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缩小国家间的差距
经济全球化对缩小贫富差距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对缩小贫富差距的影响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1980年起,全球144个国家按人口加权的基尼系数在20年内从约0.54下降到约0.5,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从1980年的23倍缩小到2006年的18倍。分地区来看,近十年亚洲、欧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他们同世界上最富有的高收入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差距在缩小;但是拉美和中东却略有扩大。看起来,数字是复杂而又矛盾的,而是要搞清楚扩大或缩小的事实,就离不开研究“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因果机制。因此,本文将从产业转移的快速追赶和技术扩散的后发优势,结合实例,论证经济全球化对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的影响。关键字: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一、产业转移的快速追赶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技术转移、产业转移、资本流动、贸易开放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配置,从而形成全球经济有机整体。日益开放和一体化的世界市场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建立,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愈发自由的流动,带来了新技术的普及。从1980年到2006年,外国直接投资占世界GDP的比重从6.5%上升到31.8%,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占发展中国家GDP的份额从15%上升到25%,由此确立了两种缩小世界各国贫富差距的机制。经济全球化对缩小贫富差距的影响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指出,生产需要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投入,其中劳动力和资本具有边际收益递减的特点,即存量少的时候边际收益高,增加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可以带来高增长,存量多的时候边际收益低,增加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带来的增长微乎其微。经济全球化,使得在发达国家绵延数百年、日暮西山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则转向主要靠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巴罗对美国的实证研究指出,技术进步带来的实际GDP长期平均增长率约为2%,而中国、韩国、台湾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依托廉价劳动力和引进外资,发展出口导向的制造业经济,可以达到连续20年10%以上的GDP增长率。经济学家阿伯拉莫维茨曾提出“追赶假说”,即一国经济初始水平与增长速度具有潜在的反向关系,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得以成为现实。在这种产业转移当中,外包是使当今世界发生重大变革的一个体现,它使得分工越来越细化,而跨地域,跨时间的外包任务的达成,同发展迅速的计算机产业和网络通信技术密不可分。外包创造了一个可以将知识资本和知识工作自由传送的平台,这一平台可以将各种任务分解、分配、生产并最后组合到一起。发达国家的企业将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外包给不发达的国家,从而能使自身的资本和劳动力得到释放,从而进行更加精深的工作。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扩大了就业人口,通过外国的投资增加了本国的收入。在这种外包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是专业化和独特的,印度、中国、和俄罗斯都没有足够的人力和智力可以为一家大型美国跨国公司解决整个生产过程。但经济全球化对缩小贫富差距的影响3是这些国家会不断提高他们的研发能力。美国一家公司的研究人员称,创新也在走向全球化,由单一跨国公司处理整个生产过程的旧的生产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越来越多的欧美公司开始将研发外包到印度、俄罗斯和中国。印度的班加罗尔以外包企业著称,从电话接线业务到数据输入服务,在到报表分析报告,班加罗尔从事着各种各样看似不需任何脑力的外包服务。外包为企业的生产提供了效率,降低了成本。由于时差的存在,当纽约的公司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外包出去的工作就可以由在地球另一端的印度公司完成,由于印度的劳动力廉价,自然会吸引很多的资本。资本总是会流向收益最大化的地方。如果某个地方拥有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最廉价的劳动力,全世界的企业和商机都会到这里来。在制造业方面,中国人最初是雇员,为外国制造商打工,几年之后,我们学会了所有的生产流程可以自己办公司。软件行业同样如此,起初几年中国用外国开发商的软件,而随着应用时间的增长以及自身的钻研,中国人同样可以开发自己的软件。这就像盖大楼一样,发达国家是设计者和工程师,发展中国家最初是瓦泥工,但随着技术的熟练以及学习,最终瓦泥工也会变成工程师。熟能生巧,从某种意义上说,最初的操作与制作也是学习与模仿的过程。二、技术扩散的后发优势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被卷入了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世界已经走入了平面化的时经济全球化对缩小贫富差距的影响4代。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有的人士对其感到非常悲观,从表面发达国家日益庞大的收入与部分发展中国家增长缓慢的收入中,认为经济全球化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贫富差距增大。而正是全球化推动了世界新的格局形成,它使每个国家都有机会参与到资本的投入与分配当中,从而缩小了贫富差距。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国若想从中获取更多利益,关键在于拥有足够的话语权,而拥有话语权的关键在于自身资源禀赋的垄断。具体来说,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和资金是独一无二的,任何发展中国家都有求于发达国家。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发达国家同样会有求于发展中国家,只要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如中国和印度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等。利益分配的关键在于大家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但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发达国家所有的核心技术和资金毕竟属于高级的生产资料,其优势比较明显,因而在发达国家拥有这些资源的富裕阶层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是,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主要依靠投入大,风险高、回报率低的自主研发模式,速度较慢。相对地,发展中国家可以借经济全球化的东风,直接模仿、引进技术,这种进步投入少,风险低,回报率高,可实现后发优势。日本从50年代起实施“技术引进带动技术立国”战略,33年中签署了4.2万个技术引进的协议,通过引进吸收国外技术迅速建成了钢铁、机械、半导体、微电子等支柱产业,在六、七十年代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对缩小贫富差距的影响5GDP年均增长17%的经济奇迹,与美国的人均GDP差距从14.13倍缩小到了1.33倍。资源垄断与社会不公是世界贫富差距的根源。打破垄断意味着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应积极化解对方的优势,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投资于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扩大市场和生产基地。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对方的技术和资金优势,这两点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一方面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从更多的国家招商引资;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干中学”,从与外资的合作中学习到更多的技术和能力。三、关于缩小贫富差距的思考为了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共同获益,必须创造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条件,这也是合理分配全球财富的最重要的条件。外部条件是指,通过所有国家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发展援助可以进行,但对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公正合理的全球贸易规则。内部条件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要提高自己在经济全球化中获益的能力。通过缩小能力差异来求得发展,这是发展中国家首要的任务。只有内外兼施,才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避免垄断势力的干扰。四、参考资料[1][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2012[2]赵相忠,文礼朋,秦敬云.再论经济全球化对全球贫富差距的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12(2)
本文标题: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缩小国家间的差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40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