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渤海湾污染及治理刘博文20155258摘要:上世纪末,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也伴随着工业的快速进步。但工业发展的同时并没有与相应的环境保障机制相结合。导致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在没有经过规范化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渤海,直接导致了渤海海域水质的急速下降,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小时候可以经常吃到的白鳞鱼、黄鲴鱼、鲇鱼、凤尾鱼、梭鱼、目鱼已经难觅踪影,渤海湾刀鱼的价格也节节攀升到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的地步。文章从回顾渤海湾历史污染问题到分析各地治理污染的方法,最后总结出几点关于渤海湾污染治理的展望。关键词:渤海湾、污染、治理我的家乡是大连,一个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渤海沿岸的美丽城市。我从小在旅顺长大,经历了渤海污染最严重的二十一世纪初以及经过大力整改后的生态恢复阶段和再次经历石油泄漏、大规模围海造陆等再次污染阶段。可以说我亲眼见证了渤海海域的兴衰更替,所以我的论文主要讨论的问题就围绕渤海湾污染状况及治理展开。一、渤海湾历史污染问题从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高增长,忽略了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一些地方政府没有重视环境治理设施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没,违法违规审批、建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建设项目,导致环境质量恶化。伴随着环渤海湾城市人口增长过快。环渤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城市急剧扩张,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渤海湾的污染。渤海湾的严重污染直接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在渔业方面:污染给海洋渔业带来严重危害,海水污染,渔业资源枯竭。同时,海水污染会引起赤潮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1998年渤海发生的赤潮历时7l天,面积达l万多平方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元。最近7年问,渤海共发生赤潮20余次,影响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累计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在旅游业方面:北戴河是渤海湾的一座疗养城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领导层每年夏天的假期都要举行所谓的“北戴河会议”。但是,北戴河会议从2003年开始消失,除了北戴河,渤海湾内还有很多海洋旅游胜地,近几年由于海水污染这些地方的外地游客明显减少。截至2008年在环渤海的天津、河北、山东、辽宁等省市有112个排污口,其中80%放的是有毒化工废水、工业废料和生活污水。52条流入渤海的河流当中,有43条已经被严重污染,而且这些污染不断加剧。截至2008年环渤海水域每年吸收的工业排污高达57亿吨,每年还有200万吨固体垃圾,渤海水域的重金属含量超出正常水平约24倍。海洋专家估算,即使现在立刻停止向渤海排污,恐怕需要至少200年的时间才能使渤海彻底恢复原来的清洁。下面的画面是渤海发生原油泄漏事件后我在大连开发区金石滩的一个海滩边摄到的。二、渤海湾的治理渤海的治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环渤海地区的各省市共同努力,积极协调,形成合力。天津是环渤海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2012年,天津初步建立了流域污染控制及污染综合治理系统,在海洋功能区及重要的海岸带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污染治理达标率的提升,达到了85%左右: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90%,尤其是入海数量处理率达到100%,海岸带湿地面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天津的治污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渤海的环境治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大连是东北最为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在渤海地区一直是“陆源污染”的重灾区,“陆源污染”是渤海污染的最大源头,大连近年来在治理政策与方式上采用了治本之策。从陆地污染治理开始,消灭海洋污染的源头。大连在建立了多家垃圾底部渗透及垃圾渗。漏处理系统,垃圾填埋及焚烧达到国家卫生标准。从2000年开始,大连就一直推行日常生活无磷化,在全国率先强制推行无磷化洗涤用品。这样,就可以解决大连市的生活污水及垃圾污染问题,解决了海洋污染的第一个源头。而且,大连市还花大力气,对近海污染工业进行了整体性搬迁与改造,从2001年至今,大概有150家石化、制药、印染等工厂进行了搬迁,或者是进行生产线的升级和设备更新,或是进行了一定的产业升级,降低了污染,还有一些污染严重的直接予以淘汰出局。河北省在治理方式上与天津市、大连市不一样,河北省在大、中型港口将全部安装进口的废水、废油、垃圾回收与处理装置,直接将污水净化再排入渤海。并且加大了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恢复建设,在唐山、秦皇岛等地加大了沿海防护林建设,禁止在海岸带附近取沙取盐,恢复遭受破坏的沿海湿地。