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2016华工高层建筑结构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高层建筑结构概述·第一节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1.从名词上看,多层和高层结构的差别主要是层数和高度,习惯上,将(C)层以下的建筑看做多层建筑。C.102.从结构的观点看,凡是水平荷载主要作用的建筑就可认为进入了高层建筑结构的范畴。(√)第一章高层建筑结构概述·第三节现代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1.在我国,高层建筑以钢结构为主。(×)2.我国国家标准又按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三个抗震设防类别。(×)第二章抗侧力结构布置·第一节框架结构1.由梁、柱组成的结构单元称为框架;全部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由框架承受的结构体系,称为框架结构。(√)2.抗震框架结构的梁柱可铰接,也可刚接。(×)3.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4.框架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变形其侧移由两部分组成:梁和柱的弯曲变形产生的侧移,侧移曲线呈剪切型,自下而上层间位移减小;柱的轴向变形产生的侧移,侧移曲线弯曲型,自下而上层间位移增大。第一部分是主要的,框架在侧向力作用下的侧移曲线以剪切型为主。(√)第二章抗侧力结构布置·第二节剪力墙结构1.用(A)承受竖向荷载和抵抗侧向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也称为抗震墙结构。A.钢筋混凝土剪力墙2.在侧向力作用下,剪力墙结构的侧向位移曲线呈弯曲型,即层间位移由下至上逐渐减小。(×)3.沿高度方向,剪力墙宜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剪力墙一般需要开洞作为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具有规则洞口的联肢剪力墙,避免出现洞口不规则布置的错洞墙。(√)4.地震区允许采用底层或底部若干层全部为框架的框支剪力墙结构。(×)第二章抗侧力结构布置·第三节框架—剪力墙结构1.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B)时,说明剪力墙的数量偏少。B.50%2.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B)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B.凸出3.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力,就称为框架―剪力墙结构。(√)4.框架―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双重抗侧力结构。结构中剪力墙的刚度大,承担剪力小,框架承担的侧向力相对较大。(×)5.在水平力作用下,框架和剪力墙的变形曲线分别呈剪切型和弯曲型,由于楼板的作用,框架和墙的侧向位移必须协调。在结构的底部,框架的侧移减小;在结构的上部,剪力墙的侧移减小,侧移曲线的形状呈弯剪型,层间位移沿建筑高度比较均匀。(√)6.剪力墙的数量以使结构的层间位移角不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值为宜。(√)7.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竖向荷载较大的部位均匀布置剪力墙。楼梯间、电梯间、设备竖井尽量与剪力墙结合布置。(√)第二章抗侧力结构布置·第四节板柱—剪力墙结构1.板柱―剪力墙结构可以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不超过(C)度且高度有限制的房屋建筑。C.8第二章抗侧力结构布置·第五节框架支撑结构1.支撑框架的形式有两类:中心支撑框架和偏心支撑框架。(√)2.研究表明,消能梁段的腹板剪切屈服,具有塑性变形大、屈服后承载力继续提高、滞回耗能稳定等特点。中心支撑框架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偏心支撑框架。(×)第二章抗侧力结构布置·第六节筒体结构1.筒中筒结构也是双重抗侧力体系,在水平力作用下,内外筒协同工作,其侧移曲线类似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呈(D)。A.弯曲型B.剪切型C.剪弯型D.弯剪型第二章抗侧力结构布置·第八节巨型结构1.巨型桁架是既高效又经济的抗侧力结构。(√)第二章抗侧力结构布置·第九节抗侧力结构体系的适用高度及高宽比1.计算房屋建筑的高宽比时,房屋高度指室内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宽度指房屋平面轮廓边缘的最小宽度尺寸。(×)第二章抗侧力结构布置·第十节建筑体形和结构总体布置1.