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毕业论文
学号:1001214095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学院名称: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年级班别:2010级信计(3)班姓名:指导教师:2014年5月河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摘要国家之间的竞争在于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就在于教育,教育能使国家的经济政治能力绵延不断,源远流长。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是21世纪教育的培养重点,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数学的学习,而人的一生在年幼的时候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对于一生的发展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通过研究创新思维的理论基础,分析创新思维的教育目的以及在实际生活和教育中的应用,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与创新思维培养的特点相结合,将其实际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以达到真正能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创新StudyontheCultivationofMathematicalInnovationThinkingAbilityofPupilsAbstractCompetitionisthecompetitionofoverallnationalstrengthamongcountries,andthecompetitionofcomprehensivenationalstrengthiseducation,educationmakeseconomicandpoliticalcapacitiesofthecountrycontinues,hasalonghistory.Developinnovativepeopleistrainingfocusedon21stcenturyeducationandcultivationofcreativethinkingisinseparablefromthelearningofmathematics,andthetimeforone’slifeatanearlyagetodevelopgoodhabitsofmindthatisdecisiveforthelifelongdevelopmentandcultivationofstudents’creativethinkingability,whichareimportantforenhancingthecomprehensivenationalstrengthofourcountryis.Throughthestudyoftheoreticalbasisofinnovativethinkinginthispaper,analysisofinnovativethinkingineducationaswellasapplicationinreal-lifeandeducation,andpupils’intellectualdevelopmentandcultivationofinnovativethinkinginthelawofcombiningfeatures,itspracticalapplicationinclassroomofelementaryschoolmathematicseducationinordertoachievethegoalofcultivatingpupils’creativethinkingcanreally,conveyingmorequalifiedpersonnelfortheState.KeywordsPrimaryschoolmathematics;Innovativethinking;Training;Innovation2前言二战以后,美国凭着开放创新的思想使国家迅速奔跑在世界发展前线,欧洲地区也提出欧盟的创新思想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他们成功的创新案例值得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引发深思。1999年,中国提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并出版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国家计划的文件,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该文件也指出:“我们的教育是不完全适合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内容和方法较陈旧,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显然,积极推进实施创新与素质教育迫在眉睫。我国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这对于提升每个公民的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能力,推动社会文明前进,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的进步需要国民每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支撑,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国家核心竞争能力的强大有利于我国屹立于世界之林。而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在3岁左右,7岁左右,14岁左右属于青少年时期智力发展的三个高峰期,而良好习惯的养成的最佳时期在于儿童期,在儿童期着重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对于该孩子未来的发展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故而,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在小学阶段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1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的理论基础1.1创新思维培养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创新是帮助教育实现其基本功能的根本性途径,且教育具有一定的功能性。首先,教育的第一个功能便是能影响社会发展。社会物质生产与人类自身再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延续的两种最基本的生产方式,人类文明、思想的继承是只能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才能实现的。教育延续人类的社会发展,它连接着人类社会过去、现在与未来;其次,教育的第二个功能是能影响个人的发展。教育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且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通过影响个体的发展实现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必然有影响个体发现的功能,其主导影响体现在:帮助教育工作者的教育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教育是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未来的教育目的需要创新教育的支持。在教育问题上多次是现代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教育模式,如赫尔巴特的观点为代表的过去与现状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以不断变化的模式赫钦斯的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已不再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会生存》也综合了科技发展、生产发展、民主发展和人的发展对3提出了新的教育培养目标,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的要求,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焦点。