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 市课题双月报(6月)---[2017]-JKGH-206
[2017]-JKGH-206(课题编号)课题研究双月报表2017年6月27日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实践研究》主持人及成员职称学科职务课题成员研究主要分工电话白亚敏中小学一级数学教师资料收集,积累13569294791王彦超中小学一级数学教师整理过程资料,调查统计18338267956范红涛中小学二级数学教师撰写整理案例统计分析13569294949江帆中小学二级数学教师问卷调查分析18237752755所在单位名称新野县溧河铺镇李楼小学单位详细地址新野县溧河铺镇李楼村以下汇报近两个月开展的研究工作、活动情况、取得的成效、遇到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在此插入研究相关的座谈、会议、访谈图片、分析图表、调查问卷等,作为对报告材料的证明。这两个月中,我们课题组成员主要围绕“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实践研究”的课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和技巧,也略有成效。现针对近段时间的工作做以下总结:1、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情况的分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在目前各地的中小学教学中已经开始被重视和应用。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认识不足,或者没有作深刻的探讨,许多教师只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的组织形式在课堂上使用,并不能真正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优势,常常只在一种比较浅显的表面上展开,所以存在许多问题。例如:(1)没有抓住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地培养,随意地组建合作小组,使合作仅仅流于形式。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许多教师并不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状态,只是让前后桌的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因此,各小组成员学习能力、个性差异很大,加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自卑,学习好的学生又不愿意与他们做朋友。多数学生在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完事,而对于小组其它成员的意见常常不置可否,甚至于没有认真聆听其他成员的发言。这样讨论就敷言了事、无法深化,有时会各抒己见,或人云亦云,真正意义的合作其实尚未开始。(2)没有抓住有效的合作时机。有时课堂为了追求合作气氛,顺应教育的潮流,博得教育研究人员的赞赏,课堂中教师组织小组学习内容目标不明确,学生没有围绕学习目标讨论,谈论问题漫无边际。教师往往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毫无合作探究欲望时,让其加入学习小组,或有时学生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探究必须嘎然而止。这样造成了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3)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强调学生“学”的作用,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置身事外,只做事后的评论员,以致使教学活动出现了东拉西扯的思维混乱,谈论不切主题,偏离方向,影响课堂教学效果。(4)在强调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忽视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有时会埋没了部分学生个体的创造思想。2、根据得出的评价及对问题的基本分析,我们针对性地进行了研究(1)平时抓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也应当有一定模式,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优劣成败的关键。因此,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技能。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达成个人目标,而且要帮助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是对学生学习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再次对合作学习实施要领进行明确:第一,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感悟。第二,合作要专心,不能讲题外话,不重复别人的观点,各抒己见,博采众长。第三,说话有条理,争辩讲和气,以理服人。要求每个学生敢说、想说、善说,通过语言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学习伙伴,双方才能相互了解合作。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可以这样来设计:先让学生独立观察、解答,再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①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有怎样的关系?②你能不能有条理地把你的想法向同学们作介绍?在学生经过充分思考后,再组织小组讨论、交流,最后组织全班讨论、交流。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只有通过这种有序的合作才能取得合作的成功,获取合作的效益。(2)教学设计时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必要性明确的学习目标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在小组合作学习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要制定合理的合作学习目标,要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主线,再制定出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的学习目标。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要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否则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听见了一部分,或者根本什么都没听清楚就盲目合作,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3)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了解学生,把握教材,对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估计,在分配小组时,我们要先兼顾学生的学习程度,这样才能显示出组与组之间的公平性。然后考虑的是个性,以促进小组间的活跃性和团结氛围的形成。最后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性,以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的态度来进行划分。合作学习一般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进行分组。这样的小组才能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民主平等的合作氛围,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敢做、敢说、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同时也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例如,《数学游乐场》中一年级的小朋友特别好动,也不太会合作,有的学生自己不发表任何观点和意见,也不注意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这时,教师就做好了充分地准备,课前合理安排好合作小组,以简短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目标的引导,成功的达到了教学效果。由于小组成员之间的个别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在合作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收获,这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4)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教师定位。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教师是一个引路人,同时也是参与者。传统的学习模式中,教师讲授时占用大量时间,挤压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且无法进行创新式学习。该模式在初始时就给学生创设了较为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受到启迪、感染,并由此自主地引发需要探究的问题,然后积极地进行合作式讨论,综合以往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在合作学习前,教师重点是要精心设计,从目标设置、任务选择、小组搭配、合作过程的展开等全方位去思考准备。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教师的角色定位决不能定格在“表演者”位置上,而必须由台前转向幕后,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参与”,成为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与学生一样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心平气和地接受学生的质疑、肯定与否定,师生缔结成为学习的共同体,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作好充分的准备。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使临时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使合作学习顺利的进行,在很多情况下,都必须对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例如,《长度单位》一课中,同桌合作利用手掌互说长度单位间的关系,首先教师示范表演,然后以一组同学先合作为例进行正确指导后,再进行全班的合作练习,避免了练习目标的不明确性,从中教师起了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尽量避免负面影响的滋长,发挥合作学习对教学工作的积极作用,培养教师引导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的。二、研究的反思与下阶段设想通过学习和研究发现,通过实验,我们的工作取得以下几点体会:1、小组合作学习要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对教材重点内容编排意图的理解和设计是影响合作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当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汇报时间不够时,就不该匆忙结束合作学习,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并对课堂上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课前评估,为达到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教学方法。2、合作技能非一日之功,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首先是学生的讨论、表达能力,现在学生喜欢被动接受,并不积极参与的原因除了缺乏学习兴趣外,自身的观点不易形成系统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成最主要的障碍之一,所以我们应该着手于学生语言的训练,针对数学课理解题意和数字表达的含义,我们应该举一反三的去讲解,并运用于课堂活动中,使学生自己创造题目,自己解决,教师不予过多参与,只针对解题错误进行指导。其次,学生应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最后,让学生参与到合作交流规则制定当中。3、在一些课堂上,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立刻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展开讨论。教师既不指导学生如何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往活动。小组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气氛高涨,一改以往静听——接受的学习方式,但是小组内学习效率低下。所以,教师要事先设计好合作学习铺垫问题,要让学生有层次的带着问题进行讨论,目的明确。教师在合作学习讨论过程中起引导和指明灯作用,并且正确、及时地评价。我们相信,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下一阶段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取得更大成绩。
本文标题:市课题双月报(6月)---[2017]-JKGH-20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111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