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优秀教学设计
12.2.2.2.11对数与对数运算对数与对数运算(1)(1)(平行班)(平行班)【课题】:对数概念【教学目标】:1.理解并记忆对数的概念,能够说明对数与指数的关系;2.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3.根据对数的概念求一些特殊对数式的值;4.渗透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推理能力,提高发现能力【教学重点】: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设置情境思考:(2.1.2例8)中,哪一年的人口数要达到18亿、xy01.1×13=20亿、30亿……,该如何解决?即:在……中分别等于多少?,01.1=1330,01.1=1320,01.1=1318xxx象上面的式子,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对数(引出对数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对数的兴趣,培养对数学习的科学研究精神.二、新课讲授1.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1≠,0(=aaNax数(Logarithm),记作:。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Nxalog=做真数。底数对数真数幂指数底数↓↓↓↓↓↓logaN=bab=N例如:01.1=1318x1318log=01.1x16=42⇔2=16log42.探究: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1)对数与指数中的元素之间的关系xNa=log⇔Nax=对数式指数式⇔对数底数←→幂底数a对数←→指数x真数←→幂N(2)借助指数性质探究对数性质加深理解对数概念2思考:①为什么对数的定义中要求底数,且;0a1≠a②是否是所有的实数都有对数呢?③能得出什么结论?)1≠,0(1=0aaa呢?)1≠,0(=1aaaa**⑴若a0时,则N为某些值时,b值不存在。如:b=log-28不存在⑵若a=0时,①N不为0时,b不存在。如:log02不存在(可解释为0的多少次方是2呢?)②N为0时,b可以是任何正数,是不唯一的。如:log10有无数个值(可解释为0的任何非零正次方是零)⑶若a=1时,①N不为1时,b不存在。如:log13不存在(可解释为1的多少次方是3呢?)②N为1时,b可以是任何数,是不唯一的。如:log11有无数个值(可解释为1的任何次方是1)所以规定a0且a≠1得出结论: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0(0=1logaaa3.两个重要对数:对数logaN(a>0且a≠1)在底数a=10时,叫做常用对数(commonlogarithm),简记lgN;底数a=e时,叫做自然对数(naturallogarithm),记作lnN,其中e是个无理数,即e≈2.71828…….正确理解对数概念中底数的限制,为以后对数型函数定义域的确定作准备.三、例题讲解例1(P69例1)(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巩固练习:P70练习1、2例2(P69例2)巩固练习:P70练习3、4熟练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加深理解对数概念四、归纳小结⑴对数的定义⑵指数式与对数式互换⑶求对数式的值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体会等价转化思想五、课后作业P82习题2.2A组1、2P83习题2.2B组1反馈学生对对数概念的掌握情况3
本文标题: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优秀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58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