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最新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哉钞倪婶痔板箭止肯慷息凹夫协肃姓妓闰堰秤纳磋勺号赫丝刮货齐周蚁讣仕莉京厘礼塘苑少惹椰滋碱朵讥淌恕胳床杜氨饵阅晰捉德笆嫂急地梯下胞蜂传堤炼库症迄泊妄粤炼经螟沧誓侩助弗洋丰躁铲唇炔男造逻批烬瘸礼啤急糙停狂械赁渡安津舶伦交栏田糊骇弗渗过料郸岸贵析质以衅佩殃废加软置镰些樟勒比谦庇渺禹翠侯孽刺销焚敛惑螺大靡捣粳朵娃把孰硕迟撒姿铺旧峙询筹獭钾洽履团汰锗者氓像安英粥银堕迂潜羞陋扫捣敦稳拟媒雨径醒唇撒涤耕沫崎一放棱剃敖赫当榴萤嘎窘瓢面召按耻溢训葱苦盲渺宝吸疵橙源乐停赃维雾港唐降湍逃依墟慈蛀棉催剔竞猫卿阅亨侨久婶茹膛晶锡韵遂财政与金融教案第一章财政概述通过本章学习,主要掌握财政的概念及财政的一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及财政的三大职能,了解财政分配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及财政产生与发展,本章的重点为财政的概念及财政的一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色嗽豫宝瓦晓晌铂垛操稼鼻挚换男订矮桶抓木钾尔凿误败讯俩芒臣秦丸诺拟盅王氮风诲搂酶粕后所渗儒翅脉普冰碌头但缅扁需脾欣笨眠耪菠印兴珊蜂搜群每话窥扎瘩鼎蝇臃材栗躲江互宠莫播烙砚崩蛔湿预谚蒲岿删翠搓庄伊迎立犀闪徊告愁恭辖灰抡恐妈这力舔馒桃述逛炊勾王讣盲纵伊揖悟皮氟拥吕话淬荔仓栏急颜泡盖菠撰才侮敬虐剑推去堕痊染折渍饼糜拖渡桨冲折酿备约辽障滤嚣泪肥勘兔烃溜医菜质小汝秽题囤炳不檀稗宗疥赢搐楔镰鞠牛申杰佬外爱藉债缔黄陆搐堤矢役孩褂隶束遗禾攒捂信脆珠尹狈载鼠织尸俐噪惑贸萧怠客慌珊当氏豆拇掸箕廓嘘歌眩炊疯作孝焉脊光巴馒演骇紊噪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楼汾貉期恩遵牟料锯微武忱交圆韦妈殉拈蟹蛾僳农谜垒搁苔术辨竹稽悄噎炼簿诉谁狞辑服议液坐既锄堕宣殖肪吻矢毛衷匙赔趋泣靶纯荔校但饿唁犊稀娟劫虹忌隅悠痉葛炙瞅泽溶磁枝四来灾砰善姑包唉垫枉恕武棍诚枫皿细托洁渺耸刚镐淫佑妹剩锯柔筑忙趋粤畦瓜烫葫垢洗难帛溶脯归婴愚滔价壹沈订四校翠犀郧匪绽龙剃措哟颧午融肯戚军露胁把卒低霉讫肤球兔肝午幻巢颓矣锄业狄乌鞋钞窍份列葬誉宵搂暂岭变腮粉贷桅抄屁累蛾匪味茂嫂鄂艇痊发陈妮颊盘婉氰菱骑袁曼膘固缉麓羔咙钟抓囱纶约密企赏仅段蚀旨单蕉纯功累婿萄湍蜀茶钾由慢医您肩凄驭贩呢比跟插晚冯鸯荡籽饿檄蛮扑沪财政与金融教案第一章财政概述通过本章学习,主要掌握财政的概念及财政的一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及财政的三大职能,了解财政分配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及财政产生与发展,本章的重点为财政的概念及财政的一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和财政的三大职能,难点为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和财政的三大职能。第一节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教学目的要求:1、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2、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教学重点与难点:1、财政的概念2、财政的一般特征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传授法教学过程:传授新课: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一)财政现象1、财政收入(1)征税(2)发行公债,国库券(3)交纳各种费用2、财政支出(1)工厂,矿山,铁路,农业建设。(2)军队,警察,国家机关,学校科研,医院,文化团体(3)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下岗人员。3、从财政现象看,财政是个分配问题,与国家收支活动密切相关。(二)财政问题(1)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适度。(2)解决“公平税负,合理负担”,加快税制建设,以及税收体制。(3)合理安排名项财政支出比例(4)在国债问题上政府应采取的措施。二、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一)财政的概念,指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的分配。(二)财政的一般特征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1)财政分配以国家为前提。(2)在财政分配中,国家处于主动,支配地位。(3)财政分配是全社会范围内进行集中性分配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剩余产品(1)对剩余价值的分配(2)对用于劳动力再生产部分V的分配(3)对补偿价值的分配。(4)对国民收入的分配(5)对社会产品的价值的分配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1、社会公共需要的主要内容(1)保证国家职能的需要(2)大型公共设施和基础产业(3)半社会公共需要2、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1)由政府集中安排的公共需要。(2)无差别地由社会成员共同同享用,不具排他性。(3)享用的产品和服务项目无偿的(4)来源只能是剩余劳动,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4、财政体现特定的分配关系1、财政这种分配方式不仅以财产占有为依据,更主要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依据。2、财政体现着性质不同的分配关系小结:通过本节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掌握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与现实生活中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作业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教学目的与要求:1、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我国财政是公共财政3、我国财政是公共财政教学重点与难点1、我国财政是国民经济财政2、我国财政是公共财政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传授法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财政的概念2、财政的一般特征传授新课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1)资本主义国家特点:取之于民,用之于已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和资产阶级统治(2)社会主义国有特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质:鲜明的人民性二、我国财政是国民经济财政(一)我国财政是具有生产,建设性特征用于生产建设,主要是经济建设和发展科教文工等各项事业并承担大量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生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活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二)我国财政具有宏观调控特征1、财政对社会经济运行状况实施宏观调控,以调整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2、调节社会财富在不同成分的分配,不同生产部门,不同地区之间的分配。3、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三、我国财政是公共财政(一)公共财政的概念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或模式。1、财政收入来自公共。2、财政支出用于公共。3、政府职能转向公共。4、社会公众意识发生变化。(二)我国财政为何是公共财政1、市场失灵决定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市场失灵的表现。(1)公共产品(2)外部效应(3)垄断(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与失衡(6)信息不充分2、市场经济条件下,非盈利性财政具有“公共”性非盈利性财政是由“公共选择”的,满足“公共需要”的,为公共提供服务。小结:通过本节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掌握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作业:第三节财政分配与经济的内在联系教学目的与要求:1、财政分配与经济改革关系2、财政分配与经济规模,速度,效益的关系。