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7章-幼儿游戏的观察与评价
第七章幼儿游戏的观察与评价•一、游戏观察的意义•(一)真实的了解儿童•1、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2、了解幼儿认知和社会性水平•3、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二)准确的预设游戏•1、观察可以及时地满足和拓展儿童的生活经验•2、观察能为儿童提供充分的游戏条件第一节幼儿游戏的观察•(三)有效的指导游戏•1、把握介入游戏的时机•2、选择恰当的指导方式•3、实施有效的指导策略•(四)实施有效的评价游戏•1、为评价游戏提供具体翔实的资料•2、对儿童的游戏给予及时反馈•3、及时地发现游戏中的问题二、游戏观察内容及方法•(一)游戏观察的方法•1、扫描观察法•1)定义:也称时段定人法,这是观察者在相等的时间段里对观察对象依次轮流进行观察。•2)适用范围:适合于粗线条的了解全班幼儿的游戏情况,如可以掌握游戏开展了哪些主题,幼儿选择了哪些主题,扮演了什么角色等一般行为特点。•3)游戏观察流程:•(1)观察者应按需要预先设计好观察表格,表格可以根据所要观察的内容而设计。•(2)确定观察对象和顺序。•(3)实施观察活动,以5分钟或10分钟为一个时间单位,对观察对象进行有序观察,用统一的方式进行记录。教师可以直接将观察到的内容在表格里做记号。•(4)分析观察记录2、定点观察法•1)定义:也称定点不定人法,随各游戏区域活动进行,观察者固定在游戏中的某一区域进行观察。•2)适用范围:适合于了解某主题或区域幼儿的游戏情况,了解幼儿的现有经验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幼儿之间交往、游戏情节的发展等动态信息,并且让教师较为系统的了解某一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避免指导的盲目性。•3)游戏观察流程:•(1)在游戏开始,教师固定到须观察的区域,即使该区域的幼儿离开也仍然在该点观察,只要来此点的幼儿都可以作为观察对象。•(2)观察儿童的游戏行为、语言、表情,如幼儿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动作表情,对活动的兴趣怎么样,专注程度如何,如何交往等等。•(3)教师可以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边指导幼儿游戏,边作现场观察。•(4)观察记录用实况描述或事件取样的方法记录。如何当时无暇记录,或是时间不允许来不及详尽描述,可以在事后凭记忆将观察到的情况追记下来,并加以整理完善。3、追踪观察法•1)定义:也称定人法,观察者根据需要确定1~2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的各种情况,故定人而不固定地点。•2)适合对象:适合于观察了解个别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水平。教师可以自始至终的观察,也可以就某一时段或某一情节进行观察。•3)观察流程:•(1)在儿童自由游戏情景中观察儿童真实的全游戏状态。•(2)诱饵走到哪教师跟到哪•(3)采用实况记录的方法记录。用图示将观察路径记录下来,然后用实况描述方式记录儿童游戏,也可以有教师的评述,甚至有分析有对策。这样教师在游戏中可以完全跟着孩子走,不必为了边记边看而影响观察的内容。三、游戏观察的内容策略•(一)明确观察目的,避免盲目观察。•(二)根据所要观察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三)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四)在幼儿对游戏环境和游戏伙伴熟悉后在开始观察,避免因陌生环境等因素对幼儿游戏造成干扰。•(五)应该多次、持续地进行观察,以保证观察所得结果能准确地代表幼儿的发展水平,不能仅通过一次或一天观察就妄下结论。•(六)时间取样与事件取样相结合。•(七)观察既可在室内进行,也可在室外进行。•玩物时间空间预先的经验•平行游戏共同游戏游戏指导真实情景解说提供观察参与及干预观察在游戏中的作用,可以通过下图加深理解五、游戏观察量表简介•游戏观察中常用的工具和手段主要有:行为核对表、等级评定量表、描述记录、多媒体记录等。•(一)行为核对表•1、作用:主要用来核对幼儿在游戏中重要行为呈现与否,观察着预先将准备观察的项目列出,当幼儿表现出此项目行为时,就在该项上划“√”。运用该表进行的游戏观察比较系统,记录信息更快捷。•2、类型:社会/认知评定表;同伴游戏评定表;社会戏剧性游戏调查表等。1)社会/认知评定表•(1)由来:20世纪70年代中期,鲁宾及其同事帕顿的社会参与评定量表和斯米兰斯基改进的皮亚杰的认知游戏分类组合起来,使得两个游戏发展的纬度可以进行同时评估,从而形成了帕顿/皮亚杰社会性-认知而维联列量表。