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建筑倒塌事故抢险救援(一)突发性强,人员逃生难一、建筑倒塌事故特点(二)设施损坏,易引发次生灾害(三)人员伤亡重,社会影响大(四)救援难度大,作战时间长二、处置程序与措施(一)接警调度,到场后成立临时指挥机构问明:并与报警人保持联络事故的地址、类型、面积有无人员被埋压视情调出邻近多个中队增援调出:责任区中队、特勤中队通知“110”、“120”、交通、煤气、供电、自来水等相关单位调集工程装载车、吊车、挖掘机到现场特殊装备器材多功能抢险救援车生命探测仪液压扩张器无齿锯金属切割器支撑杆、方木强光灯断电剪起重气垫装尸袋起吊辘轳搜救犬千斤顶临时指挥机构到达现场的最高指挥员负责迅速成立临时指挥机构。职责任务及时了解和掌握现场的整体情况;向消防指挥中心和上级值班首长报告,请求增援力量;拟定倒塌救援实施方案;进行战斗编组、分划灭火救援区域和任务;实施现场的统一指挥和管理。划定警戒区设置警戒线封锁事故路段的交通隔离围观群众“110”和交警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救援通道畅通。现场警戒范围,根据侦检情况确定。疏散可能倒塌的建筑内部的人员若事故造成化学危险品外泄:(二)现场侦察,设立警戒,疏散人员4、现场的交通情况以及搜救通道侦察内容:1、倒塌的面积、构造和人员被埋压情况2、煤气(天然气)、自来水管道泄漏、停电情况3、再次坍塌的可能和危险性(三)切断气、电和水源,控制火灾爆炸险情及时通知供气、电和水部门的人员到场;燃气管道断裂泄漏爆炸和再次倒塌聚集在埋压的封闭空间内,造成缺氧现场电源没切断倒塌物会因漏电而带电触电伤亡现场水管漏水灭火流聚于现场的低处,危及被困于低洼处的受害者(四)现场清障,开辟进出通道救援人员和车辆集聚空地一个急救场所一条消防和救援车辆进出的通道开辟清障目的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扑救控爆和防毒切断气源、控制火源、驱散泄漏气体发现受害者先救助脱险。(五)救助废墟表面的被困者一般情况下,因被倒塌物局部的挤压住了,或因无逃离途径而被困。在现场侦察完成后或同时,防止其因受惊吓而盲目行动,救助时需要正确地指导,避免再次遭险。救助时,提供相应的帮助使其脱险。注意及时将受伤者送院治疗,做好送院伤员的记录。专人负责对脱险人员进行清点、登记和询问工作。(六)搜寻倒塌物内部的存活者表面被困者被救后或同时,实施废墟内部存活者的搜寻。分析和判断废墟中可能生存空间的部位;存活部位废墟内部的空隙或狭小空间。实施生命的探寻。有火灾的倒塌现场,搜寻人员应携带水枪,利用喷雾水驱烟、灭火和延长生存时间。注意搜寻到了受害者,应及时提供其空气呼吸,喝水和心理抚慰,以便随后的施救工作。(七)清除局部倒塌物,实施局部挖掘救人选派有经验或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承担此项工作。开辟直达被埋压者部位的便利通道,以便实施挖掘救人。主要工作搬移压挤在生存空间上倒塌物;大块楼板或墙体的挖洞;建筑钢筋或梁柱的切割;现场不稳倒塌残物的临时固定等。注意清除承重的不稳构件,可能引起现场的二次倒塌;实施前要制定初步的方案;行动要极其细致谨慎;(八)倒塌废墟的全面清理全面清理的前提会同公安、事故(施工)单位,确认现场再无被埋压的生存者;在未找到失踪者的情况下,但废墟内部可能的生存空间都已搜寻过,并经局部清理和挖掘已确定没有可能的生存者。方法在现场指挥员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划分清理任务和区域,确定清理的先后次序;指定挖铲搬移废物的临时集中场所;对装运拉离现场前的贵重物品和可能失踪者尸体搜寻检查等。四、抢险救援方法(一)现场险情的分析和判断方法倒塌建筑物原有结构倒塌后残留结构的状态现场二次倒塌的可能性倒塌建筑物的用途存放的物质性质现场中毒或爆炸的危险性用电、用燃气、用水情况现场触电、泄漏燃气爆炸、漏水使被困人员淹亡的危险性为防止二次倒塌的危害,举高水炮可实行遥控。(二)现场火灾的扑救建筑发生倒塌,被埋人员陷在着火的瓦砾当中,救助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迅速调集水枪,及时控制和扑灭倒塌区域内的火灾。