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元青花赏析青花瓷起源
「元青花•赏析」青花瓷起源元青花概述元青花珍品欣赏目录元青花艺术特色壹青花瓷•起源【青花瓷器】青花瓷器,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青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青花瓷·起源萌芽于唐繁盛于元发展于明缤纷于清唐青花瓷的萌芽期花草纹为主发色浓艳带结晶斑胎质粗松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黑石号沉船青花瓷残片最早的所谓“青花”体现——唐青花青花瓷·起源贰元青花•概述元青花·概述元代(1271—1368)短短九十八年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特别是青花高温釉的烧制成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明清瓷都景德镇的形成奠定基础。元青花瓷器是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专称。在元代蒙古人尚白、尚蓝习俗的推动下,元青花于元代中后期异军突起,并影响波及亚非广大地区。学者们现在一致同意元青花烧造于元代中晚期,前后不会超过50年,甚至很可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元代时期瓷器元青花·概述然而,明初的曹昭在其所著《格古要论》中却说元朝“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说明当时元青花被汉人士大夫看作是一种不入眼之物。半个多世纪以来,元青花再次成为中国古代陶瓷世界里最响亮的名字之一,其独特的艺术面貌令人倾倒,不少作品甚至成为当今世界艺术宝库中耀眼的明珠。元青花·概述2012年10月19日至2013年1月20日上海博物馆一楼第一展厅幽蓝神采——元青花瓷器大展叁元青花•艺术特色元青花瓷的胎体元青花瓷的青料元青花瓷的釉层元青花瓷的造型元青花瓷的装饰元青花瓷的款识元青花·艺术特色元青花·艺术特色•元代景德镇瓷器的胎料制备不同于五代和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单一瓷石原料的方法,而是采用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新工艺•“二元配方”=瓷石+高岭土•“三元配方”=增加一点比例的三宝蓬釉石•胎色不甚洁白,胎质略显疏松•多数器物底部露胎不施釉元青花瓷的胎体元青花瓷的青料(二)国产钴料苏麻离青低锰、高铁,含硫砷,无铜镍发色浓艳青翠有铁锈斑(一)进口钴料国产青料低铁、高锰发色蓝灰或蓝黑呈色较灰暗元青花·艺术特色最新研究表明:元青花发色不同不是青料性质的问题,而是由于青料的不同质量所造成的。精美产品均采用上等青料或细料,制作粗率的器物用的是下等青料或粗料。元青花瓷的釉层•继承景德镇传统配釉方法:釉灰+釉石•改进:青白釉中增加了釉石,减少了釉灰•元青花的釉属于钙碱釉•与宋代青白釉相比:增加了厚度,光泽更柔和•在器物的漏釉、缩釉露胎处容易产生火石红元青花·艺术特色元青花瓷的造型元青花·艺术特色琢器:•瓶、罐、壶、炉之类的立件•阴模印坯•分节印坯,粘接成完器圆器:•碗、盘、杯、碟等圆形器皿•阳模印坯•直接成型,修坯脱模元青花瓷造型方面鲜明的时代特点:元青花·艺术特色1.大者甚大、小者甚小2.创新器型多3.基本造型的变化样式多4.八棱形和扁形器物多5.带座的器物多元青花瓷的造型壶类:执壶扁壶罐类:大罐(高形、矮形、八棱形)60cm小罐(敛口四系方形、撇口双系瓜棱形、唇口双系鼓腹式、唇口溜肩圆腹双系式等)7~8cm鼓式盖罐八棱器为元时创新品种。瓶类:梅瓶、玉壶春瓶、蒜头瓶、兽耳瓶、戟耳瓶,另有富时代特色的四系扁瓶及塔式盖瓶等,梅瓶附盖,盖内有一管状子口,与瓶口牢牢套住。碗类:高足碗(有敞口、敛口)大碗,口径达40厘米以上。高足杯,高仅为10厘米左右,又有靶杯之称。大碗口径一般都在30厘米以上。盘类:大盘(口径45厘米以上)中盘(口径一般为30厘米左右)小盘(口径15厘米左右)折沿花口形多见。元青花·艺术特色元青花·梅瓶元青花·艺术特色元青花·玉壶春瓶元青花·艺术特色元青花·罐元青花·艺术特色元青花·大盘元青花·艺术特色元青花·高足碗元青花·艺术特色元青花·扁方壶元青花·艺术特色元青花·觚元青花·艺术特色元青花·匜元青花·艺术特色元青花瓷的装饰特点元青花·艺术特色1.精者甚精、粗者甚粗2.纹饰布局疏密并存3.喜用云肩、开光等分块装饰手法4.图案设计变化多端5.绘画笔法自由利落6.纹饰题材广泛,以传统型为主元青花瓷的装饰装饰技法•主流:单纯的彩装饰(白地蓝花、篮地白花、青花加釉里红)•彩装饰与胎装饰结合(青花加印花、青花加刻花、青花加贴花)•彩装饰与釉装饰结合(青花与蓝釉仅有一例)构图方法分为饱满和疏朗两类。饱满:全器覆盖;通体以卷枝纹或海水纹为地,突出白色的花纹;在地纹上作开光疏朗:民间供器及殉葬品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的青花龙纹玉壶春瓶纹饰题材主体纹饰:植物类动物类人物纹佛教艺术辅助纹饰:波浪变体莲瓣回纹卷草纹钱纹蕉叶纹元青花·艺术特色元青花·艺术特色人物纹元青花瓷的装饰•青海收藏唐代唐卡与土耳其藏元青花纹饰对比元青花·艺术特色元青花瓷的装饰元青花·艺术特色元青花瓷的装饰•敦煌佛教壁画与元青花纹饰对比图•敦煌佛教壁画与元青花纹饰对比图元青花瓷的款识现藏英国博物馆的原属大维德艺术基金会的一对至正十一年青花象耳瓶,属于专门写在供器上的供养款式,有供养人姓名及具体年代江西萍乡市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双凤纹高足杯,杯内心书一青花“福”字。吉语款由元代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在民窑青花瓷中极为普遍。外销瓷,伊朗阿特比尔神宫等。书写或钻刻阿拉伯文元青花器物上的印章式款为波斯文,推断是签名,有可能是工匠对自己作品的留名。元青花·艺术特色元青花瓷的款识元青花·艺术特色肆元青花•珍品欣赏元青花·珍品欣赏青花莲池杂宝纹莲瓣形盘元高5.6cm口径29.cm足径9cm上海博物馆藏一点小小想法•元青花不仅是令人心醉神往的一个瓷器品种,更是在藏市高度受到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民间收藏还是谨慎不能妄想,因为经验告诉我们——越是珍稀的文物,收藏中陷阱往往越大。•即便“鬼谷子下山图罐”拍出2.3个亿被人收藏,也并不能说明元青花就是最具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的中国文物。•要理智看待由此引发的国内诸多专家和大收藏家突然对元青花的顶礼膜拜,不要让珍宝沦为某些人别有用心的谋利借口。谢谢
本文标题:元青花赏析青花瓷起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830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