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如何做好绩效沟通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核心,是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绩效考评反映出的问题以及考核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展开实质性的面谈,并着力于寻求应对之策,服务于后一阶段企业与员工绩效改善和提高的一种管理方法。绩效沟通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要是企业的绩效管理缺乏了有效的绩效沟通,那企业的绩效管理就不能称之为绩效管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不完整的绩效管理。通过妥善有效的绩效沟通将有助于及时了解企业内外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可为之采取应对之策,防患于未然,降低企业的管理风险。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员工优化后一阶段的工作绩效,提高工作满意度,从中推动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达成。而且和谐的企业文化的构建,优秀的人力资源品牌也离不开妥善有效的绩效沟通的助推作用。企业绩效管理就是上下级间就绩效目标的设定及实现而进行的持续不断双向沟通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从绩效目标的设定开始,一直到最后的绩效考评,都必须保持持续不断的沟通,任何的单方面决定都将影响绩效管理的有效开展,降低绩效管理体系效用的发挥。How:1、设定共同认可的绩效目标在设定绩效目标的过程中,能使制定的目标信息互通,在这一环节中,如果管理者忽视了沟通的作用,使双向互动沟通在这一环节缺失,形成绩效目标信息的下达而无上传的单流向,这不单影响员工对绩效目标的了解和认可,还极可能造成制定的目标偏离客观实际、空洞、片面甚至重大失误。因为没有上传的绩效目标信息流,管理者或者说绩效目标设定者,就不可能全面具体的了解、掌握下一级员工所在职位绩效目标设定的最优化。套用篮球场上的一句名言:离篮框最近的人,离总冠军最近。那么,离基层最近的人,离真理也就最近。例如在一个销售部们,部门经理在给员工下达销售任务时,就必须从员工那里了解其产品过去的销售情况:市场占有率、销售地区分布、竞争对手情况等,了解员工对未来销售市场的分析,他们的分析很有价值,也最值得信赖。如果部门经理闭门造车,臆断市场行情,凭空设定销售目标,很可能会出现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重则企业产品在市场将遭灭顶之灾。所以,通过绩效沟通,才能使设定的绩效目标最优化,绩效目标要求才能达成一致,并得到共同认可。2、履行目标职责过程中不断勘误从绩效管理流程来看,绩效沟通是串联绩效目标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始终。当绩效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朝良性方向发展时,通过不间断的沟通与对话,管理者掌握员工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继续提升业绩的空间有多大,员工在后期工作中有什么样的期望和要求;通过沟通,员工能及时的反馈工作完成情况,从上级主管那里得到必要的帮助,有利于从胜利走向胜利。当绩效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朝恶性方向发展,偏离正确的轨道,这个时候的绩效沟通尤显重要,对企业而言,它有助于降低负面影响,及时阻止损失的继续蔓延,甚至及时的沟通会将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和损失全面清除,重新为提升企业整体业绩起到助推作用;对员工而言,及时的沟通,有助于员工改进方法、措施,重回正确轨道,有助于改变糟糕业绩,避免成为企业整体业绩提升的“罪人”。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如果假设员工自己知道而一味姑息,一味不管不问,其最终结果只能是害了员工,于员工绩效的提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无益。3、使考核思想深入人心,考核结果令人信服通过绩效沟通,使员工(包括被考核的员工和作为考核者的各级主管)认识到对绩效目标的考核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业绩和长远发展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并清除和澄清对绩效考核的错误及模糊认识。绩效管理不是考核者对被考核者滥用手中职权的“杀手锏”,也不应成为无原则的走过场、走形式。通过沟通,使绩效考核者和被考核者都认识到,绩效的考核,不是为了制造员工之间的差距,不是把员工分为三六九等的标尺,而是实事求是地挖掘员工工作的长处、发现其短处,以扬长避短,以史为鉴,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改进有所提高。