战法充分利用举高水流;从空中伸至可能有被埋压人员的区域;组成搜救小组,分区分片实施;1.搜寻的方法绘制倒塌现场可能被埋压人员的分布图;生命探测仪搜寻犬听、看、敲、喊利用各种手段,确定被埋压人员所处的具体部位。局部扒找(三)被埋人员的搜寻单斜式2.搜寻重点部位被困人员可能的生存空间生存空间的主要构成:楼板、桁梁、柱、墙体等主要型式楼板或房顶的一侧失去支撑,而另一侧支撑相对完好的情况下形成的。V型式楼板的中部坍塌而造成的,其坍塌的原因可能是因楼板严重超重,或因楼板承载状态下又被火烧损,但楼板的两边承重墙和其上部的楼板却没有倒塌。多层间夹式建筑物内部多层楼板水平塌落,因各楼板上原存放的较大且坚实的家具或其他物品起到了支撑楼板的作用,而在坍塌楼板之间形成多个生存空间。无规则式承重墙或支柱破坏严重,整个墙壁、楼层或屋顶塌落;倒塌物内部各种较大和坚实的构件或物体,在某一部位相互挤靠支撑形成的。(四)局部清理和挖掘提供抢救器材工具、照明和搬运救出者抢救组器材供应组挖掘寻找医务组重、危急伤员出血窒息休克1.组织和分工初步处理后,迅速转院救治。立即进行现场急救;断肢2、挖掘通道,救人脱险破拆、切割、搬移、起吊拆除建筑构件搬移压埋重物清除碎石、瓦砾对暂时无法解救的幸存者,应提供饮食和药品程序先确定被埋人可能的区域和开挖路线有选择地边挖边固定,打通可能有被埋者的区域采取各种方法,将被埋压人员救出方法用手刨、翻、抬等方法施救不稳构件或墙体的加固墙、板、柱斜压在被困者的上方长形构件一端无支撑悬挂在上方先对倒塌结构和支撑加固部分详细查看;用液压撑杆或方木,垫实和顶住倾斜房架或不稳的墙体;方法3、救助顺序先重伤员后轻伤员先易后难先救人后救物先伤员后尸体用绳索将房梁不稳端与较稳定结构固定在一起;指定专人负责现场不稳结构的二次坍塌征兆。(五)现场的控制和管理现场的外围现场的前沿空地正前沿附近现场的附近现场所有车辆停靠后,应留有一条通行的道路,保障救援人员、器材装备、被救伤亡者的输转。举高车辆抢险救援车辆两辆救护车消防水泵车重型工程车辆1.现场车辆的布置2.现场秩序的维护公安干警设置现场的警戒线保证现场的交通秩序和道路畅通对围观人群的控制和管理保护现场残存的证据消防武警交警3.现场抢救工作的组织保持与各个行动小组的联系和险情的通报现场指挥员及时了解各种潜在的危险掌握施救的进度施救者工作和身体状况安排和布置必要的轮班和协同人员的支持行动1.一次性调派力量到位,及时通知公安、医疗救护等部门到场。五、行动要求2.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实施统一指挥。3.当伴随有火灾时,救人、灭火应同时进行。4.在现场快速开辟出作业面和和一条车辆进出的通道。存残墙断壁下方5.严防建筑物再次坍塌。不可盲目进入整体框架已经松动的建筑内部不靠近和停留起重大块物件救人时,先分析受力情况7、毒气泄漏场所,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防化服;切割破拆时,先确认现场无易燃、易爆物品。6.未确认已无埋压人员前,不得使用大型挖掘机具。8.作战时间较长的处置,应采取轮班作业,并做好后勤保障。厦门市“8.9”房屋倒塌事故抢险救援一、基本情况时间2003年8月9日傍晚17时55分左右地点厦门市湖里区禾山镇高林村一幢在建厂房建筑情况总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二层厂房倒塌情况事故前,80多名工人正在二层楼顶灌注混凝土,12名泥水工在底层装修粉刷。事故发生后,瞬间成为一片废墟,81人被困在废墟中。二、抢险救援处置1.救援总体概况接警时间18时02分立即调出辖区特勤二中队3部抢险车。增援力量调派特勤一中队、特勤三中队、五中队、六中队、十四中队、支队机关和警勤分队抢险车、照明车等14部灭火救援车共185名消防官兵公安、120医疗急救中心、市政工程抢险、交警、武警、厦门警备区及预备役部队等单位。通过市政府,先后调集37人在消防部队到达之前,已被救出。经10多个小时救援,于次日凌晨4时18分,共救出44人,其中35名上层被困人员,9名被埋压在底层人员(生还5人,遇难4人)。