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201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总分:70分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美国、日本等大国拒绝履行保护人类环境的一些义务,企图强压中国等一些国家,我国立即给予强烈的谴责。我国这种不畏强权,对世界负责任的正义行为,主要体现了孟子的哪种思想(C)A、富贵不能淫B、天时不如地利C、威武不能屈D、地利不如人和2、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D)A、活字印刷术B、交子C、指南针D、造纸术3、《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A)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胜利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4、“转换经营机制”、“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权责明确”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B)A、农村新貌B、国企改革C、特区发展D、法制建设5、下表反应了我国人均居住条件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时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m2)农村人均居住面积(m2)1978年3.68.12000年1024A、三大改造的完成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6、图片是历史的印记,它以无声的方式记述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下列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正确的排列顺序是(C)①重庆谈判②南昌起义③五四运动④南京解放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D、②④③①7、一部游记,内容宏富,妙趣横生,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哥伦布就是读了这部书,才对黄金遍地的东方大国产生了由衷的向往。该书是(C)A、《天方夜谭》B、《荷马史诗》C、《马可·波罗游记》D、《大唐西域记》8、2012年11月7日,现任总统、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击败共和党挑战者罗姆尼,成功连任美国总统。历史上与他的祖先大批来到美洲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A、三角贸易B、新航路的开辟C、美国独立战争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9、活动课展示如下情景:“开着雪佛兰汽车,来到汇丰银行取款,然后去逛家乐福超市……”这反映了(A)A、经济全球化B、政治多极化C、经济一体化D、观念多元化10、下图分别是1988年和1990年美国(时代》周刊两期的封面,反映了当时美苏两国的关系。下列相关评论,恰当的是(B)A、“冲突加剧了”B、“冷战该结束了”C、“盟国时代来临了”D、“美国人输了”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6分)11.音乐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体现。(1)冼星海创作的______________作为中华民族的音乐经典,震撼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扉。(2)贝多芬创作的______________热情颂扬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的英雄业绩。(3)法国狄盖特谱曲的______________唱遍世界,成为一首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12、安徽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文化体育成就斐然。(1)著有《农学》,还发明木活字的元朝旌德县尹是______________。(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3)安徽省射击运动员______________在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勇夺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实现了中国在奥运会史上金牌“零”的突破。三、辨析改错(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3.日前日本当局无视中方的核心利益,对钓鱼岛周边4座附属岛屿进行了命名,对此我们严重抗议。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明代郑成功奉命到浙东抗倭,肃清了东南沿海倭患,维护了民族利益。改正:()(2)日本在大化改新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改正:()(3)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改正:14、下面是某同学撰写的关于民族团结的一篇小论文,其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汉朝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在西域设立行省,从此新疆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唐朝时文成公主进藏,密切了汉藏两族之间的交往。元朝时在西藏设立了驻藏大臣,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一个行政区域。新中国成立后确定以实行民族平等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党派合作)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和具体帮助下,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召开。孙中山认识到,革命要成功,就必须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唤起民众。必须打倒帝国主义,铲除封建军阀的统治。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材料二: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步步紧逼。面对危机日益加重,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前嫌,强烈呼吁国民党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1)结合史实说明国共关系“合则两利”。(2分)史实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实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海峡情深)图一:第八届海峡两岸孔孟故里寻根夏令营图二杨栋梁出席海峡两岸海上直航首航开通仪式(2)进入新世纪,两岸交流愈加密切。同学们搜集了两幅图片表现了两岸之间的交流,请你联系所学和题中的图片,谈谈这些图片反映了两岸人民哪些共同的愿望?大陆对台实行什么样的基本方针?(4分)(国家合作)材料四:雅尔塔会议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从右至左)(3)雅尔塔会议对战争进程有何影响?美英与苏联相互协同作战的重大军事行动有哪些?(3分)(历史感悟)(4)读史使人明智,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何启示?(1分)16.中国近现代外交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材料一: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茫然不知。——温家宝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1)“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产业革命”是指什么?材料一中中国对“历史性大变革茫然无知”带来了什么结果?(3分)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2)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的声音”主要是指什么?(2分)材料三:4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两国至关重要,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至关重要,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受美媒采访(3)40年前推动中美关系改善的重大事件是什么?(1分)请举例说明中美两国在亚太这个宽广的舞台上合作共赢的事例。(2分)(4)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2分)五、活动与探究(12分)17、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开展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成功的经验)下面是与一些西方大国“崛起”有关的事件图片。图一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模型)图二东京街头有了电灯(1)根据图一回答,英国在崛起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为摆脱危机,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后期经历了哪两次重要的改革?请列举日本在崛起过程中发动的对中、美两国侵略的事件各一例。(4分)(中国的崛起)(3)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参加中国复兴之路的探究活动,为下面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复兴之路》,全景式追溯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着力一个影像的中国。理性且深情梳理了中华民族167年的伟大复兴道路……和其他大国的崛起不同,中国是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一步步争取到独立自主和国家富强的。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在那时候跌倒了。怎样重新站立起来,怎样才能有尊严地生活,知道幸福是什么感觉。(6分)①跌倒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转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站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富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从论出)(5)日本、英国和中国的崛起与复兴的历程,你发现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该具备哪些要素?(2分至少说出两个要素)201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答案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6分)11.(1)《黄河大合唱》(2)《英雄交响曲》(3)《国际歌》12、(1)王祯(2)陶行知(3)许海峰三、辨析改错(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3.(1)【×】“郑成功”改为“戚继光”(2)【×】“大化改新”改为“明治维新”(3)【√】14、(1)错误:行省改正:西域都护(2)错误:驻藏大臣改正:宣政院(3)错误:民族平等改正:民族区域自治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1)史实一: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史实二: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2分)(2)共同愿望:两岸人民盼望着扩大各个领域的交流,盼望着两岸早日和平统一。(意思相近即可1分)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3)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等。(任意两个)(4)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是伟大的党;不同党派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面对人类的挑战;团结就是力量,面对全球性的问题,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其他言之有理亦可一点即可1分)16.(1)工业革命;(1分)鸦片战争后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答出一点即可给分)(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2分)(3)尼克松访华或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分)1942年中美加入《联合国家宣言》。中美合作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l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中美两个大国都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国。(2分任举一例即可)(4)认识:中美两国是世界大国,同时也是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两个国家,两国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和平与稳定;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两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发展友好关系,这对全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分本题不拘泥于文字表述,答出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五、活动与探究(12分)17、(1)科学技术(或工业革命的推动2分)(2)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偷袭珍珠港(4分)(3)①跌
本文标题:201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734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