通过绩效沟通,才能使绩效考核思想深入人心,绩效考核这一工具的使用和考核结果才能得到认可,绩效考核结果才能被广泛认同。绩效管理的沟通过程在“管理上市”系列丛书之《绩效·剑》中写道:沟通在绩效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沟通是绩效管理的本质与核心,它贯穿了绩效管理循环的始终——制定绩效计划与目标要沟通,帮助员工实现目标要沟通,年终评估要沟通,分析原因寻求进步要沟通。总之,绩效管理的过程就是员工和经理持续不断沟通,以提升绩效的过程。离开了沟通,企业的绩效管理将流于形式。也即是说,沟通是无处不在的,它存在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1、沟通绩效理念2、绩效目标沟通3、绩效过程沟通4、绩效结果沟通而许多管理活动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沟通出现了问题,绩效管理就是致力于管理沟通的改善,全面提高管理者的沟通意识,提高管理的沟通技巧,进而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者的管理素质。绩效沟通十忌不懂沟通的主管不可能拥有一个高绩效的团队,再完美的绩效管理制度都无法弥补主管和员工缺乏沟通带来的消极影响。良好的绩效沟通能够及时排除障碍,最大限度地提高绩效。因此,在进行绩效沟通时,主管首先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倾听技术。在沟通过程应该避免的行为,称为“沟通十忌”。一忌面无表情。作为一个有效的倾听者,经理应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表明对下属谈话内容的兴趣。肯定性点头、适宜的表情并辅之以恰当的目光接触,无疑显示:你正在用心倾听。二忌不耐烦的动作。看手表、翻报纸、玩弄钢笔等动作则表明:你很厌倦,对交谈不感兴趣,不予关注。三忌盛气凌人。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表现出开放的交流姿态,不宜交叉胳膊和腿,必要时上身前倾,面对对方,去掉双方之间的阻隔物。四忌随意打断下属。在下属尚未说完之前,尽量不要作出反应。在下属思考时,先不要臆测。仔细倾听,让下属说完,你再发言。绩效沟通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能通过绩效面谈,将员工的绩效表现回馈给员工,使员工了解部属在过去一年中工作上的得与失,以作为来年做得更好或改进的依据。五忌少问多讲。发号施令的经理很难实现从上司到“帮助者”、“伙伴”的角色转换。我们建议管理者在与员工进行绩效沟通时遵循80/20法则:80%的时间留给员工,20%的时间留给自己,而自己在这20%的时间内,又80%的时间在发问,20%的时间才用来“指导”、“建议”、“发号施令”,因为员工往往比经理更清楚本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换言之,要多提好问题,引导员工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自己评价工作进展,而不是发号施令,居高临下地告诉员工应该如何如何。六忌用“你”沟通。在绩效沟通中,多使用“我们”,少用“你”;“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这个任务进展到什么程度了?”或者说,“我如何才能帮助您?”七忌笼统反馈。管理者应针对员工的具体行为或事实进行反馈,避免空泛陈述。如:“你的工作态度很不好”或是“你的出色工作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模棱两可的反馈不仅起不到激励或抑制的效果,反而易使员工产生不确定感。八忌对人不对事。当员工作出某种错误或不恰当的事情时,应避免用评价性标签,如“没能力”、“失信”等,而应当客观陈述发生的事实及自己对该事实的感受。九忌指手划脚地训导。当下属绩效不佳时,应避免说“你应该……,而不应该……”这样会让下属体验到某种不平等,可以换成:“我当时是这样做的……”十忌“泼冷水”。当员工犯了错误后,最好等其冷静后再做反馈,避免“趁火打劫”或“泼冷水”;如果员工做了一件好事则应及时表扬和激励。绩效沟通的意义绩效管理中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目标建立过程的绩效沟通,还是绩效实施过程中的沟通,甚至还是绩效评价时候的绩效沟通,都非常重要。在目标建立阶段,管理人员和员工经过沟通就目标和计划达成一致,并确定绩效评价的标准,这是非常基础的一个环节,如果缺少了沟通,员工没有参与感,心里有抵触甚至根本不认同单独由管理人员提出来的目标和计划,所以这个环节的沟通是不可缺少的。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员工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还会遇到一些跨部门的障碍,作为管理人员有义务与员工随时进行沟通,解决他们在权力、技术、资源、经验、方法上的困难,确保他们在顺利完成目标的同时能获得最直接的指导、帮助和经验积累。