(录像)一是在派出所民警的协助下,把围观群众和受困者的家属带离现场,避免废墟再次坍塌;二是在事故现场出入口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涌入;三是向支队指挥中心和有关领导汇报现场情况;四是在民警及群众的配合下,分成七个小组,利用液压剪扩器、长臂钢剪、液压顶杆、高压气垫等装备迅速解救埋压在现场上层的被困民工。2.处置过程和措施(1)首批力量到场后的情况18时17分,特勤二中队第一个到达现场。数百名的群众和受困者家属涌上废墟,无序的挖掘和嘈杂的哭喊声夹杂在一起。现场情况采取措施当救出现场上层35名被困民工,交由120救治后,通过现场询问得知,还有8名民工被压埋在底层。救人行动迅速展开。内部搜寻,发现4名民工分别在现场西南角、东北角、西侧及东侧中心部位,被埋压在水泥板下。l8时35分,救出第一个被压埋在底层的刘姓民工(生还)。被倒塌的横梁和楼板形成的三角空间困住,不能动弹。情况措施对话了解被困者的大致方位;用消防斧、钢钎等工具在水泥板上凿洞,然后利用液压顶杆、高压气垫和木柱顶住坍塌物;施救中,采取心理安慰、思想、开导等方法,稳定其情绪,减少其体力消耗,及时送水解渴。辖区中队指挥员向增援部队通报情况后,增援中队立即展开搜索工作。(2)第一批增援力量到场后情况18时30分和35分特勤一中队和十四中队分别到场。(3)支队指挥员到场后情况18时40分,支队长等支队领导和五中队、六中队、特勤三中队到达现场。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指挥员根据现场实际,进行战斗部署和任务分工;各施救点以中队为单位,装备器材资源共享;辖区大队长负责现场照明和对现场知情人核查工作。利用液压剪、链锯、千斤顶和现场的钢剪等器材,清除模板水泥块,剪断钢筋,将其救出(生还)。18时45分,特勤二中队的一组在东侧中心位置发现第二名民工被楼板和模板钢筋埋压。(4)市领导到场后情况18时50分,市委书记、市长、市委副书记和市警备区、预备役、武警部队等相继到场。听取情况汇报。授权消防支队长担任现场救援总指挥,明确现场救援由消防支队负责。受命后,消防支队长的工作:立即召集官兵进行简要的思想动员;将2000平方米的废墟分成6个区域;指定支大队领导分别负责6个小组的现场指挥。特别强调①对被压埋人员是否存有生命迹象,要交由120急救中心的专业人士进行鉴定。②使用金属切割机和大型机械时,严防火花伤人和机械噪音,尽量减少使被困者增加恐惧心理,在触及被压埋人员周围时,原则上不使用上述器材。重新整合成6个搜索救援小组;19时左右,在现场施工人员的引导下,特勤一中队利用生命探测仪在事故现场的东北角,搜索到一名被压埋民工。情况该民工下肢被倒塌的横梁压住。措施与受困民工进行积极的对话;小心地把覆盖在上面的混凝土挖走;利用切割机和液压组合破拆工具,剪断罩在被困民工上面的钢筋;用气垫撑起横梁,救出第三名被困民工〈生还〉。19时40分,在搜救犬的配合下,五中队、十四中队发现并救出西北角第四名女民工(生还)。情况被一层楼板和二层模板叠压在下方,求生欲望十分强烈,使劲用砖头敲击横梁,但是现场的回音无法确定其准确位置。措施根据该女子敲击的声音选择三个不同位置;搬走局部叠压的模板;利用消防斧、钢钻在水泥板上凿洞;在搜救犬的配合下,确定了准确的位置。21时35分,特勤二中队官兵救出第五名生还的被困民工。情况双腿被横梁死死压住,悬空的水泥板距离头部不到5厘米,使用常规抢险器材稍有不慎极易带来二次伤害。施救方案一是止痛安神。对被压民工进行止痛输氧,不间断地与其对话,并找家属和工友进行安慰。二是补充能量。现场空间狭小,将玻璃瓶装生理盐水倒进矿泉水的小瓶里进行口服输液。三是钢钎挖水泥板。将民工头部上方的板逐一挖去,再用钢剪剪断钢筋,让被压埋者头部露出来,用液压顶杆、木柱进行撑顶。四是用手扒渣。将其被压双腿四周的渣土一点一点地扒开。五是工程车走吊。利用工程挖掘车的起吊功能,将压在被困民工身上的水泥梁缓缓吊升,同时用顶杆、木柱不断配合支撑,防止水泥梁坠落伤及民工。21时50分,22时30分,23时50分,次日凌晨4时18分,六中队和特勤一、二、三中队分别救出被埋压的4名遇难民
本文标题:建筑倒塌救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616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