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简答题第一章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简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邓小平理论: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2、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科学发展观:1、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论述3、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们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它们是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4、我们应该如何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毛泽东的思想有正确的和错误的。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包括毛泽东个人的错误思想。第二章1、简要论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P52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实事求是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实事求是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2、请结合“中医存废风波”,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理论创新的问题?P581、是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特别要注意并非任何标新立异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2、是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3、是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第三章1.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2、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3、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4、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艰难探索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有何重要意义?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P792、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它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四章1.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有何实现的可能性?P95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2.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哪些丰富的历史经验?P102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论述3.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P108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第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其他相对落后国家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鼓舞了这些国家的人民。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中顺利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五章1、简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P112第1.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第2.1956年4月至9月,以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讲话和中共八大的召开为标志,全面反思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成果。第3.1957年至1958年,以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发表为标志,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卓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继续进行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重要理论成果。2、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有何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P121第一、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公有制、按劳分配等基本特征,进一步深入到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上。第二,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一方面可以防止那种把坚持和扩大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目标的错误做法,又可以防止改革开放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两极分化和其他消极现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寻找一种能够从更深层次把握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中探索出一条发展更快、人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最大、能够充分体现出对资本主义优越性的道路,奠定了科学基础,开辟了广阔前景。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第六章1.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何重要意义?P14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2.它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3.它可以帮助我们防止“左”的和右的错误,坚定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2.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第七章1.简要说明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系统理论?P163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矛盾。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2.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和主要原则?P169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3.我国应该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P174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在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要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推动区域和双边经济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它也使国家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以及环境与生态安全等受到挑战和威胁。第八章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P182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
本文标题:毛概简答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249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