山东省为改变日益严重的渤海及黄海污染问题,颁布了《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对海洋开发、海洋生态恢复、沿海绿色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法律导向作用。三、渤海湾治理展望1坚持加强协调,通力合作,共同推进的原则,建立区域性河海污染统筹防治机制。环渤海四省市对保护海洋环境具有共同的责任,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区域性污染统筹防治机制。通过把渤海综合治理的权利和责任交给环渤海的地方省市政府,从而为渤海环境执法扫除“障碍”。首先,解决越治越污问题,关键要强化各省、市大区域的环保战略意识,要建立区域协调机制。相关省市应该把治理渤海污染、保护渤海的环境当成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而不应该有你我之分,各自为战。2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积极推动环渤海地区的产业整合,在加大对环渤海地区传统工业改造的同时,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材料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调整现有不合理的产业布局,针对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应加强管理力度。比如,为了彻底治理污染企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天津市出台了十条严治污染企业的措施。3预防海洋污染关键要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利用生物技术改进海洋生态环境。渤海治污的主要阻力源于向渤海排污的受污染流域污染源的种类多并过于复杂。治理渤海环境污染的重点是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海洋部门要根据渤海的海流、被污染情况及海域沿岸的工农业发展状况来确定渤海能够接纳的污染物限度。环保部门要严格执行污染物入海总量和达标排放双控制度,根据海域的污染物最大接纳量来分配各个排污口污染物的排放量。尤其是沿海省市流域应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等的使用。海事、渔政、交通和海军要采取措施防止、减轻和控制船舶及港口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4树立科学发展观,排除渤海治污的内在阻力,保障治污资金的投入和高效使用。要搞好渤海环境污染的治理,首先应保障治污资金的投入。结语:渤海湾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人类的破坏使她面目全非。从曾经的物产丰富到如今的渔业匮乏,她经历了一段令人心痛的旅程。可喜的是人们已经发现了自己的过错并在不断努力的去弥补犯下的过错。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渤海湾的治理速度仍旧赶不上污染速度,近年来还不断有爆出原油泄漏和围海造陆等对渤海造成巨大危害的新闻。渤海湾的进一步治理迫在眉睫,希望在大家的不断努力下让渤海重新焕发他的生机。参考材料:[1]环渤海地区海洋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研究吴姗姗科学出版社[2]海洋开发战略研究周世锋,秦诗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2-1[3]专家警告渤海污染继续恶化可能变成死海[N]:经济参考报,2006-06-29:[4]刘元旭,罗博:渤海治污缘何难见成效[N]:中国海洋报,2006-07-12:[5]赵鑫,孙群,魏皓.围填海工程对渤海湾风浪场的影响[J].MarineSciences,2013,37[6]王结发面临威胁的渤海湾: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13(11)[7]林春霞;唐沙砂河北政协委员疾呼:救救渤海2007[8]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与规划委员会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与规划2006[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10]张宝莉;徐玉新环境保护与规划20045.高甲荣;齐实生态环境7建设与规划20066.[11]黄铭洪环境污染与生态恢复28003刘旭晔渤海湾污染对北部湾的启示[期刊论文]-内江科技2008(1)Abstract:Attheendoflastcentury,withChina'srapideconomicdevelopment,theindustryisalsorapidprogress.Butindustrialdevelopmentisnotcombinedwithappropriateenvironmentalsafeguardsmechanism.OnaccountofthatalargenumberofdomesticsewageandindustrialwastewaterinthestandardizationprocesshasnotbeenthecasedirectlyintotheBohai.AndItledtoarapiddeclineintheBohaiwaterquality,whichalsoledtoasharpdeclineinbiodiversity.Thefisheswhicharecommonseeninbohaiisdifficulttofindnow.ThepriceofBohaisauryisbecominghigherandhigher.ThispaperRecallingthehistoryoftheproblemofpollutionfromtheBohaitotheanalysisofthemethodstocontrolBohai’spollution.AttheendofthepapertherewillbesummedupsomeexpectationsoncontrollingBohai’sPollution.
本文标题:环境概论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88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