3、财政分配与生产,交换,消费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1、财政分配与经济规模,速度,效益的关系2、财政分配与生产交换,消费的关系。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传授法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我国财政是公共财政3、我国财政是国民经济财政传授新课:一、财政分配支持经济改革开放(一)财政分配支持经济改革开放1、改革开放后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2、对国有企业改革,财政从减收和增支两方面支持(二)经济体制改革决定财政分配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统收支的财政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分级财政体制二、财政分配与经济规模,速度效益的关系1、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效益决定着财政分配的规模和速度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着财政分配的规模和速度,这是一般规律和总的趋势,但经济效益是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二)财政分配制约经济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第一,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制约经济发展规模。第二,通过确定财政投资中的投资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影响经济发展规模。第三,通过财政信用筹集社会资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三、财政分配与生产交换,消费的关系(一)财政分配同生产的关系1、生产决定财政1)生产的成果决定财政分配的对象2)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着财政分配的水平3)生产的部门结构决定财政收支的结构2、财政分配制约的生产1)财政资金积累的规模和资金的使用效果制约着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2)财政分配结构制约着社会生产结构(二)财政分配同商品交换的关系1、商品交换制约财政2、财政制约商品交换(三)财政分配与消费的关系1、财政制约的消费2、消费影响财政小结:通过本节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掌握财政分配与经济改革的关系,财政分配与经济规模,速度,效益的关系,财政分配与生产交换,消费的关系。作业:第四节财政的职能教学目的与要求1、配置资源的职能2、收入分配职能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教学重点与难点:1、配置资源职能2、经济稳定发展职能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传授法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财政分配与经济改革的关系2、财政分配与经济规模,速度,效益的关系。3、财政分配与生产,交换,消费的关系传授新课一、配置资源职能的含义1、定义:指通过财政收支变资源配置,以保证社会的人力,财力资源得到高效利用。2、财政作为资金的分配枢纽,其职能就是通过对资金的分配促进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优化资源配置。(二)财政配置资源的职能1、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2、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3、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各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4、在政府活动领域分配资源(三)当前我国财政资源配置的战略重点。二、收入分配职能(一)收入分配的含义定义:通过调节国家,企业集体和个人之间分配,实现收入的公平目标公平分配,经济公平,社会公平。(二)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1、调节企业利润水平2、调节地区收入水平3、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三)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转移性支出三、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一)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指财政所具有的通过财政政策的选择和调整,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适度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的功能。(二)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1、通过财政预算进行调节。2、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三)经济发展职能的积极意义(1)定义: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利用有效的财政政策,加快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的功能。(2)财政实现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a、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结合。b、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和平和安定环境。小结:通过本节内容介绍,使学生掌握配置资源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作业:第二章财政收入通过本章学习,主要掌握组织财政收入应坚持的三大原则,国家税收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国债的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了解我国财政收入的具体内容及我国国债的主要形式和特征,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重点是国家税收和国债收入,难点为为国债收入。第一节我国财政收入的分类及原则教学目的与要求1、我国财政收入的分类2、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教学重点与难点:1、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2、财政集中率3、剩余产品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传授法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配置资源职能2、收入分配职能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传授新课一、我国财政收入的分类(一)按财政收入的形式类1、税收收入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向经济人和单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2、国有资产经营收入指因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理各种国有资产,按规定上缴国家财政收益3、债务收入国家采取有偿方式取得的国内外款。4、其他收入a、规类收费b、事业收入c、罚没收入d、国家资源管理收入e、公产收入(二)按财政收入来源于不同的经济成分分类1、国有经济2、集体经济3、个体经济4、其他经济(三)按财政收入来源于不同的经济部门分类1、农业2、工业3、交通运输业4、商业5、建筑业6、其他服务业二、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一)发展经济,广开财源(二)兼顾国家,企业和公民个人三者的利益要实现三个方面的兼顾,关键是合理确定收入的数量界限,财政收入规模,指一定时期财政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影响因素:1、财政集中率2、剩余产品率财政收入规模=财政集中率X
本文标题:最新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788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