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浙江省龙湾中学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之人物形象》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浙江省高考考试说明》§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形象§诗歌形象人物形象自然形象景物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了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自身形象意象◆读下面这首词,思考: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女主人公形象。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注】:刬:chǎn,袜刬,是说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参考答案】:词中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大胆中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启示一:关注对人物的正面(细节)描写。分析描写诗中人物肖像、语言、神态、动作以及反映人物心理(情)的词语。启示二:关注背景,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与人生遭际,明白作品创作的背景(多配有注解)。◆读下面这首诗,思考: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题葡萄图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参考答案】: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年老力衰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读下面这首诗,思考:诗歌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参考答案】:本诗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而却怀才不遇的孤寂、压抑的封建知识分子形象。启示三:通史实,明典故。知晓一些常见的史实或典故(古人、古事、古迹等)以及其文化内涵。◆读下面这首诗,说说郑鄂是个怎样的形象?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参考答案】:郑鄂是一位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雅士。启示四:关注环境的烘托作用。分析人物所处(见)的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等),展开联想想象。启示五:关注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寻找“物”与“志”的相似点,理解物象的比喻义、象征义。【参考答案】:作者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关注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分析描写诗中人物肖像、语言、神态、动作以及反映人物心理(情)的词语。◆关注背景,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与人生遭际,明白作品创作的背景(多配有注解)。◆通史实,明典故。知晓一些常见的史实或典故(古人、古事、古迹等)以及其文化内涵。◆关注环境的烘托作用。分析人物所处(见)的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等),展开联想想象。◆关注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寻找“物”与“志”的相似点,理解物象的比喻义、象征义。§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诗,简析诗中刻画了怎样的儿童形象?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参考答案】:(1)此诗刻画了一个幼稚顽皮、天真可爱、机警聪明的学垂钓的山野孩子的形象。(2)诗的前两句重在写形,描写出山野孩童头发蓬乱,侧坐垂纶,草遮其身的姿态,表现出他的幼稚顽皮;后两句重在写神,写孩子怕应答惊跑了鱼而不敢与问路的行人答话而老远招手示意的情状,表现出他的机警聪慧。(3)读罢全诗,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油然纸上。答题基本步骤1、定性。概括形象的总体特征,格式一般为“性格特征∕境遇遭际+身份”。2、分析。结合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进行分析(可融入表达技巧)。3、总结。指出形象的作用或意义,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情感(理想、追求、品质、性格、节操、观点等)”。有时也可以放到前面步骤里合答。◆下面这首词,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谒金门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参考答案】:(1)这首词刻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闺中女子)形象。(2)词人通过“闲引鸳鸯”“揉搓杏蕊”等动作描写和“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等外貌、神态描写,表现了闺中女子的愁苦、孤单与寂寞。(3)全词表现了女子思念心上人,急盼心上人归来的急切心情。【常见设问方式】:◆简析诗(词)中的主人公(艺术)形象?◆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说说这首诗中形象的特点?◆作者塑造的形象有什么寓意?◆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诗句)”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访隐者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相关问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相关问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参考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孤坐的影陪伴抱膝孤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相关问题。访隐者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参考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洒扫,无人造访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爱恨情长、幽怨惆怅的形象§知识积累·常见人物形象举隅§
本文标题:浙江省龙湾中学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之人物形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93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