、“小天使礼仪社”、“少先队鼓号社”、“梦幻芭蕾社”、“小交警社”等,孩子们在社团里切磋技艺,共同参加一些比赛活动或展示活动。“体验型社团”:则是校园内的主角,因为绝大多数三年级以上的孩子是其中的一员,包括部分精品社团中的孩子,如果社团活动时间不冲突,他们也可以参加周五其他类型的“社团活动”,学校现有体验型社团近35个。中心辐射式以社团活动为学校教育活动中心载体,将社团建设与发展渗透到学校日常的德育教育中。例如要组织“法制宣传周”主题教育时,通过社团管理中心的信息传递,“童谣社团”成员创作相关的法制宣传童谣,“小交警社”开展手势操大汇演,“儿童画社”创作有关交通安全、生命安全的绘画赛,“天才信息社”开展法制电脑小报制作活动等。全程参与式每位金茂小学的学生从进入学校后,都能经历社团团员成长的全过程:“社团了解期”(一年级),虽没有具体的社图可以参加,但年级组组织各类主题介绍,让同学们了解校园社团概况,组织观摩各类社团展示活动,让学生对金茂小学的社团有个大概的印象;“社团准备期”(二年级),二年级时,学生大都对社团有了概况性的认知,二年级组主要通过班团队会时间,让学生了解社团组织的框架,活动内容,如何入社等,并安排部分社团活动现场观摩,例如社团招募会等,进一步感受社团的气氛,对部分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可以申请提前入社。“社团参与期”(三年级以上),每学年初,由金茂小学社团管理中心牵头组织各社团进行招募会,吸引同学参加,同时也在真实环境中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合理选择和判断,每个社团结合管理中心给于的学年度目标预设,因地制宜地制定本社团的学年度活动设计。通过这几年的规范与发展,学校在社团类型拓展、活动内容充实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把孩子们创编的童谣汇编成册,形成了《珍爱生命》、《八荣八耻》、《金花灿烂》、《文明校园》、《世博童谣》等5本童谣集,成为校园童谣诵读的好教材;神枪射击社的孩子们屡次在市区级比赛上摘金夺银;魔幻魔术社的孩子们参加上海市魔术金手杖颁奖典礼获新苗奖,曾接受上海电视台DV365专题报道,多位孩子带着精彩节目走进社区,走进东方电视台;金茂小学足球小子征战绿茵,曾在上海市小学生足球赛上荣获07年U8少年组冠军和06年区冠军。社团活动已经为金茂小学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无数道亮丽的风景。二、金茂小学践行社团管理的探索作为学生社团的建设管理者,应在宏观统筹上多思考,努力建立促进社团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支持体系,人力资源支持体系和物质保障体系。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金茂小学的社团建设在制度保障、资源保障和适宜的评价机制等方面都获得了质的提升,为社团健康地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一)完善制度保障,促使社团可持续发展3社团的健康发展必须得一些制度上的合理保障,例如社团管理的规范化,社团组建的合理化等。社团发展要加强其生命力,一定要做好组织体系的构建工作,不少学校的社团处于有形无神的状态,有任务时拉几个同学临时组成社团,活动也不经常,或者成立社团的时候轰轰烈烈,一段时间后就不见了身影,这些都不利于社团发展。首先,要在学校设立专门的社团管理机构,让整个社团系统运作。不少学校的组织建设会给我们很多启发,例如有些学校由大队部成立“社团服务中心”,由相关的大队职能部和学校行政共同管理社团①;由学校成立了“小当家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社团辅导员的聘请和小校长的培训②;有的地方采取分层管理,一部分功能型的社团由学校大队委员会和团委进行直接管理,另一部分才艺型社团采用松散管理模式,由队员自主操作③;而我们因地制宜,成立了由德育室、少先队总领衔、总负责的社团管理中心,内设若干部门,对学生社团实施有效的指导和管理。其次,要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让整个社团有序运作。金茂的社团管理中心主管学生社团的成立、注册及奖惩,在章程中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并制定有关管理条例,如社团章程、社团管理制度、优秀社团评比制度等。此外,管理中心还负责统筹各社团活动中的人员、场地及物资,安排社团参加好各类校内、校际或者校外的展示或交流。鉴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年纪小、阅历少,自律能力还较为薄弱等,组织者还要特别注重与社团骨干的沟通,这样有助于指导和协助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社团管理中心为每个社团建立档案,及时把各类社团活动计划、总结、特色活动、活动成绩、社团成员成长表现等珍贵的资料收入其中,每学期整理一次,并进行社团评比和奖励。