传统教育严重影响压抑了人的创新性,所以,教育呼吁创新,需要创新。1.2创新思维培养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创新的心理基础主要体现在创造力上,每个人的创造力都有所差异,创造力不是仅少数几人才有,任何一人都具有创造力,但创造力各有不同,这时就需要通过学习得到培养和提高,高层次的创造力也是在小时候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所以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学生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基础之一是发现学习。按学习的方式分,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然而接受学习是对应传统教育,对应的教学方式是讲授教学法,而发现学习主张由学习者自己发问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目标,通过发现学习学习。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认为,发现学习有以下四个优点:“有利于系统掌握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发现与创造态度探究方面的思维定势的培养、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迁移。”心理学基础之二是发散思维。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特性。”所谓思维的变通性便是你在工作时能想出许多问题的答案,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思维的独特性指面对问题会产生与一般人都不一样的想法;流畅性思维是指思维的速度非常快,思维非常光滑,短时间的思考能表达出许多独特的创意点。2我国现阶段小学生教育现状的调查2.1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训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发展小学生智力的主要任务,其中小学生思维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思维形式从具体到抽象过渡:这个过渡期一般出现在四年级,主要表现为小学生难以区分概念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不能像中高年级学生那样可以掌握一些抽象概念,不能运用概念解决问题。(2)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但在不同学科教学内有不同发展,它可能对简单的或熟悉的任务表现的抽象思维能力强,而对复杂或不熟悉的任务表现的抽象能力较弱。(3)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不断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省总结并说出解题思路,也能明白自己出错4的原因,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只能对简单的事物进行推理判断但不能控制自己的整个思维过程,故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相对低年级学生有所提高。(4)辩证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分为初步逻辑思维、经验逻辑思维、理论逻辑思维。小学生的思维一般处于初步逻辑思维阶段,但是已经有了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儿童的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小学一到三年级是起步阶段,四年级是转折点,但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整体水平并不高,属于初级逻辑思维。[3]2.2现阶段学生课堂教育情况在实习期间,我对河南省新乡市部分中学的教师教学现状进行了随机调查。发现老师在课堂上仍占用大部分时间来讲授知识——每节课讲授时间为20分钟以下的教师占9%,讲授时间为15~30分钟的教师占56%,讲授30~40分钟的教师占31%,还有4%的教师讲授超过了40分钟。并且教师们基本上还是运用“满堂灌”的讲授法,研究表明在教学中偶尔会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的教师占62.8%,偶尔尝试新方法的教师占47.5%,没有尝试过新的教学方法的教师居然占41.7%。还有一个大规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大相径庭的。下面来看两个表格:[6]教学方式记住率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教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别人95%表1: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住率表2:教师实际中采用的教学方式比率大量实验表明:在如今新课改的口号下,许多教师们依然较多使用效率最低的讲授法,这对实现创新教育,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所以,研究创新培养方法,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是值得正要走上教师道路的我们研究的。3从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抓牢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3.1创新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教育环境教学方式采用率教师讲授95%学生阅读80%视听并用70%教师演示65%学生讨论45%学生实践20%学生教别人5%53.1.1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变现中国的家庭教育是社会普遍关注和重视的焦点,父母是孩子的最重要的启蒙老师,并且还是伴随孩子一生的老师。而孩子的创新教育最佳时期父母都伴随左右,所以深入研究家庭创新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的。从家庭创新教育环境入手,就存在许多典型方式:科学型创新教育环境,激发型创新教育环境,勤奋型创新教育环境,引导型创新教育环境,民主型创新教育环境,和谐型创新教育环境等。爱因斯坦的家庭教育方式便是创新教育方式。爱因斯坦在小时候并不是一个天才,他性格孤僻,智力迟钝,被称为“老实头”。但是他的父亲为开发爱因斯坦的智力,在他五岁的时候送他一个珍贵礼物指南针。爱因斯坦便爱上了这个总是指向一个确定方向的“奇怪”礼物,并钻心研究,养成了要从逻辑思维上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事物真谛的习惯,并爱上科学,对数学物理产生了浓厚兴趣,逐渐使左脑的逻辑思维得到充分开发。而爱因斯坦的母亲是一个在音乐方面颇有才能的人,在母亲的教育激发下,爱因斯坦在音乐方面也是沉浸其中,从而很好地开发了右脑的形象思维能力。爱因斯坦后来深刻地意识到:物理学与音乐是“互相补充”的。由此可见,爱因斯坦父母的两大创新教育方式,使他的左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右脑的形象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这就是爱因斯坦全脑思维创新能力开发的一大奥秘所在。居里夫人的家庭教育方式是科学型教育方式。居里夫人认为:“健康的身体是科学的基础”,于是她用观察法和户外活动法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孩子的科学素质和身体素质,使两个女儿都成为了有所建树之人。居里夫人在伊雷娜、艾芙咿呀学语时便耐心细致观察为了发现女儿潜在的天赋能力。她在日记中记载:“伊雷娜在数学上聪颖,艾芙在音乐上早熟。”两女儿放学回家,居里
本文标题: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996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