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上半学期:1.中断的概念及其实现方式2.中断向量的作用:加快中断处理程序的查找3.多重中断的处理方式:禁中断、中断优先级(嵌套执行)4.I/O执行方式:POLL,中断、DMA5.操作系统的功能: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网络与通信管理6.操作系统的接口:程序接口(系统调用)、命令接口(SHELL)、图形用户接口7.指令分为特权指令和非特权指令,执行状态分为核心态(系统态)和用户态的目的是保护操作系统8.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异步、共享9.操作系统的类型:批处理、分时、实时、嵌入,以及各自的主要目的10.资源使用的方式:复用(时分,空分)、虚拟化、抽象11.并发和并行的区别12.多道程序设计的作用:提高资源(包括CPU)利用率。如何提高?13.会画多道程序环境下程序执行的时序图,以及CPU,I/O的利用率14.系统调用及其实现方式15.系统调用与普通函数的不同16.API和系统调用的区别17.命令解释器的两种实现方式18.操作系统内核的类型:单内核(整体式、层次式),微内核19.进程的含义20.进程上下文:用户级上下文(代码、数据、堆、堆栈)、寄存器上下文、系统级上下文,分别存放在什么地方21.进程控制块的作用与内容22.进程切换的时机:操作系统获得控制权后的任何时刻23.操作系统获得控制权的方式:中断、系统调用24.进程切换与模式切换25.进程的状态及转换原因26.挂起状态的作用27.多线程环境下的进程:线程是调度的主体,拥有线程标识符、线程执行栈、局部数据;进程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是资源分配的主体28.多线程的实现:用户级线程、系统级线程、混合模式29.线程的状态:挂起态无意义30.多线程的优点31.处理器调度的三个层次:长程、中程、短程32.调度算法的准则:吞吐率、响应时间、处理器利用率、周转时间、公平性、加权周转时间、截止时间33.调度决策模式:抢占式、非抢占式34.调度算法:FCFS,SJF,SRTF,优先级、RR,MLFQ,各个算法的优缺点35.基于两级调度计算作业的周转时间36.并发程序的无关性条件(会识别某个具体的程序中语句是否能并发执行)37.进程交互的方式:竞争与共享,解决方法:互斥与同步38.临界区的概念39.进程互斥的解决方案:软件方法、硬件方法、PV操作、管程、消息传递40.信号量的物理含义,以及对信号量进行PV操作的含义41.利用信号量实现互斥与同步,即PV操作写程序42.进程间通信的方式:信号通信、管道通信、消息传递、信号量、共享内存43.死锁产生的四个条件:互斥访问、占有等待、非剥夺、循环等待44.死锁的对策:死锁防止、死锁避免和死锁检测解除,分别的优缺点45.银行家算法内存管理1.存储管理的作用:地址重定位、存储保护、存储共享2.地址重定位的类型:静态地址重定位、动态地址重定位3.编译、链接、装入的作用4.连续空间存储管理的类型:固定分区,可变分区5.可变分区内存分配算法(最佳适应、最优适应、最差适应、下次适应)6.可变分区连续内存分配算法的地址转换和存储保护(基址寄存器+限长/界限寄存器)7.分页存储管理的基本出发点8.逻辑地址的划分方式:页面号+页内偏移9.页表的存储地点:内存;为了降低查页表的开销,可以使用快表10.基于分页存储的地址转换和存储保护(页表基址寄存器找到页表,逻辑地址分成页号+页内偏移,页号查页表,得到物理页框号,与页内偏移拼接得到物理地址)11.采用分页存储和快表的存储管理系统中,访问一次内存所花的时间计算。12.多级页表、哈希页表、反置页表的实现方式13.分段存储管理的地址转换和存储保护(段表)14.分段和分页的比较15.段页式存储管理的地址转换过程,需要访问内存的次数16.内部碎片与外部碎片的概念,以及每种存储管理可能产生哪种碎片17.实存管理和虚拟存储管理的区别18.虚拟存储管理的概念及依据(程序局部性原理)19.什么是请求分页?(仅当页面被访问时才装入页面)20.请求分页系统中,页表需要做何改变?(增加一位标识页面是否在内存中)21.缺页中断的概念以及与其它中断的区别22.一条指令的执行可能产生多次缺页中断,为什么?23.请求分页系统中的地址转换完整过程24.页面分配方法:固定分配VS可变分配25.页面替换范围:全局替换VS局部替换26.页面替换算法(OPT,LRU,FIFO,时钟页面替换)27.什么是工作集理论?所基于的原理是什么?28.工作集替换算法29.抖动的概念I/O子系统1.I/O子系统的设计目标:通用性、高效性2.I/O工作方式:轮询、中断、DMA、通道(也就是I/O处理器)3.I/O硬件的组成,特别是设备控制器4.操作系统与设备控制器的交互方式:I/O指令、内存映射I/O5.I/O软件的分类: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与I/O设备无关的软件6.哪些I/O软件是提高通用性的,哪些是提高效率的?7.设备驱动程序所处的位置及其作用8.缓冲技术及其与缓存的区别9.磁盘的结构及编址10.磁盘数据读写的基本单位11.磁盘的数据优化分布12.磁盘的移动臂调度技术的目、以及具体的调度算法(FCFS,SSTF,电梯)13.冗余磁盘阵列的目的:提高容错能力、提高性能。14.设备独立性的概念15.虚拟设备(SPOOLING系统)的概念文件系统:1.文件系统的功能2.文件内容及文件属性3.文件的存取方式:顺序读写、随机读写、按索引键读写(随机读写的一种)4.文件目录的概念及作用?组织文件系统、完成文件名到物理地址的转换5.目录文件是什么?(全是目录项组成的文件)6.目录的不同结构及其优缺点7.文件控制块的概念8.文件的逻辑组织方式:流式文件VS记录式文件9.文件共享的实现方式:软连接VS硬连接10.INODE的作用11.如何实现文件的按名存取?LINUX中的目录检索例子12.文件的物理结构:顺序/连续文件、连接文件、FAT和索引文件,优缺点及适应哪种存取方式13.逻辑文件到物理文件的映射14.给定文件的物理组织方式和需要读写的逻辑字节号,确定要读取的文件物理盘块号。15.磁盘空闲块的管理:位示图、空闲块链、成组链接16.用户打开打开文件表、系统打开文件表的作用
本文标题:操作系统考查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42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