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7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基本操作(含答案)
1第一单元实验基本技能(2017安顺)1.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C.酒精溅出D.读数偏大(2017毕节)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实验结果的前提。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2017六盘水)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2017六盘水)4.下列关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光亮的铜丝放人稀硫酸中,溶液变为蓝色,产生大量气泡B.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2017黔东南)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取用固体药品C.读液体体积D.滴加液体(2017黔西南)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2(2017铜仁)7.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液体的量取C.取用固体药品D.过滤(2017遵义)8.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2017黔南)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2017贵阳)10.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问题。(1)图19实验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基本类型为。(2)若要用图20装置制取实验所需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用图21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其性质,则: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若用该装置模拟灭火器(产生CO2)灭火,对实验应进行的调整是,其灭火的原理是。(2017贵阳)11.下列实验的操作或设计正确的是A.药品取用:将试管竖直,垂直放入锌粒B.区别物质:用pH试纸可以区别两种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C.气体净化: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通入O2点燃D.气体收集:CO2和O2密度比空气大,故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017安顺)12.(6分)某校进行九年级化学实验技能考查,确定了以下三个考题:①粗盐提纯;②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③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考查规定由学生抽签确定考题。3甲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1)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分析抽竿确定的考题,甲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药品,向老师中请补充后完成实验。请写出该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2)以下是甲同学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字母标号)。A.制备气体B.收集气体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清洗仪器,整理实验台若另选药品,也能完成另一个考题,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2017北京)13.(2分)请从35-A或35-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35-A计分。35-A用浓硫酸配制100g9.8%的稀硫酸35-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1)实验需要5.4mL浓硫酸和90mL水。量取两种液体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2)稀释时,需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进行搅拌,其原因是________。(1)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2)蒸发过程中,需不断进行搅拌,其原因是________。可供选择的主要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蒸发皿④托盘天平⑤10mL量筒⑥100mL量筒⑦药匙⑧胶头滴管⑨漏斗⑩酒精灯⑪铁架台⑫玻璃棒【答案】A(1)⑤⑥⑧;(2)浓硫酸密度比水大,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散热,防止液滴飞溅。B(1)②⑨⑪⑫;(2)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解析】A(1)考查量筒量取液体问题,需要选择合适量程,接近刻度线时需用胶头滴管滴加;(2)考查浓硫酸的稀释问题,浓硫酸密度比水大,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散热,防止液滴飞溅。B(1)考查过滤时所使用的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和铁架台(带铁圈);(2)考查蒸发结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017福建)14.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4(2017深圳)15.为了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部合理的是A.分离H2O2和MnO2制O2后的固液混合物B.除去CO中的CO2气体C.区分NaCl、NH4NO3、NaOH三种固体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2017深圳)1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2017大庆)17.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C)(2017海南)18.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B5(2017河北)19.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甲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烧杯,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过滤的目的是除去不溶性杂质(2)乙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相同,实验现象是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3)丙实验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偏大(选择“偏大”、“偏小”或“相等”)【考点】4G: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4U:溶液的酸碱度测定;56: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的作用分析;(2)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根据石灰水变浑浊物的多少来检验二氧化碳的量,据此分析;(3)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1)甲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烧杯;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故填:烧杯;除去不溶性杂质.(2)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根据石灰水变浑浊物的多少来检验二氧化碳的量,根据影响生成浑浊物量的因素可知,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相同.可观察到: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故填: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3)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相当于稀释了白醋,则会使白醋的酸性变弱,由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故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偏大.故填:偏大.(2017河北)20.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6A.甲:水不能从杯中溢出,说明水和纸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乙: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燃火点C.丙: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NH4NO3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D.丁:敲击音叉乒乓球被弹起,说明振幅越大音调越高【考点】3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7F: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BA: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H1: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A、水不能流出,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B、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D、音调决定于振动的频率.【解答】解:A、水不能流出,是因为大气压强对水向上的压力和水的重力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即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该选项说法正确;C、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NH4NO3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音调决定于振动的频率,因此敲击音叉乒乓球被弹起,不能说明振幅越大音调越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2017河北)21.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7闻气体气味C.熄灭酒精灯D.稀释浓硫酸【考点】4D: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44:加热器皿﹣酒精灯;49:液体药品的取用.【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2017河南)2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C(2017哈尔滨)2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B)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过滤C.液体的量取D.稀释浓硫酸(2017哈尔滨)24.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C)A.收集氢气B.稀释浓硫酸C.检查气密性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8A.把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B.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氯化铁溶液.有浅绿色沉淀生成C.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D.将燃着的木炭伸入到氧气中,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2017黄石)25.不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会引发安全事故。下列操作错误的是BA.点燃氢气前检验其纯度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C.用灯帽盖灭洒精灯D.不随意碰触未知化学试剂(2017荆州)26.实验室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酒精灯B.托盘天平C.胶头滴管D.烧杯【答案】A(2017襄阳)27.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根据下列图示回答:(l)图示中实验操作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A、B或C)。(2)图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它在该实验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_。50.(1)B;(2)玻璃棒;引流。(2017孝感)2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A.检验气密性B.添加酒精C.闻气体气味D.加固体药品(2017怀化)29.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B(2017怀化)3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D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的颜色由红色变黑色9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2017怀化)31.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DA.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达到初步提纯的目的B.用KClO3制氧气通常加入MnO2作催化剂C.氢气可以燃烧,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D.配制50克5%的NaCl溶液时,把称好的固体倒入到量好水的量筒中进行溶解(2017怀化)3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A.加热KClO3制备O2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中,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后熄灭酒精灯B.实验室制取CO2时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C.测定溶液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湿润,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D.稀释浓硫酸,先在烧杯中加入水。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2017娄底)3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涤纶和羊毛点燃时,都可闻到一股烧焦的羽毛气味D.在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考点】IB: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68:氧气的化学性质;6Q: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71:电解水实验.【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产生烧焦
本文标题:2017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基本操作(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355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