结构构件的平面布置与建筑平面有关。平面简单、规则、对称的建筑,容易实现有利于抗震的结构平面布置,即承载力、刚度、质量分布对称、均匀,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尽可能重合,减小(D)。A.振动反应B.振幅C.破坏D.扭转效应2.概念设计是指在结构设计中,结构工程师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3.高层建筑的外形可以分为板式和塔式两大类。(√)4.结构沿高度布置应连续、均匀,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上下相同,或下大上小,自下而上连续、逐渐减小,避免有刚度或承载力突然变小的楼层。(√)5.平面不规则的类型包括扭转不规则、楼板凹凸不规则和楼板局部不连续。抗震高层建筑允许采用不规则结构,但需采取计算和构造方面有效的措施;要尽可能避免特别不规则结构;不允许采用严重不规则结构,若为严重不规则结构,应对结构布置进行调整。(√)第二章抗侧力结构布置·第十一节变形缝的设置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为(A)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加5m、4m、3m和2m,宜加宽20?。A.70B.80C.90D.1002.混凝土早期收缩占收缩量的大部分。施工时,每30~40m间距留出(B)㎜宽的施工后浇带,暂不浇筑混凝土,两个月后,混凝土收缩大约完成70%,再浇筑缝内混凝土,把结构连成整体。A.700~1000B.800~1000C.800~1200D.900~10003.在房屋建筑的总体布置中,为了消除结构不规则、收缩和温度应力、不均匀沉降对结构的有害影响,可以用防震缝、伸缩缝和沉降缝将房屋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第二章抗侧力结构布置·第十二节基础形式1.当地基土质较软,不足以承受上部结构重量时,应采用桩基。可以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挖孔灌注桩或钢管桩等。桩承台上仍可做成箱形或筏形基础。(√)2.国内外震害调查表明,坚硬土地基上建造的高层建筑震害较重。(×)第三章高层建筑结构荷载·第一节风荷载1.一般高层建筑取重现期为(B)年的风压值计算风荷载,对于特别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取重现期为100年的风压值计算风荷载。A.40B.50C.60D.802.在进行舒适度计算时,取重现期为(A)年的风压值计算风荷载。A.10B.20C.30D.403.《荷载规范》将地面粗糙度分为A、B、C三类。(×)4.由风载体型系数计算的每个表面的风荷载都垂直于该表面。(√)5.对封闭式建筑物,内表面也会有压力或吸力,分别按外表面风压的正、负情况取-0.2或+0.3。(×)6.建筑物的风洞试验要求在风洞中能实现大气边界层内风的平均风剖面、紊流和自然流动,即能模拟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大气紊流纵向分量与建筑物长度尺寸应具有相同的相似常数。(√)7.第2类模型则可更精确的考虑结构的柔度和自振频率、阻尼的影响,因此不仅要求模拟几何尺寸,还要求模拟建筑物的惯性矩、刚度和阻尼特性。(√)第三章高层建筑结构荷载·第二节地震作用1.上部结构产生的振动称为结构的地震反应,包括加速度、速度和(A)反应。A.位移B.振幅C.振动D.颤动2.地面运动的特性可以用三个特征量来描述:强度(由振幅值大小表示)、(D)和持续时间。A.刚度B.振幅C.频率D.频谱3.中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B)的地震烈度,又称为基本烈度或设防烈度。A.5%B.10%C.15%D.25%4.地震波可以分解为5个振动分量:一个水平分量,一个竖向分量和三个转动分量。(√)5.建筑物动力特性是指建筑物的地震周期、振型与阻尼,它们与建筑物的质量和结构的刚度有关。(×)6.我国的房屋建筑采用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可倒”。(×)7.现行《抗震规范》适用于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我国设防烈度为6度和6度以上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8.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可分为静力法、反应谱方法(拟静力法)和时程分析法(直接动力法)三大类。(√)9.我国《抗震规范》规定,设防烈度为6度以上的建筑物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而对于7、8、9度以及6度设防的Ⅳ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应计算地震作用。具体计算方法又分为反应谱底部剪力法和反应谱振型分解法两种方法。(√)10.时程分析发应用于刚度与质量沿竖向分布特别不均匀的高层建筑,8度和9度Ⅰ、Ⅱ场地、高度超过100m,以及8度Ⅲ、Ⅳ类场地、高度超过80m和9度高度超过60m的房屋建筑。(×)11.