•(2)注意事项:♦明确表中各项操作性定义。♦每个幼儿都有一个单独的量表与之相对。♦随机取样观察,每个幼儿的观察时间均为15秒。♦在观察结束后,应根据表单上的记录,分析幼儿游戏表现出这些成分的原因。姓名观察日期认知社会功能性(基础游戏)结构性(结构游戏)象征性(角色游戏)规则性(规则游戏)独自游戏(独自的)独自-功能性独自-结构性独自-象征性独自-规则性平行游戏(平行的)平行-功能性平行-结构性平行-象征性平行-规则性群体游戏(集体的)群体-功能性群体-结构性群体-象征性群体-规则性帕顿/皮亚杰量表2)同伴游戏评定表(1)由来:豪杰斯在社会性/认知评定表的基础上新增了教师参与、游戏地点和材料三项,按照幼儿之间接触程度把幼儿社会性游戏分成了6中水平。(2)意义;综合幼儿在表格各项中的表现,可以帮助观察者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游戏兴趣,喜爱的游戏材料,与教师的交往状况等。掌握这些情况,有助于教师采取更适合幼儿的指导方法,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豪伊斯同伴游戏观察量表种类幼儿独自游戏互不注意的平行游戏相互注意的平行游戏简单社会游戏互补社会性游戏互补互惠社会性游戏非游戏活动无所事事活动转换教师参与使用的材料与玩具12(3)注意事项:适合时间取样法。观察时间15秒,间隔5秒了解幼儿在与伙伴的游戏中需要哪些帮助3)社会性主题角色游戏量表•(1)定义:斯米兰斯基社会性主题角色游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幼儿在游戏中充当角色并表演故事。•(2)与其他量表的区别:•一是观察对象数量不同,斯米兰斯基社会性角色游戏量表可以同时观察多名幼儿,而帕顿/皮亚杰量表、豪杰斯量表一次只能观察一个幼儿。•二是取样方法不同,在斯米兰斯基社会性角色游戏量表采用事件取样的方法,需要较长观察时间,根据幼儿年龄不同观察时间大约在5~10分钟。而帕顿/皮亚杰量表、豪杰斯量表中,都采用以15秒为间隔的时间取样的方法。斯米兰斯基社会角色游戏观察姓名角色扮演想象的转换社会互动语言沟通持续性材料动作情境元交际沟通123(二)等级量表1、优点:等级量表不仅标明幼儿出现何种行为,更能标明幼儿出现这种行为质量的高低,是处于何种程度的。2、缺点:这些量表所需要的判断容易出错,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3、干扰因素有哪些:(1)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考察。(2)趋中选择:避免过高或过低评价的倾向。(3)宽厚错误:给自己熟悉的幼儿评价高于其实际应得的评价。(三)描述记录1、定义:是指教师采用叙述性的语言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记录下来。可以选取集中反映幼儿认知水平的、社会性行为、身体发展状况等的事件进行记录。2、注意事项:1)记录时间、地点、人物和基本活动。2)记录关键人物的对话和动作。3)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记录。4)记录应该客观、准确,不能以主观臆断来代替幼儿的实际行为。四、多媒体记录1、定义:观察着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例如数码相机、摄像机、网络摄像头等媒体)将具有代表性的游戏记录下来,供日后反复观察、研究。2、优点:1)不受时间的限制。2)更加真实。3)提高观察技能。五、资料的分析与整理1、数据资料的整理描述性统计分析性统计2、语言资料的整理分析框架质的研究第二节幼儿游戏的评价一、什么是评价游戏评价: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游戏观,对游戏活动的效果以及游戏的质量和发展水平进行价值判断。事实观察价值判断二、为什么评价?1、评价教师的游戏教育能力?改进教师的组织、指导幼儿游戏的方法。2、幼儿园的游戏设置?加强教育管理。3、幼儿的游戏发展水平?判断和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三、评价什么(评价对象和范围)教师:环境创设游戏材料的提供游戏计划时间安排游戏过程指导幼儿:认知、社会性自选情况主题材料的使用常规参与性同伴交往持续性三、谁来评价?教师同行幼儿管理者和专家四、怎么评价?建立指标体系(教师游戏工作能力)室内环境创设能力材料的提供游戏计划时间安排游戏指导材料数量材料的教育价值材料的利用率材料的更新活动区类型位置适宜性柔和性开放性
本文标题:第7章-幼儿游戏的观察与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515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