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江苏省如皋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历史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5分,共6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中国人的姓名一般是姓在前名在后,某些国家则是名在前而姓在后。中国人如此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漠D.专制王权强大2.“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该材料中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武帝D.唐太宗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A.九品中正制、科举制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C.郡县制、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4.研究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有A.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西周统治B.郡县制——秦朝开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C.郡国并行制——导致了王国问题,削弱了中央集权D.行省制——元朝除河北、山东、山西外,其它地方都由行省管辖。5.中国封建社会的许多朝代都特别注重调整中央机构以强化皇权,削弱相权。下面所列措施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是①隋唐的三省六部制②明朝废丞相,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设立内阁③元朝实行行省制④清朝时设立南书房,后增设军机处。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说法正确的是A.秦朝所有官吏都由由皇帝直接任免B.汉朝的察举制是一种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C.九品中正制按照才能选拔官员,在当时形成了“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势族”的局面。D.科举制形成于隋炀帝时期,该制度的实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7.“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责是A.行使军权B.审核政令C.协理奏章D.跪受笔录8.下列有关古希腊雅典三位政治家的改革,表达正确的是A.梭伦划分公民等级,制约公民权利B.克里斯提尼设立四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C.伯利克里时期,陪审法庭的法官由各阶层成年人担任D.他们的改革措施有利于公民的参政,推动了民主进程9.下列关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有①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在《十二铜表法》里可得到印证②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直接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③罗马共和国时代的法律主要是维护了平民的利益④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罗马帝国的扩张需要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2012年12月18日,从英国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右图)。按照英国的惯例,下列各项推断最有可能成立的是A.英国国王“统而不治”的时代已经结束B.英国国王成为议会决策者中的重要一员C.英国国王成为英国各个政党的公共领袖D.英国国王出席内阁会议但却没有决策权11.“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A.君主立宪制B.工业革命C.1832年议会改革D.责任内阁制12.据美联社报道:围绕解决“财政悬崖”危机的问题,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于2012年12月18日提出一套代替方案(“B计划”),计划延长年收入百万美元以下家庭的所有现行税率。但这套备选方案提出不到24小时,白宫方面就于19日发表声明说,这套“B计划”即便获得国会通过,奥巴马也会否决它。上述材料表明美国A.政党政治激化了总统与国会的矛盾B.属于总统制国家,总统拥有立法权C.司法机构不作为,总统权力太大D.联邦政府实行分权制衡,总统与国会相互制约13.“在如此幅员辽阔的土地上,通过会议和宪法,也就是通过嘴和笔,实现了联合,建起了一座崭新的政治大厦,却是人类历史的首创,一个不朽的政治奇迹。”这个“政治奇迹”最有可能是A.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B.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共和政体C.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建立起共和政体D.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君主立宪制14.右图是世界帝国兴衰丛书——《德意志帝国》书影。人们英国女王出席内阁会议研究德意志帝国初期的历史,获得的正确史实是A.德国皇帝“临朝不理政”,宰相俾斯麦行使行政实权B.德国政府各部门独立平等、相互制约C.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受皇帝控制,没有立法权D.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政体,专制色彩浓厚15.下列关于近代法律文献的一些表述,正确的是A.《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B.美国1787年宪法取消了各州的自主权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16.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机密件》中称:“中国政府对陛下官员与臣民已经犯下突然而残酷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这在原则上是如此的危险,在实行上又如此的不能容忍,所以,为每一件损失要求完全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义务了。”为了这一“高尚义务”,该国采取的举措是A.发动鸦片战争B.火烧圆明园C.联合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D.镇压义和团17.有民谣道:“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该民谣是在1853年开始流传的②反映了天京变乱的史实③说明了农民阶级信仰的动摇④暗示了这场农民运动失败的必然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8.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说:“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最准确的表述是,中国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C.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邓世昌见吉野恃其船捷炮利,横行无忌,愤而说道:“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决意与之冲撞,同归于尽。……全舰官兵除七名遇救外,全部壮烈殉国。该材料描述的战役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临时大总统得宣告大赦、特赦、减刑、复权。但大赦须经参议院之同意。”以上规定的直接意图是A.限制袁世凯的权力B.扫除封建残余势力C.实行责任内阁制D.捍卫人民的民主权力21.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22.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的侵略特权,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②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③增开天津为商埠④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A.③②①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23.近代中国,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下图所示的城市是哪次侵华战争及签订的条约所开放的?A.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C.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24.下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所用到的一幅地图,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应该是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B.红军长征C.北伐战争D.太平天国的斗争25.某同学在整理复习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时自制了资料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A.1处B.2处C.3处D.4处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5分,共12.5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26.北宋时期设立参知政事一职是为了分割宰相的行政权。27.18世纪英国形成责任内阁制,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必定垮台。28.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后,组织制定了1787年宪法。29.《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从而诱发了义和团运动。30.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和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的背叛革命,使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三、材料解析题、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3分,共计25分。请在答题纸上规定区域作答。31.(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伯利克里材料二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摘自《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总统和内阁,司法权属于法院,国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信仰……等自由,拥有选举被选举、请愿、诉讼等权利,……资产阶级的财产所有权、经营权收到临时政府保护。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2分)▲▲▲▲▲▲▲(2)材料二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是指什么?(1分)该政体最大的特点是什么?(2分)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1分)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什么积极影响?(2分)▲▲▲▲▲▲▲(3)依据材料三所提供的内容,指出它选自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部历史文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的进步意义。(2分)▲中共一大决定今后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运动。▲中共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协议,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中共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遵义会议彻底清算了党内的“左”倾思想,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4)说说材料二、三与材料一有何联系?(2分)▲▲▲▲▲▲▲32.(13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与富强,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救国方案。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建国方案《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最终无法实现?(2分)▲▲▲▲▲▲▲(2)20世纪初,当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政治纲领,把推翻清政府作为革命的目标,并领导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请写出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内容。(2分)这场革命最为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3分)▲▲▲▲▲▲▲(3)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在性质上和意义上都更进一层,请简要说明?(4分)▲▲▲▲▲▲▲(4)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两次严重挫折的痛苦考验。请问:面对“一九二七年的痛苦考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一条怎样的民主革命道路?(2分)▲▲▲▲▲▲▲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5分,共6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2、A3、B4、C5、C6、D7、C8、D9、C10、D11、C12、D13、B14、D15、D16、A17、B18、D19、C20、A21、C22、C23、C24、B25、C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5分,共12.5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31、A32、B33、B34、B35、A三、材料解析题、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3分,共计25分。31.(1)特征:
本文标题:江苏省如皋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32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