结构自振周期的计算方法可分为:理论计算,半理论半经验公式和经验公式三大类。(√)12.设防烈度为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作用引起竖向轴力。在设防烈度为8、9度的大跨度梁及悬臂结构中,也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它会加大梁内弯矩及剪力。(√)13.我国将场地土划分为四类:坚硬、中硬、中软和软弱。(√)第四章设计要求及荷载效应组合·第二节侧移限制1.结构的刚度可以用限制侧向变形的形式表达,我国现行规范主要限制层间位移。在正常使用状态下,限制侧向变形的主要原因有:要防止主体结构开裂、损坏;防止填充墙及装修开裂、损坏;过大的侧向变形会使人有不舒适感,影响正常使用;过大的侧移会使结构产生附加内力(P-?效应)。(√)第四章设计要求及荷载效应组合·第三节舒适度要求1.在风荷载作用下,高度超过(B)m的高层建筑,应满足人使用的舒适度要求。A.100B.150C.200D.250第四章设计要求及荷载效应组合·第四节稳定和抗倾覆1.在设计高层建筑时,一般都要控制高宽比(H/B),而且,在基础设计时,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允许出现零应力区,其他建筑,基础底面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积的(B)。A.10%B.15%C.20%D.25%2.任何情况下,应当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和有足够抵抗倾覆的能力。(√)第四章设计要求及荷载效应组合·第五节抗震结构延性要求和抗震等级1.屈服变形定义是钢筋屈服时的变形,极限变形一般定义为承载力降低(A)时的变形。A.10~20%B.10~30%C.20~30%D.20~40%2.位于设防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的建筑都要按规定进行抗震设计,除了满足抗震承载力及侧移限制要求外,都要满足延性要求和具有良好的耗能性能。(×)第四章设计要求及荷载效应组合·第六节荷载效应组合及最不利内力1.为了减少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支座处的钢筋数量,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框架梁塑性内力重分布,主要是降低支座负弯矩,以减小支座处的配筋,跨中则应相应增大弯矩。(√)2.现浇框架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为0.7~0.8;装配整体式框架,由于钢筋焊接或接缝不严等原因,节点容易产生变形,梁端实际弯矩比弹性计算值会有所降低,因此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为0.8~0.9。(×)第五章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与设计概念·第二节框架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1.对比较规则的、层数不多的框架结构,当柱轴向变形对内力及位移影响不大时,可采用(A)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及位移。A.D值法B.分层法C.近似法D.程序计算法2.框架近似计算方法还作了以下一些假定:忽略梁、柱轴向变形及剪切变形;杆件为等载面(等刚度),以杆件轴线作为框架计算轴线;在竖向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很小,因此在作竖向荷载下计算时,假定结构无侧移。(√)3.框架近似计算中,一般情况下,框架结点都有转角。如果梁刚度无限大,则转角很小,可忽略而近似认为柱端固定。(√)4.一根悬臂柱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其总变形由弯曲和剪切变形组成,二者沿高度的变形曲线形状不同,可以分别计算。与悬臂柱剪切变形相似的称为“剪切型变形”,与悬臂柱弯曲变形相似的称为“弯曲型变形”。由杆件弯曲变形引起的“剪切型侧移”,可由D值计算,为框架侧移的主要部分;由柱轴向变形产生的“弯曲型侧移”,可由连续化方法作近似估算。(√)第五章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与设计概念·第三节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1.(B)墙上门窗洞口开孔面积不超过墙面面积的16%,且孔洞间净距及孔洞至墙边净距大于孔洞长边时,可以忽略洞口的影响。A.联肢墙B.整体墙C.小开口墙D.不规则开洞墙2.竖向荷载作用下按每片剪力墙的承载面积计算它的荷载,直接计算墙截面上的轴力。(√)3.总水平荷载将按各片剪力墙刚度分配到每片墙,然后分片计算剪力墙的内力。(√)4.剪力墙接近于悬臂杆件,弯曲变形是主
本文标题:2016华工高层建筑结构习题和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333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