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 初步设计报告评审意见
1五指山市南圣河防洪整治工程(红星小学至福安段)初步设计报告评审意见2017年2月9日,海南省水务厅组建专家组(名单附后)在海口市对《五指山市南圣河防洪整治(红星小学至福安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以下简称《初设报告》)进行评审。海南省水务厅、五指山市水务局、海南宏生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单位)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专家组及单位代表察看了工程现场(2月8日)、听取了设计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并认真进行评议,认为本《设计报告》工作深度基本满足《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水规计〔2011〕277号文)等技术标准相关要求,基本同意本设计报告。主要评审意见如下:一、工程建设必要性根根南圣河治理规划,为保障河道两岸防洪安全,与上下游、左右岸已建防洪体系相衔接,提高河道堤防整体防洪标准与河道行洪能力,稳定河势,防止岸坡坍塌,保护部队基地,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建设本工程,是必要的。二、水文1、水文分析计算内容基本齐全,基本满足项目要求。2、气象、径流、泥沙及洪水计算资料基本齐全可靠。3、采用《海南省五指山市南圣河防洪整治工程(市区至南圣段初步设计报告)(2010年)的设计洪水成果基本合适。4、水文设计分析计算方法基本正确,成果基本合理。5、排涝设计分析计算方法基本可行。三、工程地质21、本次工程地质勘察范围、勘察实物量基本符合规范要求,对拟建堤段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基本合理。2、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3、本阶段基本查明了堤基的岩土分层、地质结构以及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对堤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评价基本合理。4、已基本查明堤岸岩土的类型、性质及地质结构条件。5、工程场地岩土和填筑土料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基本合理。6、基本查明天然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储量和质量基本满足要求。7、下一阶段应进一步查明L1+766桩号(排水涵位置)的工程地质情况。四、工程任务和规模1、本工程的任务是保护两岸城区不受洪水侵害,且与已建的堤防工程连接,形成封闭的防洪体系,发挥整体防洪效益,也有利于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2、同意本工程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2083m3/s合理。水面线起算断面及相应水位选定基本可行,计算成果合理。基本同意施工洪水标准为5年一遇。3、基本同意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1天排干的排涝标准及排涝流量计算成果。4、河道整治工程治导线、工程总体布局基本合理。5、本工程新建堤防长度1920m,排涝涵2座,河道清淤疏浚4258m。五、工程布置及建筑物1、同意防洪堤工程级别为4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32、基本同意堤线布置方案。3、经分析论证,结合沿岸实际,桩号L0+000~L1+552(即部队基地)、L1+890~L1+920采用直立式堤,L1+552~L1+890釆用复合式堤是基本合理的。应结合河道枯水位、常水位,补充分析论证管理平台高程。4、为了合理利用疏浚土石料,采用格宾石笼挡墙是基本合理的,应补充石笼石块的质量要求。5、堤顶高程确定基本合理,堤顶宽宜结合管理需要取定。6、基本同意疏浚工程范围。在疏浚开工与施工期间,应及时进行地形测量,复核疏浚工程量。7、堤防结构稳定验算结果基本合理。六、施工组织设计1、基本同意《初设报告》的施工组织、施工要求、施工总体布置及主体工程施工方法。2、基本同意施工总进度安排,工程建设总工期为9个月。七、工程占地1、工程占地实物指标调查的依据、内容、方法合适。2、本工程划定的征地、占地范围基本合理。3、征地补偿标准基本合理,本工程征地补偿投资48.8万元,在资金筹措方案中应明确由市政府负责。八、环境影响评价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合适,控制措施基本可行。九、水土保持1、水土流失防治区防范围、防治措施基本合理。2、建议建设单位抓紧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十、工程管理41、基本同意工程管理设计。2、落实河长制,应明确运行管理经费来源。十一、设计概算1、基本同意设计概算编制依据、方法、费用构成及取费标准。2、概算采用的主要材料单价、基础单价和工程单价基本合理。3、工程总投资2244.14万元基本合理。十二、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依据、方法及评价结论基本合理。专家组长:2017年2月27日5
本文标题:初步设计报告评审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54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