最后在绩效评价时,沟通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了,通过沟通,管理人员能告诉员工过去几个月来的成绩、失误、长处和不足,并指导员工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并就上一个工作周期的工作结果达成一直的意见。对管理人员来说,通过绩效沟通,有以下四点意义:一,可以帮助下属提升能力。二,能及时有效地掌握员工的工作情况和工作心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员工工作方向和工作结果的正确。三,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的工作业绩。四,能提高员工的参与感、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对员工来说,通过绩效沟通,有以下二点意义:一,能通过有效的沟通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短处,确立改进的重点和改进的方向。二,沟通是双方进行情感和工作交流的契机,是员工表达自己工作感受的重要时机。绩效沟通存在的问题绩效沟通在绩效管理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们现代企业的绩效管理过程中,沟通却成了最薄弱、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环节。有的企业仅仅在设定绩效目标时同员工做简单的沟通,有的企业甚至连基本的沟通都没有,有的企业重视了,使用了这一工具,却效果欠佳。在对待沟通这一重要绩效管理工具时,企业和企业管理人员往往存在不少的问题和误区。避免回避熟悉绩效管理的人都知道,绩效沟通是个难题,经理和员工都比较回避这一过程。对经理来说,这一过程简直就是危情时刻,是一个痛苦的回忆,没有人愿意把绩效考核的结果摆到桌面上来讨论,因为这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当管理者被强制要求做绩效沟通时,当绩效反馈被当作一项工作任务时,多数企业采取的做法是在员工不在办公室的时候,偷偷“溜”进员工的办公室将绩效考核表放在员工桌上,然后等员工不在办公室的时候,再偷偷“溜”进去,把员工签好字的绩效考核表拿回去,交给人力资源部存档,这就算是完成了沟通的任务,就算是做了绩效考核。这样做,避免了与员工面对面,避免面面相觑的尴尬和极有可能发生的争吵。但是,避开绩效沟通这一重要环节的做法,却为企业整体业绩提高和长远发展埋下了祸根。考虑双方利益许多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过程中,主要考虑企业的利益,很少考虑员工的利益,更谈不上对员工成长负责。绩效管理实际上仅仅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种监控,对于部门、员工的监控,而不是完整意义的绩效管理。其核心理念提的是“以人为本”,实际管理过程中却没有真正地体现出来“以人为本”,也没有真正以人为资源。企业拒绝对员工负责任,那么当企业对员工没有承诺,或者承诺不兑现时,员工对企业自然没有归属感,管理人员和员工都是短期行为。这样的绩效沟通,无论技巧如何纯熟,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所以,有的企业不是绩效沟通本身出了问题,而是企业理念等方面需要改进。如何发挥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如何使绩效管理这一方面被描述成管理者圣经,被热情宣扬和提倡,一方面又被管理者抛弃和回避,视为“鸡肋”的工具在有效沟通中发挥作用呢。对员工利益和成长负责任的理念和态度对员工的成长负责,就是以人为本,每一位管理人员的绩效沟通都应以此为起点,不计一城一池之得失——核心目的不是员工上个考核周期内做得怎么样,而是把员工当成企业的资源,根据公司和人力资源部的委托进行有效管理、培育、增值;不是单纯的代表企业权益对所有人进行核查、质询、评价,而是把他们当成有效资源进行深度发掘和培育,最后达到增值的目的。目的要明确,就是反馈、激励、辅导在绩效沟通过程中,员工成为沟通的主体。员工的能力、态度、情绪、业绩成为沟通的主导内容。管理者需要对员工的主要工作及其表现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客观的评价,能够恰如其分的评价下属的工作表现,发现其情绪的变化、能力的优缺,真实的进行反馈,适当的进行激励和辅导。这是管理者在进行绩效沟通之前就要明确的。只有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做足功夫,才能在绩效沟通过程中有内容可言。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业绩判断上,似乎绩效沟通只是为了辨别清楚下属的业绩水平。这样的绩效沟通往往演变成一场争论,最后不欢而散。所以,有效的绩效沟通——功夫在诗外。沟通的内容要全面有效的绩效沟通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目标任务、标准、工作流程;结
本文标题:如何做好绩效沟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401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