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1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希望你安排好最近的时间与生活,劳役结合,抓好复习也要多多休息,相信你的努力不会让你失望,孜孜不倦今朝梦圆。祝你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成功!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试题一、选一选(请将每小题一个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表内。每小题2分,合计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1.1987年,北京周口店人类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右图是《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请回答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A.距今约70;20万年B.过着群居生活2C.会人工取火2.右图是我市某农业示范园水稻图一角,那么你知道我国是什么居民最早种植的水稻呢?A.半坡聚落B.河姆渡聚落C.大汶口聚落3.某台湾旅行团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A.黄帝陵B.大禹陵C.中山陵4.“禅让”制度是推选什么用的方法A.皇帝B.国王C.部落首领5.右图是大禹铸造的“九鼎”图,九鼎象征着什么A.最高权力B.青铜发达C.制造业发达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金文B.甲骨文C.隶书7.右图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它是什么时期的青铜器代表作?A.夏朝B.商朝C.西周8.西周初年为巩固政权采取分封制度,下列哪项不属于分封制重3要作用A.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联系B.扩大了西周的影响C.巩固了皇帝制度9.你知道成语“退避三舍”与哪两个争霸国家有关?A.晋吴B.晋楚C.吴赵10.下图中的铁农具是什么时期开始制作的?三齿耙镰锸锄A.秦朝B.商朝C.战国11.下面的人物分别是百家争鸣时期各个学派创始人,属于儒家学派的是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A.墨子和庄子B.孟子C.韩非子与孟子12.右图反映商鞅在变法中采取的措施,目的是A.统一政治B.统一度量衡C.加强军事力量商鞅方升1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出自于谁领导的农民起义?A.洪秀全B.李自成C.陈胜吴广14.秦代统一的时间是哪一年?A.公元221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220年15.汉武帝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官职是4A.太尉B.司隶校尉C.御史大夫16.x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的时间是A.公元前60年B.公元60年C.公元前138年17.下列地点不在丝绸之路上的是A.玉门关B.阳关C.山海关18.张骞通西域是在汉代哪位皇帝在位时期?A.武帝B.元帝C.文帝19.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A.华佗B.张仲景C.李时珍20.右图是东汉时期人物,他的主要贡献是A.发明了造纸术B.改进了造纸术C.制成了“麻沸散”21.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该教产生于A.西汉末B.东汉后期C.南北朝时期22.右图是司马迁的《史记》,与《史记》有关的是①记叙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主要史实②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③写成于东汉时期5A.①②B.②③C.③④23.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有①挟天子以令诸侯②招贤纳士③曹操联合孙权④实行屯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24.东晋的都城在今天的南京,南京当时称什么?A.夷州B.建康C.大都25.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北方劳动人民南迁②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③结合北方先进技术与南方种植经验④推广屯田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26.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主要是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下列不属于他采取的措施是A.穿汉服B.学习汉语C.服从汉人领导27.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的人,比欧洲早约A.500年B.1000年C.2000年28.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的地理学著作是A.《史地》B.《水经注》C.《兰亭序》29.顾恺之的画现存的摹本有?A.《女史箴图》B.《洛神赋图》C.《清明上河图》630.右图是著名的云冈石窟大佛(第二十窟),它是我国古代工匠在继承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基础上,又吸收外来的佛教艺术,创造出的具有新的风格和特色的石雕艺术,云冈石窟位于今天的A.陕西省B.河南省C.山西省二、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二:“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李白诗中所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在地方设立了哪两级行政机构?两级机构长官叫什么名称?(3)材料二中提到的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主张,推行什么政策?政策的影响是什么?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7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材料二:三国鼎立形势图。请结合学习过的历史知识回答:(1)材料一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材料三中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奠定的?(2)请根据材料二《三国鼎立形势图》正确填写三国的名称。A;B;C。(3)结合历史知识请你写出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一个?三、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3.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往与文化往来频繁,请读下图,探寻远去的历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图中箭头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的,这条路线的起点是。(2)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朝代),对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物是。(3)这条路开通之后对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34.改革是社会前进的动力。请结合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完成下面的题目。8(1)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分别发生在什么朝代?(2)商鞅变法是在谁的支持下进行的?其中土地政策是什么?(3)商鞅变法历史意义是什么?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一、选一选(请将每小题一个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合计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ACABBC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CBBACAB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ACBACBBAC二、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1.(1)秦始皇统一全国(或秦灭六国)(2分)(2)郡、县二级;郡守、县令(4分)(3)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2分)。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两千多年(2分)32.(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4分)(2)A魏;B蜀;C吴(3分)。(3)三顾茅庐等(写出一个3分)。三、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3.(1)丝绸之路(2分);长安(2分)。(2)西汉(2分);张骞(2分)。9(3)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或答具体东西方产品交往也可,2分)34.(1)战国和北魏(4分)。(2)秦孝公(2分);废井田,开阡陌(或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2分)(3)商鞅变法后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分)。
本文标题: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00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