我们的小学生社团建设日常管理实施“十有”管理,即:有名称,小社团名称由社团成员一起命名,要叫得响的,能充分表达孩子们的心愿;有标志,小社团的标志由社团成员自己创立和设计,最好能充分鼓舞士气的,能反映大家的希望和愿望的;有规章,社团的章程由集体制定,充分调动大家的自勉自律意识;有分工,在社团中设立不同的岗位,并且根据不同社团成员的特长安排一些不同的岗位,让孩子们在服务中学习交往;有轮换,社团的副团长一职设为轮岗专用,让每个团员都有机会参与社团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中,体现人人当家作主人的特点;有活动,每次社团活动都是有计划开展的,并体现本社团的特点,同时,努力做到自己的活动自己设计,自己的活动自己组织,在辅导员的指导下,使每次社团活动有意义、有趣味;有辅导,小学生社活动强调辅导的强势介入,不论从孩子的年龄出发,还是从孩子的能力出发,都需要有力的辅导和支持,社团辅导员可以由学校调配,也可以由学生自行聘请并备案,有时候辅导员可以流动起来;有基地,小社团根据条件设立一些社团之家,大部分建在学校、班级中,节假日也在社区、家庭、单位或大自然中活动,既有固定基地,也有流动基地;有评奖,积极参与社团管理部门组织的各类评奖,鼓励自己的同时鼓励他人,我们也在小社团内自设奖项,不断激励;有手册,设立专门的手册记载,能对社团的足迹有个清晰的留痕,通过及时活动记录和撰写体会,来锻炼学生规范的管理意识和能力。4(二)完善资源保障,强化社团的发展力度对社团发展的资源保障,具体指人力资源保障和财力资源保障两大层面。1.建立选派、聘任辅导教师机制,为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选配和聘用一批热心于学生社团工作、具有某类专业特长的教师担任社团辅导员。要将社团辅导员的工作纳入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一并统筹,也要对辅导员进行适度的考核和奖励,享受一定的津贴。要充分调动社团辅导员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教师来担任社团辅导员,还可以聘请社区、家长、离退休专家等担任社团辅导员,充实和丰富辅导队伍。通过多年的磨合,我们学校的社团辅导员机制日益完善。我们对部分社团进行了重点打造,聘请优秀的“技能辅导员”(即外聘辅导型专家)提高社团成员的技能技巧,例如“魔幻魔术社”,在社团成员的互助下,逐渐涌现出一些热衷于小魔术表演的学生,学校为此帮助社团聘请上海魔术协会的邵仲清副会长来校指导,大大提升了学生们学魔术演魔术的兴趣和技巧。目前,我们试点的“外聘专家型导师”+“校内自培型导师”相结合的双轨制辅导机制(见表2)获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和技能提高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表2:金茂小学“双轨制辅导”配备现状表社团名称外聘辅导型专家校内自培型导师社团活动时间神枪射击社姜荣:前世界射击冠军丁斌、蔡昀每周五下午童谣创作社张铁苏:中国作协会员、民间文艺家倪金丽每周五下午魔幻魔术社邵仲清:上海魔术协会副会长袁开霁每周五下午葫芦丝社景海潮:西安音乐学院教师陆颖每周三下午春苗古筝社庄淑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民乐团团长朱莲华每周三下午海豚游泳社周伟:浦东碧云游泳馆馆长助理姚芳每周二下午未来星足球社韩风平:曾带队参加全国乙级队比赛,获全国第五名陈惠德:曾带队获新区小足球比赛冠军,07年获上海市U8夏令营比赛第四名周明霞每周二下午2.构建社团建设项目经费划拨机制,为社团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支持学校要对社团直接予以扶持,协调各方,要以“规定”的形式在社团场地使用、活动开展、经费支持等方面为社团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为学生社团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我们每学期以社团考核的形式,给予社团不同的建设基金,鼓励部分有建设、有发展的社团更多的物质支持。其次,我们通过项目辅助的的形式给于社团发展新支持,即通过项目申报的途径,构建不定时不定期的活动经费申报、审批和使用制度,以此鼓励优秀社团不断追求质的提升和飞跃。(三)完善评价机制,促进社团评价童趣化对社团建设的评价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除了对社团本身的评价,例如星级社团、优秀社团的评选,优秀社团长(员)的推荐等,还尝试着鼓励精品社团实施内部全员参与的童趣化评价,将学生参与社团的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统筹考虑,这是一个系统而浩大的工程,我们目前正在试点实践阶段。1.“必修章”和“选修章”进社团几年前,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标的渐进性、激励5性和自主性受到了孩子们的推崇,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少先队员全面提升队员素养,锻炼自主自动能力。如今,我们把雏鹰奖章机制移植到社团评价中,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富有童趣性和可操作性。我们根据孩子们参加不同社团及在社团内的表现,分类别设置“必修章”和“选修章”。2.精品社团根据自身条件,创意不同的选修章以“绿野环保社”为例,介绍社团奖章评价的实施步骤:(1)根据“绿野环保社”的社团活动宗旨,
本文标题:小学生社团管理的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94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