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20版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导学案《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学生版
第1页共6页2.5.1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学习目标1.学习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及其他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2.体会向量是一种处理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3.培养运算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向量是数学中证明几何命题的有效工具之一.在证明几何命题时,可先把已知条件和结论表示成向量的形式,再通过向量的运算就很容易得出结论.一般地,利用实数与向量的积可以解决共线、平行、长度等问题,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可解决长度、角度、垂直等问题.向量的坐标表示把点与数联系了起来,这样就可以用代数方程研究几何问题,同时也可以用向量来研究某些代数问题.向量的数量积体现了向量的长度与三角函数间的关系,把向量的数量积应用到三角形中,就能解决三角形的边角之间的有关问题.知识点一几何性质及几何与向量的关系设a=(x1,y1),b=(x2,y2),a,b的夹角为θ.思考1证明线段平行、点共线及相似问题,可用向量的哪些知识?答案为:可用向量共线的相关知识:a∥b⇔a=λb⇔x1y2-x2y1=0(b≠0).思考2证明垂直问题,可用向量的哪些知识?答案为:可用向量垂直的相关知识:a⊥b⇔a·b=0⇔x1x2+y1y2=0.梳理平面几何图形的许多性质,如平移、全等、相似、长度、夹角等都可以由向量的线性运算及数量积表示出来.知识点二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步骤1.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如距离、夹角等问题.3.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第2页共6页类型一用平面向量求解直线方程例1.已知△ABC的三个顶点A(0,-4),B(4,0),C(-6,2),点D,E,F分别为边BC,CA,AB的中点.(1)求直线DE,EF,FD的方程;(2)求AB边上的高线CH所在的直线方程.反思与感悟利用向量法解决解析:几何问题,首先将线段看成向量,再把坐标利用向量法则进行运算.跟踪训练1在△ABC中,A(4,1),B(7,5),C(-4,7),求∠A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类型二用平面向量求解平面几何问题例2.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CD、AD的中点,BE、CF交于点P.求证:(1)BE⊥CF;(2)AP=AB.第3页共6页反思与感悟用向量证明平面几何问题的两种基本思路:(1)向量的线性运算法的四个步骤:①选取基底;②用基底表示相关向量;③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或数量积找出相应关系;④把几何问题向量化.(2)向量的坐标运算法的四个步骤:①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②把相关向量坐标化;③用向量的坐标运算找出相应关系;④把几何问题向量化.跟踪训练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为对角线AC上任一点,PE⊥AB,PF⊥BC,垂足分别为E,F,连接DP,EF,求证:DP⊥EF.1.已知在△ABC中,若AB→=a,AC→=b,且a·b0,则△ABC的形状为()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2.过点A(2,3),且垂直于向量a=(2,1)的直线方程为()A.2x+y-7=0B.2x+y+7=0C.x-2y+4=0D.x-2y-4=03.在四边形ABCD中,若AD→+CB→=0,AC→·BD→=0,则四边形ABCD为()A.平行四边形B.矩形C.等腰梯形D.菱形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8,AD=5,CP→=3PD→,AP→·BP→=2,则AB→·AD→的值是________.第4页共6页5.如图所示,在△ABC中,点O是BC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AC于不同的两点M,N,若AB→=mAM→,AC→=nAN→,则m+n的值为________.利用向量方法可以解决平面几何中的平行、垂直、夹角、距离等问题.利用向量解决平面几何问题时,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选择一组基底,利用基向量表示涉及的向量;另一种思路是建立坐标系,求出题目中涉及的向量的坐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在△ABC中,已知A(4,1),B(7,5),C(-4,7),则BC边的中线AD的长是()A.25B.552C.35D.7522.点O是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满足OA→·OB→=OB→·OC→=OC→·OA→,则点O是△ABC的()A.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C.三条中线的交点D.三条高的交点3.已知非零向量AB→与AC→满足AB→|AB→|+AC→|AC→|·BC→=0且AB,→|AB,→|·AC→|AC→|=12,则△ABC的形状是()A.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非等边)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4.在四边形ABCD中,若AC→=(1,2),BD→=(-4,2),则该四边形的面积为()A.5B.25C.5D.105.已知点A(-2,-3),B(19,4),C(-1,-6),则△ABC是()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第5页共6页6.已知点P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若CB→=λPA→+PB→,其中λ∈R,则点P一定在()A.△ABC的内部B.AC边所在的直线上C.AB边所在的直线上D.BC边所在的直线上7.在▱ABCD中,AD=1,∠BAD=60°,E为CD的中点,若AC→·BE→=1,则AB的长为()A.1B.12C.13D.32二、填空题8.已知在矩形ABCD中,AB=2,AD=1,E,F分别为BC,CD的中点,则(AE→+AF→)·BD→=________.9.已知直线ax+by+c=0与圆x2+y2=1相交于A,B两点,若|AB|=3,则OA→·OB→=________.10.若点M是△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且满足3AM→-AB→-AC→=0,则△ABM与△ABC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三、解答题11.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AB∥DC,AB=2,BC=1,∠ABC=60°,动点E和F分别在线段BC和DC上,且BE→=λBC→,DF→=19λDC→,求AE→·AF→的最小值.第6页共6页12.如图所示,在正三角形ABC中,D、E分别是AB、BC上的一个三等分点,且分别靠近点A、点B,且AE、CD交于点P.求证:BP⊥DC.13.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0,0),B(4,1),C(6,8).(1)求顶点D的坐标;(2)若DE→=2EC→,F为AD的中点,求AE与BF的交点I的坐标.四、探究与拓展14.在△ABC中,AB=3,AC边上的中线BD=5,AC→·AB→=5,则AC的长为________.15.已知点A(2,-1).求过点A与向量a=(5,1)平行的直线方程.
本文标题:2020版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导学案《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学生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94547 .html